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然以为表姐是因为这一年里几位老人相继离世,心里难受,才想出门散散心。
对她来说,虽然以前也跟表姐去给老人们送过东西,但交情也就止步于此。
陈姗姗看着徐然在短时间内迅速成熟起来,心里既欣慰,又有点心疼。
不过人都要经历些事,才能真的长大。
她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妥当,回家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随后简单收拾了行李,再次出发去旅行。
随后,简单收拾了行李箱重新踏上旅游的路程。
自从京沪高铁在2011年6月30日通车后,出门坐车方便多了。
她在临城高铁站随意买了张票,打算走到哪儿算哪儿。
*
吴信家添了二胎,陈姗姗让徐然去随了礼;
经过钱文静婚假那次事,徐然在店里特意培养了两个预备店长,以防再出现突发情况;
曹宝珠和卫长青爱情长跑三年,终于在2011年年底结婚。
那时陈姗姗人在外地,没赶回来,也是托徐然帮忙垫付了礼金。
曹宝珠刚结婚不久,就怀了孕,听说胎像不稳,需要卧床保胎,没法继续工作,辞职在家养胎。
仓库管理方面就交给二姨王秀红、孙传民协助,张婷婷主管店铺的事;
刘丽离婚后,开了家服装工作室和工厂,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凭着前卫的眼光和在商贸城的出口外贸业务,迅速扩张。
连带着,陈姗姗的线上店铺生意也是爆火。
张婷婷一个人负责三十几家店铺的运营,光客服已经招了十几个;
小七顺利通过成人高考,离她的律师梦又进了一步;
二姑陈真真招了几个学徒,自己主要负责把控卤味的配方就行;
纪明身体痊愈后,回派出所上班了,但因为身体原因,没法继续在一线工作,所以正在申请调去后勤部门;
他俩感情还算稳定,但谁都没提结婚的事。
朱泽宇高考刚过二本线,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主修经济,还选修了摄影。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高考后的朱泽宇,改了姓,随母姓陈。
所以现在应该叫陈泽宇。
去大学报到前,陈泽宇单独找纪明聊了一夜,特意避开了陈真真。
那也是陈泽宇第一次喝酒,也是第一次醉酒,但从那儿之后,对纪明的态度转变极大;
每个人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当然也包括陈姗姗。
从高铁上下来的第一站,是泰山站。
就这么跟着风爬了一次泰山登顶,家里的相机被陈真海带到桂省了。
在泰山顶,找了山上的摄影师拍了日出照,多加了些钱,让对方把原图发到她的qq上。
从泰山下去是坐的缆车。
看到美景虽然开心,但后遗症也不小,腿抖得厉害,在酒店躺了三天才缓过来。
看来这段时间还是缺少锻炼。
随后如法炮制,在泰山那边随机买票去了省城...
从省城飞机场买了机票,结果一下干到川省。
陈姗姗时隔两年半再次来到这里,时间已是2011年年底。
恍惚间,在这里参与抗震救灾似乎还是前些天。
这次旧地重游,看到灾后重建的进展,心里颇有感触。
她先找到当年一起救灾的志愿者领头人张大姐,张大姐现在已是社区服务社的工作人员。
通过张大姐,对本地的一些困难户有了初步了解。
“...那场灾难,我们这些幸存者想起来都还经常惊醒,大人还好,好多失去双亲的孩子...”
“张姐,您有时间吗,我想过去看看。”
“能,能,当然可以。”
陈姗姗跟着张大姐,走访了几户特别困难的家庭。
看到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双亲、如今由年迈祖辈抚养的孩子,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国家的基础保障虽然到位,但孩子们未来的教育和成长,依然需要社会力量长期的托举。
当年受灾范围很大,张大姐也只是知道他们本地这周边人的情况。
陈姗姗都留了学校的联系方式,有些孩子小学都没读完,就不读了。
虽然不能帮助所有人,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她还是懂得。
她没有选择简单的一次性捐款,而是通过张大姐所在的社区服务社,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助学通道。
她先是预留了一笔专项资金委托给社区服务社,由他们代为管理;
这笔钱不直接给家庭,而是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需要,由服务社直接用于支付他们的学杂费、购买学习用品,甚至是一些必要的生活补贴。
这样能确保每一分钱都切实用在孩子身上。
陈姗姗留下了联系方式,请张大姐定期告知孩子们的情况。
而且每个接受资助的孩子,必须要有当地村委和社区的盖章证明,才可以。
虽然不能保证完全杜绝某些有心人的贪墨,但也已经是她当下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陈姗姗也留了一个心眼,每次留的钱不超过五万。
而且她也打算以后只要有时间,随时过来抽查下访被资助的孩子。
做完这些,从川离开,心里踏实了些。
她个人的力量有限,但能帮一个是一个。
即使这些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能读完高中,他们的人生也会有更多的选择。
这期间,她还去了树市,在这里她捐了两座小学,只等来年开春就能动工......
*
时间悄悄滑到12年的春节。
陈姗姗在桂省跟家人一起过了个年。
这才得知杜鹃和薛自明已经正式办下来离婚证。
至于会不会对薛自明的前途有影响,这些不是她们需要担忧的。
组织上对于杜鹃的情况也给了相应的帮助。
帮她在社区找了个工作,一来方便照顾孩子,二来,也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她俩离婚的事,薛自明拖拖拉拉地拖了一年,才告诉薛父薛母。
听说老两口听到这消息后,当场就气背过去了,直接进了医院。
薛自明急吼吼地请假,回老家探亲。
两位老人,在医院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要薛自明把杜鹃请回来,否则死不瞑目。
无奈,薛自明只好带着老人家的“命令”,求到杜鹃母女俩门前。
“鹃儿,算我求你,好吗?”
喜欢2006房价低谷我靠天谴赚差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2006房价低谷我靠天谴赚差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