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发展,王远航越来越能感受到孔子身上的神奇魅力。
在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时,孔子总是可以准确发现不同人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帮助他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仁义之士。
几千年后的性格色彩,就是根据这个思路,慢慢发展起来的。
就像是子路这样信奉武力至上,认为拳头比道理管用的“山野匹夫”,孔子也能激发出他内心深处的仁义之气。
“如果换成是一个2025年的老师,面对子路这个不好好学习、平时就喜欢打架闹事的学生,一定会强行压制他吧?”
王远航忍不住感慨道。
因为他想起在自己初中时候,那时候的老师就喜欢把班级里最调皮的两个学生,安排坐在讲台的两边。
平时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以为他们就可以好好学习了。
可是最后的结果呢?
那些贪玩的孩子,依然贪玩,就算是在老师的身边,也丝毫不影响他们上课时候开小差,也不会改变他们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的结果。
“哎……那些老师就是没有想明白,如果想要教育好一个贪玩的学生,并不是打压他们的积极性,试图用外力和强力去迫使他们学习。”
王远航不由得感慨道,“而是要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那颗热爱学习的心。”
那是因为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喜欢学习。
但是从小到大,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告诉他们学习就是苦中作乐。
这年头谁还喜欢没苦硬吃啊,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孩子们的青春叛逆期,天天不好好学习,只是知道整天玩手机打游戏。
其实这里面的罪魁祸首,不是孩子自己,而是教育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们。
只有教育孩子们快乐学习,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养成好好学习的习惯。
每天陪在孔子的身边,能够与这位即使是在几千年后的世界,依然被世人推崇为圣人的神奇人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接触,王远航越来越感受到了穿越考验的神奇之处。
有一天,王远航问孔子说,“老师,你能跟我说说什么是仁吗?”
毕竟,“仁”这个字可是儒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啊。
能够成为一名仁者,也是所有儒生心目中,人生发展的终极目标。
其实,孔子门下很多学生,都问过他这个一模一样的问题。
面对这个鲁莽的子路,孔子并没有告诉他关于“仁”所有的内容,这也是孔子教育学生时候的高明之处。
王远航心里很清楚,那种“填鸭式”的教育理念,就是把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听明白,只要可以顺利通过考试的及格线,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而那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他只是简单的告诉子路说,所谓的仁者,就是一个人说话的方式都得保持谨慎。
这就是“仁者,其言也讱”,这句经典论语语录的具体含义了。
作为一个性格急躁的人,想要成为一名仁者,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开始学习如何收敛自己的言行举止。
当然这可不是“仁”这个字的所有内容了,能够做到“其言也讱”,充其量也就是进入“仁”这个境界的入门门槛。
但是,孔子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回答王远航的提问,就是为了不想给他太大的压力。
告诉学生一个最基础的方法,引导学生慢慢地变得更好。
这个教育方法,就是“填鸭式”教育的对立面,人称“启发式”教育。
后人们用了几十年,才发现的先进教育理念。
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居然早就已经知晓。
“哎……果然是想要过好自己的一生,只需要好好学习《论语》这一本书,就已经足够了啊!”
王远航独自感慨着,“一本《论语》,果然可以走天下!”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穿越成为子路的王远航,就开始遵守老师孔子送他的“其言也讱”这句话中的处世方式,严格约束自己的说话方式来。
渐渐的,子路性格中的急躁,变成了果敢。
在孔子的默默影响下,他慢慢变成了一个务实的人。
最后,成为了孔门中“政事科”里的核心弟子。
当然,他对孔子也从一开始的敬重,变成了如今的无条件信任和守护。
有一天,孔子闲来无事,便好奇心迸发,问自己的学生有什么个人志向,和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什么理想?
穿越成为子路的王远航,他的性格也变得急躁起来。
他第一个抢着发言道,“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和那些尊贵的皮袍拿出来,跟自己的朋友们分享着使用。就算是被朋友们用坏了,也不会遗憾。”
其实一开始学习论语的时候,王远航也在奇怪,为什么自己的老师问子路有什么人生理想时,子路的回答不是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说出了这么一段莫名其妙的话语来呢?
但经过这些日子,和自己的老师孔子接触后,他才真正明白子路说这段时候的内心独白。
子路的家庭贫寒,一般像他这样出生的人,一定会很在乎自己所拥有的那些物质财富。
可是,通过跟随孔子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让子路更加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展现出他优秀品质中的慷慨大方和重义轻利的处世态度。
“原来,还是我太平庸、太过肤浅了……”
王远航感慨道,“对于‘理想’二字,我还是想的太过简单了。”
对于子路的这个回答,孔子并没有直接夸奖他,也没有否定。
他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默认了这个答案。
因为作为儒家的“友道”核心,说的就是朋友之间应该相互扶持、共享资源,而不是一味地算计,心里只是想着功和利。
“子路能够说出这一句话来,就说明了他已经正式的登堂入室了!”
直到这一刻,王远航这才明白了孔子的一番苦心。
而他对子路的教育和改变,也终于从量变到质变,产生明显的效果。
喜欢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