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三国会盟之后,李继荣并未急于回卫大都。
而是先封锁这里的消息,山间还是会盟的假象;又给江时序传信,叫他组织人马,最快的速度运送粮食与生活用品,皆是羌国人最需要的日常物件。
不过半月,她需要的所有东西都运送过来,留下几万大军看守留在原地的齐国降军,李锦荣率领二十五万人,还有羌国十几万降军,直奔羌国。
负责管理羌国降军的人便是金逸,此战中他重伤,被李锦荣救回;而后劝说他投降,羌国本就物资匮乏,如今金律还被擒;只要卫国送去羌人所需的物品,并保证日后都能令羌人吃饱穿暖,相信羌人大都毫无战意。
并不是李锦荣纸上谈兵,而是通过91号提供的资料,仔细研究过羌国与羌人;他们生活在最贫瘠的北方荒漠地区,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都是严寒,无法耕地。
单是放牧并不能保证大多百姓的温饱,因而才有羌人数次抢掠中原地区;然而抢掠也并不能抢到可持久供应他们生活的物资,这就促进了中原地区与羌国的互市,交换羌人日常所需。
然而羌人好战,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很容易滋扰边境,就导致雍朝与周国都防备羌国,逐渐关闭互市,羌人的日子更加难熬。
所以,李锦荣带着这些物资过去,先试试怀柔政策;她始终坚信,百姓并无多少家国情怀,只要能让他们日子安稳,谁都不愿打打杀杀。
若是羌人愿意成为卫国子民,边境互市必然常有;且她还会施行新政,鼓励两地通婚,迁移部分百姓;还要派出专人勘测土地,在羌国地域上也发展农耕与商业。
羌人所居的地区,其实有不少可以发展农耕;只不过这里干旱,自然条件不达标;再则原本的羌国皇室无意发展农耕,想法与眼界都有局限,一直不曾尝试过罢了。
最重要的,是羌国银子不够,无法修建水利灌溉工程;如此往复循环,导致羌国的发展越来越滞后,百姓基本就是靠天吃饭。
可是卫国如今最不缺的便是银子,还有各种稳定民生的手段;因而,李锦荣几乎可以肯定,只要她带着这些物资去劝说羌人,七成的把握会得到百姓拥护。
定然也有羌国的权贵不愿,然而李锦荣还有几十万大军跟随,且各种装备当世绝无仅有,那些权贵拿反对?
这便是李锦荣制定的收服羌国的法子,大枣与大棒同时备上。
大抵是对金律太过失望,也知羌国对上卫国毫无胜算,被收服不过是早晚之事;既然如此,金逸也不愿羌人平白陷入战火,颠沛流离是小,死伤无数他心中也难过,这才接受了李锦荣的招安。
正如李锦荣预料的一般,有金逸亲自劝说,所经过的区域,几乎都不曾遇到百姓抵抗;甚至看到长长的的马队与车队,羌人百姓皆欢呼雀跃,他们终于也可以有中原人所拥有的各种吃食,还有各种衣裳布料。
便是他们不曾见过的各种香料,日用品等等不知凡几;听完三殿下所言之后,羌人热烈回应;只要卫国能说到做到,他们必然不会再生事。
能安稳过日子,还能吃饱穿暖,谁愿意冒着被杀的风险去烧杀抢掠;再则,卫国几十万大军气势勃发,他们又不是认不清形势?
归顺便很好!
当然,到了羌国皇都之后,也遇到过几次权贵阶级组织的反抗,甚至还有人刺杀李锦荣,皆被卫国大军快速镇压;经过几次镇压,羌国权贵死伤不少,再也无人敢冒头。
如此,不过多半年,世间再无羌国,卫国多了漠南州府与漠北州府。
与此同时,周国也彻底成为卫国的疆域;待到从卫大都赶来的官员渐渐适应这里的政务之后,李锦荣率大军返回卫大都。
还在会盟之地的齐国皇帝与金律皆被押解回京,就连金逸也被李锦荣一同带回。
这人曾与李锦荣请求过,欲留在漠南州府为官,因他最熟悉羌人的生活习性;思虑过后的李锦荣还是没有答应,她也很坦诚;金逸毕竟曾是羌国皇子,且还是领兵之才,在羌人中也算一呼百应。
若将他留在这里,谁知哪日会不会再不甘心起兵谋反。
女帝陛下笑意轻浅:“朕便是起兵谋反的先例,怎还会犯下如此错漏。”
但她也珍惜金逸的才华,便将他带回,不如在京都任官;如此,也不委屈他,李锦荣也放心。
“陛下还真是坦荡。”除了苦笑着应下,金逸还能如何。
“就凭你不愿百姓生灵涂炭,甘愿被人非议叛国这一品德,朕也会对你诸多优待。”李锦荣的承诺一直有效。
金逸再无任何不甘,这人如此懂他,且对他也如此坦诚,堪为当世明君;为这样一位帝王效力,他心甘情愿。
更何况这多半年,金逸目睹她如何领兵作战,于政务又那么通达;这些也罢了,最让他敬佩的,是李锦荣真的将百姓放在心上;出身皇室,金逸当然清楚身居高位的人,只想掌握更多权柄,哪里愿意低头真正看看百姓的日子。
而李锦荣,分明是个女子,却日日殚精竭虑,想着如何才能让百姓的日子更富足;只是这一点,金逸便心甘情愿被她所驱使。
还记得他不明白问她,已然拥有了最强盛的卫国,为何还要如此辛劳统一天下?
当时女帝陛下的眼神令他记忆尤深,便是她说的话也时时在脑子里记着。
“金逸你出身皇室,自然也看过不少记载;这片天下四国并列这几百年,不知有过多少次战争,死伤的将士与百姓更是数不胜数;唯有以战止战,才是最终的平和。”
“天下势从来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女子桃花眸坚定:“朕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君主权利空前集中;如此才能做到令出必行,还天下长治久安。”
分明她说话的时候轻言细语,却如惊雷震在金逸心头;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睿智才能有如此思想;更是何等的艰难,才能实现这一步。
可眼前这人,就是如此平淡说出来,亦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义无反顾!
看向遥远天际,金逸生出一股别样的豪情;追随这样的帝王,大抵才算是不枉此生。
喜欢快穿之贵女锦绣荣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快穿之贵女锦绣荣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