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已经爆发了,马龙远在北美,现在赶回去主持大事也已经来不及了。
更何况,马龙只是一个外行,外行指挥内行,是会出大事的。
君不见,某人老年痴呆了,却还不忘念叨某某是个外行。
所以,马龙也就不过去添乱了,在北美至少还是挺安全的。
再说了,军事的事情,就交给军事人才。
而不是说,把精力放在军事上面,就能起到一锤定音,起死回生的作用。
因为身份比较特殊,马龙被请到了五角大楼,通过鹰酱的军事通讯,很快跟雇佣军那边联系上。
在连吃了一周的披萨后,马龙紧张的心情也终于平静下来。
北猴因为是突然撕毁停战协议,而且是有备而来,第一波的攻势异常凶猛,雇佣军这边也吃了个大亏。
好在,雇佣军大肆扩军,而且积极备战了半年多的时间,底蕴还是有一些的。
再加上,鹰酱之前修建的永固军事设施,质量相当过硬。
即便北猴军队在战争打响之初,有相当大的人数优势,却也没办法强行突破雇佣军的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北猴军队苦心积虑准备了半年之久,但是军队数量和军队质量,始终恢复不过来。
即便获得了毛熊大量先进武器的支持,并且准备了能够持续作战好几个月的军用物资,但依旧跟雇佣军的整体实力,存在不小的差距。
北猴偷袭未能一战而下,毕其功于一役,接下来便陷入战略相持阶段。
雇佣军是守城的一方,只要基地、防线未被攻破,刚刚训练出来的,缺乏实战经验的新兵,很快就能变成见过血的老兵,乃至越打越有经验的精锐之士。
再加上,雇佣军前线军队数量和后备军数量都要多于北猴。
在雇佣军指挥部迅速调兵遣将,派出援军支援前线作战后,北猴集结大军定点爆破的人数优势就荡然无存。
甚至,雇佣军还派出多个合成旅,施展穿插战术,在大量战斗机、轰炸机,武装直升机的配合下,对北猴军队进行分割包围,乃至歼灭。
北猴军队虽然获得了大量毛熊支援的装甲车、坦克、战斗机,但是本身并没有那么多装甲兵、飞行员。
战术指挥方面,北猴擅长的也是兔子一笔一画教出来的游击战术。
尽管此番得到了毛熊军事顾问提供的战术层面的支持,问题是毛熊最喜欢打呆仗!
战争爆发之初,毛熊指挥官一定要送一波大的,才能逐步恢复清醒,然后以海量的军队,耗死、淹没对手。
可毛熊是毛熊,北猴是北猴。北猴哪有毛熊那样的试错成本啊?
而且北猴高层,也过于迷信毛熊的指挥能力,毛熊顾问说怎么做,他们就立刻照办,结果就彻彻底底完蛋了。
或许,这还得怪兔子,当初兔子上号代打,鹰酱也被打的鼻青脸肿,屁滚尿流。
毛熊号称拥有世界第一陆军,二战的成绩也确实很辉煌,同样上号代打,应该要比兔子更强吧?
北猴犯了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的错误,也是有了依赖路径,这便错的让人追悔莫及。
当北猴的装甲部队在野战中遭遇神兵天降的精锐合成旅,非但不逃跑,居然还敢还击,并且调动更多装甲部队,集结更多兵力跟雇佣军交战。
雇佣军见此正中下怀,二话不说就跟北猴部队打了起来。
狭路相逢勇者胜!半年前雇佣军已经取得了一次大胜,这一次作战自然更有心理优势。
如今手中的部队又比之前还多,自然更敢打,更敢战。
成功穿插进去的合成旅一旦发现战机,就立刻迎敌而上,火力全开。
不管是遭遇战,还是围歼战,都会猛烈的向北猴军队发起进攻。
北猴却顾头不顾腚,正面跟雇佣军打遭遇战还能顶一顶,但被雇佣军迂回包抄,围而歼之,就彻底完蛋。
北猴指挥部得知侧面战场呈现出一边倒的情况,听完之后也很懵逼。
说好的毛熊钢铁洪流天下第一,毛熊代打万无一失的呢?怎么这么轻易的就败了呢?而且还败的那么彻底!
