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北岸,初冬的寒风吹拂着枯黄的芦苇,河水泛着冰冷的青光。曹仁站立在刚刚筑成的营寨望楼上,远眺对岸西凉军连绵的营帐。他的副将牛金按剑侍立在一旁,面色凝重。
将军,西凉军今日调动频繁,恐怕要有动作。牛金低声道。
曹仁冷哼一声:马超小儿,不过仗着西凉铁骑之利。传令下去,各部加强戒备,没有我的将令,不得擅自出战。
就在这时,对岸突然响起震天的号角声。只见西凉军营寨大门洞开,马超一马当先,率领着万余铁骑如潮水般涌出。阳光下,西凉骑兵的铠甲反射着刺目的寒光,万马奔腾的声势让大地都为之震颤。
终于来了。曹仁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牛金,率三千骑兵前去迎战,试试西凉铁骑的成色。
末将领命!牛金抱拳应诺,转身快步下楼。
牛金率领三千曹军骑兵冲出营寨,在渭水北岸摆开阵势。这些骑兵都是曹仁精心训练的精锐,虽然人数处于劣势,但个个神情坚毅,毫无惧色。
马超见曹军只派出三千骑兵,不禁大怒:曹仁安敢如此小觑于我!庞德,你率左翼包抄,马岱率右翼策应,我要亲自会会这个牛金!
少将军小心!庞德提醒道,曹军既然敢以少敌多,必有倚仗。
马超不以为意,一夹马腹,白龙驹如离弦之箭般冲出。他手中的虎头湛金枪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直取牛金。
牛金也是沙场老将,见马超来势凶猛,不敢怠慢,挺枪迎战。两马相交,兵器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仅仅三个回合,牛金就感到虎口发麻,心中暗惊:马超果然名不虚传!
就在两人激战之时,庞德、马岱已经完成了对曹军骑兵的包抄。西凉铁骑充分发挥了骑兵机动性的优势,从两翼发起猛攻。曹军骑兵虽然奋勇抵抗,但在人数和战力上都处于下风,很快就陷入了苦战。
将军,牛将军情况不妙!望楼上的副将急忙向曹仁禀报。
曹仁面色阴沉:传令张合,率大戟士接应。弓弩手准备,掩护撤退。
张合率领三千大戟士冲出营寨,试图接应被困的牛金部。这些重甲步兵是曹军精锐,每人都手持丈二长戟,结成的阵型如同移动的钢铁森林。
然而马超早就料到曹军会有援兵,他长枪一挥,西凉军中立即分出两支骑兵,一左一右向大戟士的两翼袭来。西凉骑兵并不与重甲步兵正面交锋,而是利用骑射技术在远处放箭。
密集的箭雨落在大戟士的阵型中,虽然重甲提供了良好的防护,但还是有不少士兵中箭倒地。更糟糕的是,西凉骑兵不断骚扰,让大戟士的行进速度大大减缓。
结圆阵!张合当机立下命令。大戟士迅速变阵,结成圆阵防御。但这样一来,他们就更难向前推进了。
此时牛金部的处境已经极其危险。在马超的猛攻下,曹军骑兵死伤惨重,牛金本人也身负多处创伤。眼看就要全军覆没,牛金只得下令撤退。
想走?没那么容易!马超长枪一指,西凉的儿郎们,随我杀!
西凉铁骑发起总攻,如同猛虎下山般扑向溃退的曹军。若不是张合拼死接应,牛金的三千骑兵恐怕要全军覆没。
即便如此,当残兵败将退回大营时,三千骑兵已经折损过半,牛金更是身负重伤,昏迷不醒。
当晚,曹仁在中军大帐内来回踱步,面色铁青。张合、乐进等将领垂首肃立,帐内气氛凝重。
此战之败,责任在我。曹仁终于停下脚步,沉声道,是我低估了西凉铁骑的战力。
张合劝慰道:将军不必过于自责。西凉铁骑确实骁勇,特别是马超,其勇武不在当年吕布之下。
乐进也道:当务之急是尽快向丞相禀报军情,请求增援。
曹仁点头:我这就修书。另外,传令各部,深沟高垒,严守营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战。
军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潼关。当曹操看到战报时,也不禁为之动容。
马超竟如此骁勇......曹操将战报递给程昱,仲德,你怎么看?
