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小酒馆的装修透着股子老派的讲究。
门楣上悬着褪了色的蓝布酒旗,边角被风刮得起了毛边,
进门先是道矮木门槛,漆皮斑驳,露出里头经年的木纹。
四壁贴着发黄的旧报纸,有的角儿已经翘起来,露出底下青灰色的砖墙。
几张水缸酒桌坐落在大堂。
桌面油亮亮的,倒像是被无数酒盅磨出的包浆。
墙角立着个酸枝木的柜子,玻璃橱窗里摆着几瓶高粱酒,标签都卷了边。
最打眼的是柜台后头那面墙,整面贴满了泛黄的老戏单。
此时店内喝多的一桌客人,不顾陌生人的提醒,站起身子回头张望。
“哪个鳖孙,敢拿花生米砸老子~”
刚才好心提醒的陌生人,此时闭嘴不再说话。
好心提醒对方,还挨了一句骂。
吹嘘骂人的车夫满脸通红,他看没人回应,转身接着吹牛。
“老子动手打他们,都是他们的福气。”
“只要他们敢还手,老子一身功夫也不是吃素的。”
两个警察,拿着警棍,一脸不善的模样,走进大厅。
“呦呵,我倒是瞧瞧,您怎么个不素法~”
掌柜子看到警察的到来,立马从吧台内走出来。
他面露谄媚的笑容,哈腰点头。
“两位爷,这小子喝多了,嘴上没个把门的。”
其中一个警察,一把推开掌柜子。
他语气不善的看着想打圆场的人。
“在废话,店都给你砸了。”
此时店里客人,都不想惹事上身,他们立马起身离开。
要点面子的客人,还知道把酒钱放到桌子上,不要脸的客人,直接起身走人。
小酒馆掌柜子,见此模样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
和尚为人,还做不出逃单的事。
他把桌上的菜,拨到一个盘子里,二指提着酒壶,走到门外。
“掌柜子,酒钱在桌子上。”
路过警察身边时,他小心翼翼赔个笑。
刚才吹嘘的男人,此时脸色煞白,坐在长板凳上一动不动。
走出门外的和尚,坐在自己洋车上,透过窗户偷看里面的场景。
真惨啊~
吹嘘的人,被两个警察抓着衣领,轮流打嘴巴子。
两个警察下手没留一点余地,一巴掌比一巴掌狠。
坐在洋车上的和尚,抿着小酒,吃着火烧,看着酒馆内的场景,别提有多爽。
还没等他看完乐子,两个叫花子走到他车子边。
和尚看着脏兮兮,浑身臭烘烘,都看不出模样的两个叫花子,此时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叫花子羡慕,祈求的眼神,咽着口水看的他贼难受。
他叹息一声,直接把剩下半盘的肉菜,还有一个火烧递给对方。
“蹲远点吃~”
和尚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他只吃了三分饱。
两个叫花子,端着盘子,一个劲对他鞠躬。
于心不忍的和尚,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大洋扔给对方。
他原本想把车座下的几捆法币给对方。
这年头世道不对,提着钱的乞丐,很大可能会招惹来祸端。
其中一个乞丐,握着大洋,满眼不可置信看着和尚。
两个乞丐一言不发,跪下磕头。
看着磕头的两个乞丐,他觉得对方有点眼熟。
突然他想起上次,在一家二荤铺子里,请了两个乞丐吃炒肝的事。
拉着洋车离开的和尚,嘴里嘀咕起来。
“不会这么巧吧,还能遇见两次~”
一路晃悠到琉璃厂的和尚,放好车,去买点小吃。
这年头,北平小吃无外乎那些。
豌豆黄,核桃酥,蜜枣,豆汁,胶圈,糕点,冰糖葫芦,驴打滚,卤炸豆腐,臭豆腐。
荤腥的小吃,牛杂,羊杂,驴肝,猪下水,骆驼肉,各种油炸丸子。
和尚站在一个牛杂摊子前,拿着一个小陶碗,用竹签插着碗里的牛杂。
黑不溜秋的牛杂,牛肉味很足。
和尚吃着牛杂,看着来往的行人,前面主街道,就是琉璃厂。
一些大收藏家,敲边鼓的二道贩子,文物商人,全聚集在这一块,进行古董买卖。
来这里的人,基本上分三种。
一类是古董商人,一类是文人墨客,一类是卖家。
吃完牛杂的和尚,看着锅里半米长的牛鞭,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剪半根牛屌~”
卖牛杂的小商贩,拿着剪刀竹镊子,笑着边说边干活。
“年轻人是该多补补,这玩意吃半根,晚上有你媳妇受的了~”
半根牛鞭,愣是装满五个小陶碗。
商贩一边剪,和尚一边吃。
