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51年7月3日清晨
地点:朝鲜开城,来凤庄(临时设定的中立会晤点)
一座略显古旧但经过简单整理的朝鲜传统庭院内,一间宽敞的韩式大厅被布置成临时会议室。长条桌铺着绿色绒布,中间摆放着简单的花瓶。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中方先遣组六人,在组长邵明珠的带领下,提前十分钟抵达会场。邵明珠穿着熨烫平整的军装,神情沉稳,目光锐利。他身后左侧是主要翻译丁国钰,右侧是法律顾问柴成文。身后依次是军情参谋成普、记录员薛宗和保卫联络官李平。
美方代表团迟到了五分钟,一行七人,在一位身材高大、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眼镜、身着笔挺美军将官制服(少将军衔)的中年男子带领下,迈着略显傲慢的步伐走了进来。为首者正是美方首席联络官,亚瑟·迪安少将,一位以精明、强硬和熟悉东方事务着称的外交官兼军人。他身后跟着军事顾问、翻译、记录员等,个个面无表情,气场逼人。
双方没有握手,只是微微颔首,分坐长桌两侧。空气仿佛凝固了。
迪安少将坐下后,没有寒暄,直接用英语开口,语速平缓却带着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先生们,我代表联合国军司令部,对在此地举行这次初步接触表示关注。我必须首先指出,选择在开城这样一个……尚存在军事不确定性的地点,并非最理想的选择。” 他的翻译同步进行。
这是一个下马威,意在质疑中方的诚意和控制力,并暗示军事优势仍在他们手中。
丁国钰立刻精准、清晰地翻译给邵明珠,同时敏锐地捕捉到了迪安语气中的轻慢。
邵明珠面色不变,等丁国钰翻译完,他平静地看向迪安,用中文回答,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迪安将军,开城是双方协商认可的中立会晤点。确保此地的绝对安全,是双方共同的责任。 如果贵方对自身控制区内的安全都没有信心,那我们将对后续谈判的诚意和环境表示严重关切。” 丁国钰的翻译几乎同步,语气不卑不亢,完全传达了邵明珠的立场。
邵明珠的回答,避实就虚,反将一军,将“安全问题”的责任抛回给了美方,暗示如果出事是美方无能或不诚。
迪安眼中闪过一丝意外,没想到对方反应如此迅速且强硬。他微微调整坐姿,继续施压:“诚意需要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注意到,近期仍有军事冲突发生。在谈判期间,持续的军事行动无疑会破坏气氛。”
柴成文低声在邵明珠耳边快速提示:“他在模糊焦点,试图将零星冲突的责任归咎于我方,为可能的军事行动找借口。”
邵明珠会意,立即回应:“迪安将军,我们此次接触的首要议题,正是商讨实现停火的具体安排。 在停火协议达成前,任何军事接触的责任,应由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方承担。我方一贯主张尽快实现全面停火。”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此次接触的核心议程——停火,并明确了责任方。
迪安见下马威效果不佳,转而切入“正题”,但话中带刺:“好吧,让我们谈谈议程。我们认为,谈判应首先讨论战俘遣返问题。这是人道主义的关键,也最能体现诚意。” 他试图抢占道德制高点,并打乱中方预设的以军事分界线为先的步调。
成普立刻低声对邵明珠说:“小心!他们想用战俘问题牵制我方,他们在战俘数量和心理上可能做文章。”
邵明珠心中警铃大作,美方果然想打乱节奏。他沉稳应答:“迪安将军,议程需要全面考量。军事分界线的划定,关系到停火的稳定和持久,是停战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建议,首先商讨分界线问题,战俘问题可在其框架下另行详细讨论。” 他坚持预设议程,毫不退让。
迪安不肯罢休,抛出一个尖锐问题:“关于分界线,我方认为,应以当前实际接触线为基础。我军在某些地段已推进至三八线以北,这是既成事实。” 这是核心较量,企图利用局部战术推进来改变战略态势。
“绝对不能接受!” 柴成文忍不住低声疾呼,随即冷静地快速向邵明珠提供法理支持,“国际惯例和停战协议精神,应以战前界线或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界线为基础,而非某一时的战术推进。 这是原则问题!”
邵明珠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直接引用柴成文的观点:“将军阁下,国际实践表明,停战分界线的划定,应遵循公平和对等的原则,考虑历史经纬和战前状态,而非某一时刻的军事接触点。 以三八线为基础进行协商,是公平且合理的出发点。贵方所谓‘既成事实’,是违背停战谈判精神的。”
迪安脸色沉了下来,对方的法理依据很扎实。他强硬反驳:“实力即真理! 我军有能力守卫目前的战线!”
“如果贵方执着于‘实力即真理’,那我们就回到了战场对话的模式,而非坐在谈判桌前。” 邵明珠毫不畏惧,直接点破对方的潜台词,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坐在这里,正是为了用智慧和理性取代武力。”
谈判陷入僵局。美方另一名成员,一位上校,突然插话,语气刁钻:“邵先生,即便讨论分界线,贵军能否保证其武装人员不会渗透、破坏未来的非军事区?我们如何监督?”