发现战场局势变得对他们不利后,毛熊顾问也是积极操作,想要力挽狂澜。
但是北猴的预备部队,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没法达成他们想要的效果。
北猴前线军队在攻城伤亡惨重,进攻越发乏力的情况下,军心也逐渐变得动摇起来。
更别提侧翼布防的军队,在装甲部队被围歼的消息传回后,也是士气大减,开始自乱阵脚。
因为毛熊的战术打法比较糙,北猴此次主动发动攻势,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开始布置的侧翼防线本就不算特别紧密。
雇佣军援军已经杀到侧面,此时再想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也已经为时已晚。
当原来的侧翼布防军队,直面雇佣军合成旅的猛烈进攻时,那更是毫无还手之力,一战击溃。
偏偏,北猴敌前指挥部,已经下达了预备部队支援前线,加强防线的指令。
然后就是一场几万溃兵裹挟近十万预备部队,还没看到敌人就像无头苍蝇那样乱窜,绵延上百里的大溃逃。
雇佣军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短短几天时间,就俘虏了几万溃兵,缴获了能够装配十几万部队的毛熊军备。
随着北猴主动发动袭击,再到雇佣军反应过来,强势反击,也就持续了短短一周的时间。
南越战场上局势变化之快,让毛熊和鹰酱都大吃了一惊!
战争之初,缺少情报支持,兵力支援的雇佣军前线部队,顽强的顶住了北猴军队的疯狂攻势。
从一开始接近2万部队的损失,硬是跟北猴守城消耗,死守一周时间。
直至北猴败退,彼此伤亡的人数,大致是1比1,都在5万人左右。
前去支援的12支合成旅,战果更是辉煌,三战三捷,在自损不到2万的情况下,歼敌3万余,俘虏8万余,消灭了北猴近12万大军。
北猴总共不到50万部队,在十几万部队留守北猴本土的情况下,此次行动能够出动的兵力也不过是30多万罢了。
准备了半年,打了一仗,短短一周时间,一半部队没了……
这仗还怎么打?
若非北猴高层发现毛熊顾问的代打水平有限,选择及时止损。
再加上距离战场不远的地方,就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没准剩下的十几万部队,也会在雇佣军的迂回包抄下,一一被全歼。
……
大战过后,徒留下一地狼藉。
远在大洋彼岸的毛熊和北猴,就像早歇未能尽兴的老夫老妻,相互甩锅。
而在北美的马龙和象党高层,却已经开始举办宴会,庆祝这次激情澎湃的唇友谊。
宴会过后,马龙又配合象党高层进行了一波政治作秀。
鹰酱政要也趁热打铁,在电视上宣布鹰酱配合南越盟友,在战场上取得了一波辉煌的胜利,大大挫败了毛熊的阴谋!
毛熊民众闻此欢欣鼓舞,北美一片歌舞升平。
就在这个时候,北猴和毛熊又整出了一些幺蛾子,居然出兵十万,将盟友寮国给“特殊关系化”。
北猴跟寮国的关系,在历史上一直很暧昧,如今两国都是红色政权,收到毛熊的影响颇大。
北猴有毛熊的撑腰,寮国高层也确实无法拒绝来自老大哥的建议。
毕竟寮国一穷二白,人口不多,经济很差,全靠毛熊的援助、扶持,才能巩固对内的统治。
而两国特殊关系化后,寮国军队,也在毛熊大笔经济、物资支援下,火速“归建”,让北猴一举多出十万大军!
鹰酱这边,也没想到,毛熊跟北猴居然会这么快和好,并且将寮国补偿给北猴。
然后,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北猴居然穷兵黩武,还没完全稳定寮国的局势,就再度出兵南下。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对南越动手,而是沿着寮国南下,出兵高棉。
高棉跟南越一衣带水,都位于湄公河三角洲地带,位于南越的西部。
一旦北猴拿下高棉,到时候南越就被高棉、寮国和北猴团团包围了!