程昱仔细看完战报,沉吟道:马超勇则勇矣,然观其用兵,仍显急躁。此战之败,在于子孝轻敌。不过,这也让我们看清了西凉铁骑的真正实力。
司马懿道:丞相,此战虽然失利,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哦?仲达何出此言?
此战之后,马超必定更加骄狂,韩遂与马腾之间的矛盾也会更加突出。这正是我们施行离间之计的大好时机。
曹操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说得好!传令曹仁,严防死守,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再与西凉军野战。另外,将这份战报抄送许都,请晋王定夺。
当战报传到许都晋王府时,已是深夜。袁绍立即召集贾诩、诸葛亮、田丰等谋士商议。
曹仁竟然败了......袁绍将战报放在案上,面色凝重,诸位以为,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贾诩首先开口:大王,此战虽败,但并未伤及我军根本。反倒是西凉军经此一胜,必然骄狂,内部矛盾也会更加突出。臣以为,这正是我们施行离间之计的大好时机。
诸葛亮轻摇羽扇:文和先生所言极是。亮以为,当令曹操继续施压,但避免主力决战。同时可令张辽率第三军自朔方南下,威胁西凉军侧翼。
田丰道:臣附议。西凉地广人稀,韩遂、马腾若要防备张辽,必然要分兵。如此一来,正面压力大减,我军可伺机而动。
袁绍沉思良久,终于拍案定计:好!就依诸位之见。传令曹操,继续与西凉军对峙,以离间分化为主,不可贸然决战。传令张辽,即刻整顿兵马,准备自朔方南下。另外......
他站起身,目光坚定:本王要亲率第一军西进,坐镇长安!
朔方,北风呼啸,雪花纷飞。张辽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台下整齐列队的一万五千精锐骑兵。这些骑兵大多是并州、朔方本地人,耐寒善战,尤其擅长在恶劣天气下作战。
将士们!张辽的声音在寒风中依然洪亮,晋王有令,命我第三军即日南下,直插西凉腹地!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兴奋的低呼。这些骑兵早就盼着有机会建功立业了。
高顺上前一步:将军,末将的陷阵营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陈泰、张嶷、马忠、邓贤等将领也纷纷请战。
张辽满意地点点头:好!传令各部,三日后出发。记住,我们的任务是奇袭,要快如闪电,猛如雷霆!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朔方军进行了最后的准备。士兵们检查装备,准备干粮,喂养战马。张辽与田豫反复推敲行军路线,最终确定了一条穿越沙漠,直插武威的捷径。
文远将军,田豫指着地图道,这条路线虽然难走,但可以避开西凉军的主要防线。只要五日内能够抵达武威,必定能打韩遂一个措手不及。
张辽重重点头:就这么办!
十日后,袁绍亲率第一军抵达长安。这支由武卫军、白马义从、北军精锐组成的部队,军容之盛,让沿途观者无不惊叹。
长安城外,钟繇率领关中官员早已列队迎接。当袁绍的九龙旄车出现在视野中时,所有人都跪地相迎。
臣等恭迎晋王!
袁绍走下马车,扶起钟繇:元常请起。这些年在关中辛苦你了。
钟繇激动道:臣不敢言辛苦。得知大王亲至,关中军民无不欢欣鼓舞。
在钟繇的陪同下,袁绍登上了长安城头。望着这座千年古都,袁绍不禁感慨万千。
当年董卓乱政,长安饱经战火。如今本王至此,定要让这关中大地重现太平!
贾诩道:大王仁德,关中百姓有福了。
诸葛亮指着西方:大王,只要平定西凉,则西北可定。届时南下汉中,西取巴蜀,天下可定矣。
袁绍点头:孔明所言,正是本王心中所愿。传令下去,在长安设立行营。另外,让曹操、张辽加快行动,本王要在三个月内,看到西凉平定!
是夜,长安城灯火通明。袁绍在未央宫旧址设宴,款待关中官员和军中将领。虽然大战在即,但每个人都信心满满,相信在晋王的统领下,必能平定西凉,一统天下。
而在遥远的朔方,张辽已经率领第三军踏上征途。一万五千铁骑趁着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北方的大漠之中。他们的目标,是西凉军毫无防备的后方。
渭水两岸,曹操根据袁绍的旨意,调整了战略。他不再寻求与西凉军决战,而是不断派出小股部队骚扰,同时加大离间计的力度。
西凉军大营内,马超因为前次的胜利而更加骄狂,与韩遂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