这是一个操作层面的陷阱,试图诱使中方提前承诺单方面约束,并引入外部监督话题。
薛宗飞快地记录着对方的每一个用词和细微表情。李平在外围警惕地观察美方随从的动静。
成普立刻低声提供信息:“我军纪律严明,但必须对等。他们也可能进行侦察破坏。”
邵明珠没有被带偏,冷静回应:“确保非军事区的安宁,是双方对等的责任。 具体的监督和核查机制,应在达成停火协议后,由双方军事人员共同商讨制定。现在讨论为时过早。” 他巧妙地将“监督”问题推后,并强调“对等”原则。
迪安见细节纠缠占不到便宜,再次升高压力,身体前倾,盯着邵明珠:“邵先生,我必须提醒你,拖延谈判对你们没有好处。我们的空军和海军拥有绝对优势,随时可以……” 这是赤裸裸的武力讹诈。
会议室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
邵明珠感到后背渗出冷汗,他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退一步就前功尽弃。他强迫自己镇定,迎着迪安的目光,一字一顿地说,丁国钰的翻译也带着铿锵之力:
“迪安将军,我们非常清楚贵军的装备优势。但我们更清楚,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有着扞卫国土、追求和平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力量。 如果贵方认为可以通过武力威胁让我们在谈判桌上屈服,那将是严重的误判。我们来到这里,是抱着最大的诚意寻求和平,但也做好了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磐石般坚定,清晰传达了中国军队的决心和不畏强权的气概。
长时间的沉默。迪安死死盯着邵明珠,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丝动摇,但他只看到了平静下的钢铁般的意志。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对手,远比他想象的更难对付。他身后的团队,也配合默契,无懈可击。
最终,迪安靠回椅背,语气缓和了一些,但依旧强硬:“好吧,今天的接触,双方表达了初步立场。议程问题,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但我方坚持,战俘问题应优先考虑。”
首次接触在紧张、激烈、互不相让的气氛中结束。没有达成任何具体协议,但双方都摸到了对方的底线和风格。
离开会场时,邵明珠的军装内衬已被汗水湿透。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战友们:丁国钰的精准翻译、柴成文的法理支持、成普的情报提醒、薛宗的细致记录、李平的周全保障,缺一不可!是团队的力量,顶住了美方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回程的车上,邵明珠长舒一口气,对大家说:“今天这一仗,打得艰难,但守住了底线。美军代表很强,迪安是个难缠的对手。大家辛苦了!回去后,立刻整理会议纪要,重点分析迪安最后态度微妙变化的原因。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首轮交锋,邵明珠团队凭借充分的准备、坚定的立场、默契的配合和过硬的素质,顶住了强大对手的压力,虽未取胜,但寸土未失,为后续更加复杂艰巨的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次与美方代表迪安少将的接触结束后,邵明珠率领先遣组连夜返回志司驻地。一路上,车厢内的气氛凝重而沉闷。虽然大家在会议上顶住了压力,守住了底线,但每个人都清楚,这次交锋远谈不上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僵持不下、无功而返。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进展,议程设置上依旧各执一词,美方的强硬和狡猾也超出了预期。邵明珠更是眉头紧锁,反复在脑海中复盘每一个细节,寻找自己的不足和可能被对方利用的破绽。一种未能圆满完成任务的自责感和对后续谈判的担忧,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回到志司,已是深夜。邵明珠顾不上休息,立刻连夜整理出详细的会议纪要和分析报告,字斟句酌,力求客观反映交锋过程,并不回避己方遇到的困难和显露的稚嫩。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报告,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走进了彭老总那间简陋却充满威严的作战室。
作战室里烟雾缭绕,彭老总正和几位首长研究地图。看到他进来,老总抬起头,目光扫过邵明珠略显疲惫却依旧挺直的身板,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老总,这是与美方初步接触的详细报告和分析,请您审阅。” 邵明珠立正敬礼,双手将报告呈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紧张。
彭老总“嗯”了一声,接过报告,没有立刻翻开,而是指了指旁边的木凳:“坐。脸色不太好啊,一夜没睡?”
“报告首长,整理了报告,不困。” 邵明珠依言坐下,腰板依旧挺得笔直。
彭老总这才翻开报告,看得很快,但很仔细,手指偶尔在某个段落或数据上敲打一下。邵明珠屏息凝神,等待着预想中的批评甚至雷霆震怒。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然而,彭老总看完最后一页,合上报告,放在桌上,却并没有发火。他抬起头,目光落在邵明珠脸上,出乎意料地,那目光中并没有责备,反而带着一种深沉的、甚至是带着一丝欣赏的平静。
“嗯……” 彭老总沉吟了一下,开口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邵明珠耳中,“报告我看完了。情况,基本清楚了。”
邵明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明珠啊,” 彭老总身体微微前倾,看着他的眼睛,“你觉得,这次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来了!邵明珠深吸一口气,毫不回避地迎上老总的目光,坦诚地、甚至带着几分检讨的语气回答:“报告老总!我认为,完成得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不及格!”