“不冻港,粮食,威胁东南亚……”
鹰酱军方猜到了毛熊支持北越的原因,所以南越更加不容有失。
毛熊的历史,就是寻找不冻港的历史。
毛熊跟兔子翻脸也是为了不冻港,归还后又反悔了,然后想要换南海的不冻港,在南海建立军事基地。
兔子不可能答应,但是北猴却觉得无关紧要。
他们只想成为中南半岛的霸主,甚至北上跟兔子争一争红色阵营老二,亚洲第二强国的地位。
北猴的人口、经济,再加上地理位置,注定不可能威胁到毛熊。
所以,毛熊很乐意用北猴牵制兔子和鹰酱。
值得一提的是,前些年的石油危机,当毛熊发了很大一笔横财,直至现在也靠着石油美元,大发洋财,大肆购买鹰酱的粮食,大肆扩军,援助盟友。
只要花钱能解决的问题,对现阶段的毛熊来说,都不是问题。
所以,在毛熊看来,北猴这颗棋子,还是很好用的。
赶跑了鹰酱,威胁了兔子。
一旦北猴一统法属印支,毛熊的舰队就能畅游南海,威胁马六甲,截断石油运输路线,并且对菲猴、小日子、小棒子、光头等鹰酱盟友进行限制。
如果毛熊在中东、非洲的盟友,还能配合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的话,鹰酱就没法跟毛熊争霸了。
光是石油危机,就能让鹰酱国内的经济崩溃。
鹰酱也清楚,毛熊这些年在中东和非洲没少撒币,明里暗里的拉拢了不少势力、国家。
如果这一次,毛熊支持的北猴真的能成势的话,鹰酱在亚太地区的布局就会非常被动,到时候或许中东的格局也会发生变化。
中东石油国家总归是要卖石油的,毛熊不让他们卖,毛熊自己卖能够收益,毛熊跟他们一起卖,也能合作共赢,就看中东国家如何抉择。
又因为鱿鱼寄生在中东的缘故,绝大多数中东国家是可以被毛熊说服、拉拢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鹰酱两党的高层关起门来好好商量了一通。
随后,由象党出面,希望马龙这个盟友能够出力,破坏北猴入侵高棉的行动。
马龙闻知此事,先是满口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
这半年来,马龙的人已经将南越的工业设备搬的差不多了。
只剩下一些传统工业,比如传统纺织业,碾米业,面粉加工业……
马龙继续留在南越的意义不大,顶多就是从南越买办政府那边收点军费,收点军粮罢了。
别人的东西,马龙没那么稀罕,只有自己的东西,马龙才会珍惜。
而这一次,北猴表现那么急,显然是毛熊急了。
毛熊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帮助北猴拿下南越这块战略要地。
马龙没必要耗费自己的军队,为南越,为鹰酱做白白牺牲。
反倒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顺势拿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毛熊要封锁马六甲,要在南海驻军,就让他搞好了。
马龙直接退一步海阔天空,跑到印度洋去,将洪沙瓦底拿下来。
如今洪沙瓦底也是红色政权,偏偏跟缅共打得不可开交。
而缅共是兔子扶持的,洪沙瓦底是毛熊扶持的。
缅共原本是去帮助洪沙瓦底做建设的,但是因为毛熊跟兔子翻脸,洪沙瓦底也就开始围剿缅共。
而处境艰难的缅共,也因为缺钱,缺粮,缺支持,变得越来越极端,如今为了钱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连面粉都种,已经完全走歪了。
未来缅北为什么成为谈虎色变的罪恶之都,就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领导人变心了,政权变色了。
而兔子呢,也是因此一直没法拥有一个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
如果有了这么一个出海口,那么马六甲海峡就不再是兔子的软肋。
兔子的西部和中部地区,也能得到更好、更快、更多的开发。
喜欢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