第四十五章:灵力绝缘防护服
科学派初代弟子的培养渐入佳境,五十名经过系统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了全新工具和方法的年轻修士,如同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了丹道革新司。他们在全息投影的辅助下深入学习理论,在标准化的实验台上反复实践,更在小组项目中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造力。科学派的根基,正因这批“科习一期”的快速成长而日益坚实。
然而,姜逸并未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中。他深知,科学的道路不仅需要智慧和创造力,更需要严谨的安全意识和可靠的防护手段。随着研究向更深、更危险的领域拓展——无论是高压反应釜的极限测试、新型灵能电池的过充放实验,还是对魔气、丹毒等危险物质的深入研究,传统的灵力护罩和护身法器已显得力不从心。一次意外的能量泄漏、一次失控的化学反应、或者一次未知能量的污染,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
这种担忧,在一次由两名科习弟子进行的“高能灵液稳定性测试”中得到了印证。他们试图优化一种用于灵能电池电解质的配方,在加压加热条件下,装有混合灵液的密闭灵玉容器因内部压力骤增而突然爆裂!尽管两人及时撑起了灵力护盾,但飞溅的高温高能灵液仍穿透了护盾,灼伤了他们的手臂和面部,蕴含的狂暴灵力更险些侵入经脉。虽经及时救治无碍,但此事给姜逸敲响了警钟。
“我们必须拥有更专业、更可靠的防护装备!”姜逸在事故分析会上严肃地对所有科习弟子说道,“科学探索,安全第一!不能总依赖反应速度和运气。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主动隔绝、甚至吸收化解各种已知和未知能量冲击的防护服!”
他的构想,是一种基于“灵力绝缘”原理的全身防护服。不仅要物理上坚固,更要能有效阻挡、衰减或导走各种形式的灵力冲击、能量辐射、乃至毒性侵蚀。
“系统,新项目立项:‘灵力绝缘防护服’研发,代号‘壁垒’计划。目标:设计并制造可有效隔离多种形式灵能冲击、化学腐蚀及物理伤害的全身防护装备。重点推演绝缘材料、能量缓冲及生命维持系统的技术方案。”
【指令收到。项目‘壁垒’启动。】
【防护需求分析:】
1. 能量绝缘: 抵御灵力冲击波、能量射线(热、光、辐射)、高频灵波(如超声、特定催化波)。
2. 物质隔绝: 防止有毒灵液、腐蚀性气体、粉尘、魔气\/丹毒微粒接触。
3. 物理防护: 抗切割、抗冲击、耐高温\/低温。
4. 功能性: 保证灵活性、透气性、内置生命体征监测及应急通讯。
【技术路径推演:】
1. 基础材料: 需寻找或合成具有高灵阻性、耐腐蚀、高强度的材料。候选:多层“灵蚕丝”编织物(天然灵阻)、镀“绝灵膜”的复合灵金纤维、“纳米灵陶”颗粒增强聚合物。
2. 能量缓冲层: 采用可吸收\/散射灵能的夹层结构。候选:多孔“吸灵海棉”层、掺杂稀土元素的“灵波耗散胶”、模拟“灵磁护盾”原理的主动式振荡能量分散层。
3. 密封与生命维持: 气密性设计,集成微型“净灵符阵”提供呼吸气体,内置温度调节符阵。
【关键难点:1. 高灵阻材料与灵活性\/透气性的平衡。2. 主动能量缓冲层的能耗与稳定性。3. 整体重量的控制。】
【推荐方案:采用分层复合结构,外层物理防护+中层被动绝缘+内层主动缓冲\/舒适层。】
目标明确,技术路径清晰,但实现起来困难重重。首要难题是材料。姜逸需要一种兼具高灵阻、物理坚韧、且适合制成服装的柔性材料。他带领弟子们开始大规模的材料筛选和测试。
他们测试了数十种灵植纤维、矿物丝线和人工合成的灵导材料。普通的灵蚕丝虽有不错灵阻,但强度不足,且不耐高温腐蚀;一些金属灵丝强度高,但灵导性太好,不适合绝缘;某些特制的“避灵布”灵阻极高,但质地坚硬,几乎无法活动。
经过无数次失败,转机出现在对“药渣回收”项目中一种副产品的深入研究上。在处理某种坚硬矿渣时,超声萃取后残留的一种极细的、灰白色的纤维状物质引起了姜逸的注意。系统分析显示,这种纤维主要成分是特殊的硅铝氧化物,结构呈非晶态,内部充满了纳米级孔隙,且表面经过灵酸环境蚀刻后,形成了一层极薄的、惰性极强的氧化膜。
“系统,全面检测此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灵学特性!”
