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周末很短暂,新的一周又开始了。
这是詹晓阳新生后入校的第二周。他稍微熟悉了校园内外的环境,跟同学们关系也逐渐的在熟络。
卫校生活刚开始不久,不能说枯燥但也没有初来时的新奇感了。而校园广播除了周末外每天早中晚都会准时响起。
早上的校园广播就是出完早操后,主就转播新闻节目;中午主要播报卫校新闻、在地新闻和一些报纸摘要;而傍晚的广播内容是播报同学们的投稿。
詹晓阳记得前世里在广播站投稿这块可谓大出风头,每一学期都有超过20篇被录用。
这天傍晚六点,校园广播又准时响起。詹晓阳端着饭盒从食堂出来,耳边传来熟悉的开场音乐——是一段钢琴版的《秋日私语》,舒缓的旋律在初秋的微风中流淌。他加快脚步,碗里的红烧肉汤汁随着步伐晃动,在白色搪瓷上留下油亮的痕迹。
快点,要开始了!班长游金彦站在108宿舍门口招手,两把椅子早已摆在门口。
詹晓阳小跑过去,把碗往窗台上一搁,两人并排坐在宿舍门外的走廊上,椅子腿抵着铁栏杆,不约而同地把腿架在栏杆下方的横档上。这个姿势已经成为他们傍晚听广播的固定仪式。
欢迎收听《玉兰树下》校园广播,我是主持人林雪......
广播里传来一个温婉的女声,带着还算标准的普通话,意外地好听。詹晓阳放松身体,目光望向远处渐渐西沉的太阳。橙红色的光晕染红了半边天空,云层如同被点燃般绚烂。
今天的第一篇投稿来自94护理2班的王丽华同学,《白衣天使的梦想》......
文章写的是一个农村女孩选择护理专业的心路历程,朴实无华却真挚动人。当念到我想用这双手,抚平更多像我母亲那样的农村妇女的病痛时,詹晓阳发现自己的眼眶不知何时湿润了。
写得真好。广播结束后,詹晓阳轻声感叹。
你也可以写啊,班长舒了口气,新生班还没人在广播站投过稿呢,我们班要争先呀。
詹晓阳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搪瓷碗边缘:我?不行......
怎么不行?班长转过头,夕阳的余晖映在他的侧脸上,你文笔功底不错呀,蔡老师都提过。
投稿被选中,个人有奖励‘’班长眨眨眼,先进班集体评选也有加分的。”
詹晓阳低头看着碗里已经凝出油花的红烧肉,突然想起上周江玲师姐说的话——你要带头把刀刃磨亮。他深吸一口气,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我......试试看。
班长大笑着拍他的背:这才对嘛!看好你呦,回头给你加鸡腿。
两人在暮色中伴着悦耳的声音快速地把饭干完。
当晚自习课,詹晓阳已经摊开稿纸。笔尖悬在纸上许久,却落不下去。詹晓阳的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母亲送他上车时欲言又止的表情,村里小伙伴羡慕的眼神......还有那蜿蜒的山路,载着他离开生活了十七年的凤凰山。
突然,一句话闯入脑海:山村有我的脚印,城市有我未走的路。
笔尖终于落下,如同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詹晓阳几乎是一气呵成地写完了整篇散文,题为《路》。文字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家乡泥泞小路上的脚印,潮江大桥上第一次见到城市的震撼,宿舍夜话的乡愁......最后,他写道:
我要沿着来时的方向,一直走向前方,恳求星星为我点亮光!
写完最后一个句号,詹晓阳才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发抖。他轻轻收起文稿本,却是心潮澎湃。那些被压抑已久的情感,通过这篇短短的文章,第一次完整地宣泄出来。
下课铃准时响起,同学们蜂拥冲出教室,他和班长游金彦落在后面走出教室。走到教学楼二楼拐角处,他们停了下来。校园广播站的投稿箱就设在这里。
詹晓阳把折叠成方块状的文稿递给了班长,由他把稿子放入到投稿箱里。
“班长,明天晚餐记得给我加鸡腿啊。”詹晓阳咧嘴说道。
“行啊,晓阳!”班长捶了一下詹晓阳的肩膀。“不仅有行动力,还有自信。”
“班长,明晚必播!”詹晓阳推了推眼镜。
“好小子,走,请你吃雪糕去。”班长的嗓音很洪亮,两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小卖部……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