“哦?怎么个不及格法?说说看。” 彭老总似乎来了兴趣,拿起桌上的烟,点燃了一支。
“我们没能推动议程按我方设想进行,在分界线原则问题上与对方陷入僵持,对美方的刁钻问题和武力讹诈,虽然顶住了,但反击不够有力,未能有效扭转被动局面。 总的来说,未能打开局面,未能掌握主动,只是勉强维持了不破裂、不退让的局面。” 邵明珠一一列举自己的“失职”,语气沉重。
彭老总静静地听着,吐出一口烟圈,没有说话。
邵明珠继续自我批评:“这反映出我们对美军谈判的策略、话术和节奏还很不适应,准备仍有不足,临场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我是组长,责任主要在我!请首长批评处分!”
说完,他低下头,准备迎接暴风骤雨。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阵沉默,然后是彭老总低沉却带着一丝……笑意的声音?
“呵呵……” 彭老总竟然轻轻笑了一声,他用手指点了点邵明珠,“邵明珠啊邵明珠,你小子,对自己要求还挺高!”
邵明珠愕然抬头。
彭老总的脸色缓和下来,目光中带着一种长者看待优秀后辈的温和与了然:“处分?处分你什么?处分你面对美国佬的枪炮……哦不,是‘舌炮’,没尿裤子?还是处分你寸土未让,没把三八线给我卖了?”
“老总,我……” 邵明珠一时语塞。
“我告诉你,邵明珠!” 彭老总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严肃而肯定,“你这次任务,非但无过,而且有功!”
“有功?” 邵明珠彻底愣住了。
“对!有功!” 彭老总斩钉截铁地说,“你知道功在哪里吗?” 他自问自答,“功就在你刚才说的那四个字——‘寸土未失’!”
他站起身,走到邵明珠面前,目光炯炯:“我们跟美国鬼子在谈判桌上打交道,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对方是老牌帝国主义,玩了几百年的外交把戏,套路深得很!你们这次去,首要任务是什么?不是去签协议,是去趟雷!是去摸清对方的底细和路数!”
“在这种情况下,” 彭老总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赞许,“你们顶住了压力,没被对方的下马威吓住,没掉进他们设的语言陷阱,牢牢守住了‘停火为前提’、‘三八线为基础’这两条底线!这就叫成功!这就叫胜利! 要是你邵明珠一上来就慌慌张张,或者被人家几句话绕进去,答应了什么不该答应的,那才是天大的失败!”
彭老总拍了拍邵明珠的肩膀,力道不小,带着鼓励:“难为你了,明珠同志!” 他的语气带着罕见的感慨,“入朝作战的第一枪,是你所在的x军在两水洞打响的!我军成建制与美军王牌部队的第一次硬碰硬,云山战役,你的战术思想起了关键作用!现在,在这没有硝烟、却同样凶险的谈判桌上,这第一仗,又是你邵明珠去打头阵!”
“三次‘首战’,你都赶上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组织上信任你!也说明你小子,确实是块打硬仗的好材料!” 彭老总的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期望,“这次接触,虽然没占到便宜,但也没吃亏!更重要的是,你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摸到了对方的脉!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听着彭老总这一番完全出乎意料、却又情真意切、高屋建瓴的肯定和鼓励,邵明珠心中的巨石轰然落地!一股热流涌上心头,眼眶瞬间湿润了。他之前所有的自责、压力和疲惫,在这一刻,化为了巨大的感动和更加坚定的决心!
“老总!” 邵明珠猛地站起,挺直胸膛,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但异常响亮,“谢谢首长的理解和鼓励!明珠明白了!我一定总结经验教训,带着同志们继续努力,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好!要的就是这个劲头!” 彭老总满意地点点头,“谈判是场持久战,也是场硬仗!不要指望一两次接触就能解决问题。接下来,认真总结这次的经验,特别是迪安那些人的谈话方式、设套手法,要摸透! 要准备和他们打一场‘马拉松’式的舌战!”
“是!坚决完成任务!” 邵明珠敬礼,眼神中重新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去吧,把组里同志们都叫来,我们一起好好复盘一下!下一步,怎么走,咱们得好好谋划谋划!” 彭老总挥挥手。
“是!”
离开老总的办公室,邵明珠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天空虽然依旧阴沉,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阳光。他终于深刻理解到,在这场特殊的斗争中,“守住”即是“进攻”,“不败”即是“胜利”。有了彭老总的信任和指点,有了团队的紧密协作,他对即将到来的、更加复杂艰巨的正式谈判,充满了信心!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喜欢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