【检测中……】
【物理性质:纤维直径约100纳米,长度不等,强度高,韧性佳,耐高温(>1500c),耐酸碱腐蚀。】
【灵学特性:灵阻率极高,近乎完美绝缘体!对测试频段内灵力波(含热灵波、部分辐射)吸收率>99.5%。表面氧化膜进一步阻隔灵子渗透。】
【命名建议:暂定‘空灵纳米纤维’。】
“空灵纳米纤维?”姜逸心中狂喜!这简直是理想的绝缘材料基础!它来自废渣,成本低廉,性能卓越!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极细的纳米纤维纺成可用的纱线并织成布料。这需要精密的工艺。
姜逸借鉴了前世碳纳米管纺丝的一些思路,设计了一套复杂的“灵能静电纺丝装置”:将纳米纤维分散在特制的胶体中,通过高压静电场使其定向排列并拉伸成连续的长丝,再经过特殊的灵能固化处理,得到强度足以纺纱的“空灵丝”。再用改良的灵织机,将空灵丝与少量高强度的“龙筋草”纤维混纺,织成了一种轻薄却异常坚韧的基布。这种基布呈现灰白色,手感光滑,对灵力的隔绝效果惊人,初步测试中,炼气期修士的全力灵力冲击几乎无法在其表面留下任何痕迹!
基础材料解决后,是复合结构的设计。姜逸采用了三层复合方案:
? 外层(物理防护层): 在空灵丝基布外表面,用特殊灵胶贴合一层极薄的、经过柔化处理的“龙鳞金”箔片。龙鳞金本身具有极佳的物理防御和耐腐蚀性,且其独特的鳞片状结构能有效偏转能量冲击。
? 中层(被动绝缘层): 就是空灵丝基布本身,提供核心的灵力绝缘。
? 内层(主动缓冲\/舒适层): 贴合身体的一面,编织进极其细微的、由“灵导银”和“软灵胶”制成的电路网络。这套网络可以受到激发,产生一个微弱的、高频振荡的灵场(借鉴灵磁护盾原理),用于主动抵消或分散穿透外中层的残余能量冲击。同时,内层还镶嵌了微型温度调节符阵和湿度控制灵棉,保证穿戴舒适性。
接下来是整体设计。防护服采用全封闭连体式,接口处采用气密性极强的“灵能自愈合胶条”密封。头盔面罩由整块的“空灵晶”(与空灵纤维同源的高纯度晶体)打磨而成,透明度高,灵阻性极佳。背部集成一个小型的、可更换的“生命维持包”,内置微型聚灵阵提供能量,以及净化符阵提供呼吸气体。整套服装的重量经过精密计算和材料优化,控制在了一名炼气后期弟子可以较长时间承受的范围内。
第一代“灵力绝缘防护服”原型机终于制作完成!它通体呈流线型的银灰色,带有细微的龙鳞纹理,头盔面罩闪烁着淡蓝色的光泽,整体看起来既充满科技感,又不失修仙法器的韵味。
首次真人测试至关重要。姜逸选择了一名以谨慎细致着称的科习弟子周明进行穿戴测试。测试内容逐步升级:先从隔绝普通灵力冲击开始,到抵御高温灵焰灼烧,再到进入模拟的低浓度丹毒环境,最后甚至计划尝试接触一丝被严密禁锢的、极度稀释的魔气样本(用于验证极端情况下的防护能力)。
在众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周明穿戴整齐,启动了防护服。内置符阵微光流转,生命维持包发出低沉的嗡鸣。他先站在测试场中,承受了数名弟子同时发动的灵力冲击。灵力波撞在防护服上,如同泥牛入海,连涟漪都未曾泛起。接着,他走入高温区域,灵焰舔舐着龙鳞金外层,内部温度仅略有上升。进入丹毒环境后,周明凭借防护服的隔绝,安然无恙地完成了取样任务。
最后一项,魔气接触测试。尽管样本已被稀释到几乎无害,但魔气的侵蚀性众所周知。姜逸亲自操控禁锢法阵,将一丝微不可察的黑气引向周明的手指。当黑气触碰到空灵晶面罩时,如同水滴落在烧红的铁板上,发出轻微的“嗤”声,瞬间消散,而面罩完好无损!内置的传感器显示,魔气未能穿透分毫!
“成功了!全面防护成功!”实验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周明脱下头盔,脸上充满了兴奋和自豪。
“壁垒”计划的首战告捷!灵力绝缘防护服展现了惊人的综合防护性能!它不仅能为科学实验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未来在应对魔灾、探索险地、乃至某些特殊战斗中,都可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姜逸立即着手优化和量产准备。他根据测试数据,调整了部分结构,优化了符阵能耗,并开始小批量制备关键材料空灵纳米纤维。他计划为每位参与高危实验的科习弟子配备一套,并储备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就在防护服研发成功,科学派的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之际,“谛听”系统监控到的那股异常灵力波动,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清晰和频繁,其源头似乎指向了宗门边缘一处废弃已久的古代祭坛遗址。同时,玄骨上人一系的活动也愈发诡秘,有迹象表明,他们似乎也在暗中筹备着什么,目标直指即将到来的宗门重要庆典——届时,流云宗护山大阵将进行周期性的灵力潮汐调整,乃是宗门防御相对薄弱的时刻。
姜逸抚摸着那套银灰色的防护服,目光深邃。科技的壁垒已然筑起,但真正的风暴,似乎才刚刚开始酝酿。这身防护,能否抵挡住即将到来的、远超实验环境的惊涛骇浪?科学派的成长之路,注定充满挑战与危机。
喜欢修仙之我在搞科学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修仙之我在搞科学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