有点口渴的和尚,从洋车坐垫下,提出一沓法币给老板。
老板娘,接过一提法币,检查一番后,拿着一杆秤,开始秤钱。
这年头,法币越来越不值钱。
几万法币,只够吃一碗打卤面。
付过钱的和尚,端着碗,走到旁边大碗茶摊子里。
他坐在棚子下,冲着剪牛杂的老板喊道。
“弄好了,送过来~”
半个小时过后,吃饱喝足的和尚,拉着洋车往琉璃厂走去。
经过数百年的积淀与演变,琉璃厂形成了一条以图书为主业,同时兼营古玩、字画、金石碑帖、文具、印章等众多文化产品的特色街区。
现在的琉璃厂,也是古董买卖聚集地。
各种古董行内人,天一亮就会带着自己要出售的古董,聚集在琉璃厂街道内摆摊。
和尚拉着洋车,小心翼翼走在街道里。
要是碰碎摊子上的东西,那乐子可就大了。
青石板路边,全是卖古董文玩的地摊。留给行人走路的宽度不足两米。
和尚把洋车停在一家,卖字帖文房四宝的店铺外墙边。
他坐在脚踏上,打量来往行人,跟蹲在摊子边准备买东西的主。
他停洋车的地方,上面三米处,就有一个杂货摊。
摊子上啥都有,花瓶,书籍,文房四宝,玉石雕刻摆件。
和尚蹲在摊子边,看着正在跟摊主拉手的买家。
拉手谈价格,是指商人在交易时,通过隐藏手势议价的方式,确定商品价格。
买方或卖方将手伸入袖中,通过特定手势比划价格。
这种方式被称为“拉手比价”或“袖内拉手”。
常见于古玩交易,或牲畜买卖等大额交易场景。
和尚蹲在摊子边,打量地上各种物件。
他随手捡起一个蚊帐挂钩,在手里把玩。
做成一单交易的摊主,笑着走到和尚边身边。
“你一个拉车的,还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和尚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模样,把东西放回原位。
“我除了对钱感兴趣,剩下的就是逛窑子。”
摊主听闻此话一愣,他笑了笑坐到小马扎上。
“你小子还挺会逗闷子。”
和尚看着刚才的蚊帐挂钩,不解的问道。
“赶明,我也来这摆摊,蚊帐挂钩都能卖。”
摊子冷哼一声。
“你懂个屁~”
“这是南唐公侯用的松鹤延年青铜挂钩。”
和尚再次把那个雕刻,两只松鹤图案的蚊帐钩拿在手里。
“这能值多少钱?”
摊主是个六旬老大爷,他也许无聊,开始讲解这件挂钩的来历。
“挂钩标价,两块小黄鱼~”
和尚听闻此话吓了一跳。
一条小黄鱼,可以兑换五十块大洋。
他手里这个小玩意,就能值一百大洋。
和尚拿着手里的挂钩,看了又看,他反正没看出这东西到底哪里好。
“这东西,放在你这种泥腿子手里,一文不值。”
“但要是找对门路,能换两间房。”
和尚蹲着挪动几步。
他指着摊子上一块石头问道。
“老爷子,那块东西是什么?”
摊主,瞟了一眼自己摊子上的东西回答。
“鸡血石~”
和尚:“值钱吗?”
摊主揉了揉肚子,白了一眼和尚。
“想学?”
和尚嘿嘿一笑,点了点头。
“去给爷买个卷饼~”
和尚听闻此话,立马行动。
他起身往琉璃厂街口走去。
几分钟,和尚拿着牛皮纸回到摊主边。
“老爷子,猪拱嘴卷馍。”
摊主,从怀里掏出两毛钱,扔到和尚面前。
和尚自然不会要这钱,能搭上门路,了解这些古董,花俩钱还是愿意地。
摊主接过卷饼,大口吃了起来。
此时和尚一脸献媚的表情,嘿嘿乐呵。
他突然拍了一下自己额头,再次起身离开。
没过一会,和尚端着一碗茶回来。
“老爷子,您解解渴~”
摊主对于这个第一次见面,还没聊几句的车夫,这样献殷勤,他咀嚼卷饼的嘴都停下。
和尚看着对方满脸狐疑的表情,立马开口解释。
“老爷子,我还能图财害命不成。”
“跟您说实话,就是等客无聊,想跟您学两手。”
“您也知道,车夫这个行业吃体力活。”
“一旦上了年纪,车也拉不动了。”
“我这不是想着为了以后混口饭,所以碰碰运气,来琉璃厂看看能不能学两手,做个敲边鼓的主。”
老爷子看着一脸真诚模样的和尚,打消了狐疑之色。
他双手抓着卷饼,接着吃了起来。
蹲在一边的和尚,没想到话赶话,居然有拜师的苗头。
老爷子,接过他手里的大碗茶,咕噜喝上两口。
“只要不下雨,老夫天天在这摆摊,真有那个心,每天过来瞧瞧。”
喜欢民国北平旧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民国北平旧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