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子桥横跨韩江,八百年的石桥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詹晓阳一行人站在桥头,远远就能望见桥东侧那片郁郁葱葱的坡地。
“那就是我姑父的养殖场。”汪胖子指着远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别看现在规模不算大,可也是姑父一手一脚经营起来的。”
林珊珊眯着眼睛望去:“环境真不错,背山面水,离城区又不远。”
“走吧,咱们先在这边歇歇脚。”詹晓阳带着大家来到桥头一家卖鲜榨果汁的摊位前,“胖子,你去接林雅雯吧,我们在这里等你们。”
摊位老板娘是个爽朗的中年妇女,一边利落地榨着柑橘,一边搭话:“后生弟,你们几位要喝点什么。”
黄朝彬也没问,直接说:“老板娘,来三杯椰子汁和三杯芒果汁。”
没过一会,老板娘笑着将一杯杯乳白的椰子汁和橙黄的芒果汁递过来。
大家一边喝着果汁,一边欣赏江边的风景和桥上来往的行人。
二十分钟后,汪胖子带着林雅雯匆匆赶来。林雅雯跟刘小惠和林珊珊住同一宿舍,她和林珊珊一样顶着张娃娃脸,用黄朝彬的话说,太幼齿了。
“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林雅雯微笑道,“本来没事还想着午休呢。”
“没事没事,正好歇歇脚。”刘小惠亲切地挽住她的手臂,“走吧,听说要穿过湘子桥才能到养殖场。”
一行人踏上湘子桥的石板路面。这座始建于南宋年间的古桥,桥墩厚重,桥上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走到桥中央,下面是韩江滔滔流水,远处是潮州古城的风貌。
“这里看风景真美。”刘小惠靠着栏杆,任江风吹拂她的长发。
詹晓阳站在她身旁,轻声介绍:“湘子桥又叫广济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你看那段以前浮桥,可以根据水位升降调整长度,古人真是聪明。”
根据前世记忆2000左右,湘子桥开始重修,就是把桥中间的这段重修回十八梭船搭浮桥的样子。
走过湘子桥,向东行约莫一里路,一片用竹篱笆围起来的场地映入眼帘。还未走近,一股特有的养殖场气味已经随风飘来。
“哇,这味道……”林珊珊首先捂住了鼻子,几个女生也面露难色。
汪胖子不好意思地挠头:“刚开始是有点不习惯,待会儿到生活区就好了。”
养殖场门口,汪姑父和姑姑早已等候多时。姑父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脸上刻着勤劳的皱纹,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姑姑则圆脸微胖,一看就是慈祥和善的人。
“欢迎欢迎!盼你们好久啦!”姑父大步上前,热情地握住詹晓阳的手,“同学们好,晓阳你好!常听胖子提起你,说你可有本事了!”
詹晓阳谦虚地笑笑:“姑父过奖了,我就是帮忙介绍几个客户而已。”
姑姑则忙着招呼大家:“快请进,快请进!外面风大,到里面喝茶。”
令人惊讶的是,穿过一条幽静的小径后,竟然来到了一处别有洞天的生活区。这里绿树成荫,花草整齐,一条小溪潺潺流过,完全闻不到养殖区的气味。
“这里是我们的居住区,与养殖区有绿化带隔离,所以没什么味道。”姑父解释道,一边引领大家参观。
生活区中央是一块平整的草坪,四周种着各式果树和花卉,一侧是几间朴素的平房,另一侧则是一个用石头垒成的烧烤区。
“这里真漂亮!”刘小惠由衷赞叹,“简直像个世外桃源。”
姑父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这块地原本是片荒地,我和老伴一点一点整理出来的。那边是鸡舍,这边是鸭棚,后面还有一小块菜地,自给自足足够了。”
参观完毕,大家在草坪上的竹椅上坐下。姑姑端来一盘盘新鲜水果:潮州柑、番石榴、杨桃,还有几种大家叫不出名字的野果。
姑父郑重地转向詹晓阳:“晓阳,真是太感谢你了!最近你介绍的几个客户,给我们这刚起步的养殖场带来了不少生意。”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硬要塞给詹晓阳。
詹晓阳连忙推辞:“姑父您太客气了,我跟汪楷是好同学,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这钱我不能收。”
“一定得收下!你帮了我们大忙,这点心意不算什么。”姑父执意要给。
推辞不过,詹晓阳只好暂时收下红包,但一转身就塞给了汪胖子,并用眼神阻止了他的拒绝。这一细微的举动被姑姑看在眼里,她会心一笑,没有说破。
这时,姑父已经开始在烧烤区生火准备晚上的烧烤大餐。詹晓阳和黄朝彬主动上前帮忙。
“姑父,让我来吧,我学过一点木炭生火的技巧。”詹晓阳接过火钳,熟练地架起木炭,不多时,炭火就燃起了红红的火苗。
姑姑从厨房端出准备好的食材:除了常见的肉串、鸡翅、香肠、玉米外,还有养殖场自产的新鲜鸡蛋,以及刚从菜地摘下的蔬菜。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养的、自己种的,保证新鲜。”姑姑乐呵呵地说。
汪胖子自告奋勇担任主烤官,林雅雯在一旁帮他打下手。不一会儿,烤架上就飘出了令人垂涎的香气。
“好香啊!”刘小惠深吸一口气,“这鸡翅腌制得真入味。”
姑父一边翻动着烤串,一边解释:“这是用我们潮城特有的卤料腌制的,中间还要刷几次蜂蜜,这样烤出来外焦里嫩。”
最先烤好的是鸡翅,金黄色的表面泛着油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汪胖子先递给姑姑和姑父,然后是女生们,最后才分给男生。
“嗯!真好吃!”林珊珊咬了一小口,忍不住赞叹,“肉质鲜嫩多汁,调味恰到好处。”
接着出炉的是烤鸡蛋——这是一种特别的吃法,将鸡蛋打在特制的模具里,撒上少许盐和胡椒粉,烤至蛋白凝固而蛋黄仍保持半流动状态。
“这个要小心烫,但最好趁热吃。”姑姑细心地提醒大家。
詹晓阳接过烤鸡蛋,轻轻吹了吹,递到刘小惠面前:“尝尝看,听说这是姑父的拿手菜。”
刘小惠脸微微一红,小心地咬了一口,半凝固的蛋黄流了出来,她赶紧用手接住。看着她略显狼狈的样子,大家都笑了起来。
最令人惊喜的是烤鸡肉串。姑父介绍说这是用自家养殖的走地鸡肉,切成薄片后穿成串,烤制时刷上特制的酱料。
“这鸡肉真嫩,一点腥味都没有。”黄朝彬边吃边评价。
姑父眼睛一亮:“识货!我们家的鹅都是放养的,吃的是谷物和野菜,所以肉质比圈养的要好得多。”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烧烤区的灯光亮起,在暮色中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大家围坐在烤架旁,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汪胖子尤其活跃,不停地给林雅雯拿吃的,细心询问她的口味偏好。林珊珊和黄朝彬坐在一起,低声交谈着,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詹晓阳和刘小惠则帮忙翻烤食物,配合默契。
年轻的心在美食和欢笑中悄然靠近。
烧烤接近尾声时,姑姑端来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鸡肉汤:“来来来,喝点热汤暖暖胃,这鸡是今天下午现杀的,新鲜着呢。”
汤色清亮,汤面上漂浮着几粒枸杞和红枣,散发着淡淡的药材香。姑姑给每人盛了一碗,汤中的鸡肉嫩滑,汤汁鲜美,大家连声称赞。
“这汤是用我们养殖场的走地鸡,加上枸杞、红枣和几味中药材,慢火炖了两个小时。”姑姑介绍道,“对身体可好了。”
夜幕完全降临,养殖场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温暖。大家帮忙收拾完毕,坐在草地上休息,望着满天繁星,都不愿结束这美好的一天。
“今天真的太开心了。”刘小惠轻声对詹晓阳说,“谢谢你带我来。”
詹晓阳望着她被火光映红的脸庞,微笑道:“以后有机会常来。”
临别时,姑父硬是给每个人装了一盒新鲜的鸡蛋:“带回去尝尝,比市场上的好吃多了!”
从养殖场出来,大家还在回味着这愉快的一天。湘子桥上的灯光倒映在潮江中,随着水波轻轻晃动,仿佛在为这美好的一天画上圆满的句号。
“走吧,同学们,我们去坐潮江夜游船去……”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