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神州,西安 - 2031年11月17日,午后)
张睿从那种深沉的圆满境界中缓缓苏醒,感觉整个世界在他感知中都变得不同。万物似乎都带着一层内在的韵律,自身的心力圆融无暇,念动间清晰无比。
个人终端上已有数条来自研究院高层和罗教授的确认与祝贺信息,无疑,那引发异象的九炼圆满者正是他。他简单回复致谢,并未过多在意。
园区内部公告系统也适时发布了简讯,说明是研究人员正常炼心突破,请各单位无需担忧,剧组方面自然也收到了通知,将这小小的插曲当作园区日常的一部分。
下午他准时来到实验室,心境的不同让他对项目的理解也豁然开朗。
他将自己关于“恒星系愿力结构”的构想与突破时的感悟详细同步给罗教授和团队成员。众人听后皆感震撼,这思路无疑是将项目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经过讨论,他们迅速确定了下一步方案:不再依赖张睿或个人手动输入愿力,而是设计一个特殊的“愿力稳定输出装置”。
这个装置的核心将嵌入张睿或其他高境界研究者凝聚的心晶(尤其是张睿如今九炼圆满的心晶,质量极高),通过装置将结构化的愿力稳定、持续地输出,作为引导材料自生长的能量源和信息源。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利用超算中心那台拥有“恒星系结构”的量子计算机,对这种新型愿力编码进行海量的计算和模拟,寻找最稳定、最高效的几种“愿力-物质”相互作用模型。
这将是“恒星系愿力芯片”的理论基石和过渡产品蓝图,而更长远的目标,则是基于这些理论,在光芯片和真正的愿力芯片领域,进行新材料研发和实体产品攻关。
期间,剧组方面也通过官方渠道联系研究院,希望能获得授权,将前一天拍摄到的(主要是远处背景)“金色心晶悬空”的异象录像,经过处理后用于《深空回响》影片中,作为未来世界“顶尖科技突破”或“超凡现象”的视觉呈现。
研究院在评估后予以批准,这本身也是对国科园形象的一种宣传。
随后,张睿收到了核心科研区的内部公告,通知未来五天(11月19日至23日)下午一点至五点,《深空回响》剧组将在星舰研究院、医疗院及量子计算中心进行拍摄,届时相关区域会临时对外开放通道,请研究人员予以配合,注意避让拍摄区域即可。
张睿实验时看到了消息,并未太在意,直到晚上吃饭时才仔细看完内容,心中微微一动——刘灏寸好像就在那个剧组。
第一天(11月19日),张睿团队专注于设计愿力输出装置的初步构型和准备提交给超算中心的计算任务,一切如常。
剧组则在星舰研究院大楼内拍摄,那里有庞大的星舰模型、复杂的材料测试平台、轰鸣的核聚变发动机试验台(静默演示状态)以及布满全息星图的总体设计室。
第二天(11月20日),上午九点半,张睿带着初步完成的、极其复杂的计算模型数据,来到了量子计算中心。
他需要在女娲3型(恒星系结构)量子计算机上,进行大规模的模拟运算,验证他提出的几种“恒星系愿力编码”的可行性。
就在他全神贯注地操作控制界面,将数据流导入,并监控着初步反馈时,量子计算中心厚重的大门滑开,《深空回响》剧组一行人走了进来,准备拍摄女主角(一位患上某种虚构外星稀有病症的星舰研究员)前来借助超级计算机寻找治疗方案或模拟病情的场景。
张睿下意识转头望去,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刘灏寸。
她穿着研究人员标准的白色实验服,但依旧难掩其清丽气质。
为了符合角色患有“外星基因紊乱症”的设定,她的妆容比平时略显苍白柔弱,长发简单束在脑后,几缕发丝垂在颊边,眼神带着一丝属于角色的忧郁与坚韧,却又在看到他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灵动。
导演与中心管理人员沟通后,安排剧组在张睿旁边不远处的一台次级量子计算终端(正在运行一些可公开的、用于演示的复杂流体力学计算)进行拍摄。
剧情需要男主角(同样是研究人员,也是她的恋人)学习并操作计算机协助她。
在男主角熟悉操作界面的间隙,刘灏寸脱离了剧组中心,悄然走到了张睿旁边的操作台旁,假装在看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
“我们……是不是见过?”她声音不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
张睿目光依旧停留在自己屏幕跳跃的数据上,没有回头,只是简短地回答:“高铁上,邻座。”
“哦…”她恍然,随即好奇地问,“你在计算什么?看起来比他们那个复杂好多。”
她指了指旁边剧组正在拍摄的终端。
“芯片结构。”张睿的回答依旧言简意赅。
“听起来很深奥。你叫什么名字?”她侧过头,看着他专注的侧脸。
“张睿。”
“你这个要多久出结果呀?”
“大概三天……”
……
按照张睿以往的性子,在这种关键计算节点,他不太喜欢被陌生人打扰,通常会直接礼貌请离。
但不知为何,每次他想开口拒绝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她那带着病弱妆却依旧精致的面容,尤其是那双仿佛会说话、充满好奇与一丝狡黠的眼睛,以及那微微上扬、带着可爱弧度的嘴角,到嘴边的话就又咽了回去。
他发现自己……有点拒绝不了。
直到导演喊准备开始拍摄,刘灏寸才对他歉意地笑了笑,回到灯光下,迅速进入角色状态,与饰演男主角的演员投入到剧情的演绎中。
张睿这边也等来了第一个计算波次的初步结果,需要他分析判断。
于是,他一边处理着数据,一边不由自主地分心观看起不远处的拍摄。
看着她沉浸在角色中,时而凝眉思索,时而与“恋人”低声交流,那种专注和专业,让他看得越发投入,心中某种异样的感觉悄然滋生。
拍摄间隙和结束后,刘灏寸很自然地再次找到他。
“张研究员,谢谢你刚才没赶我走。”她笑着,带着一丝俏皮,“一起吃饭吗?我对你们食堂还挺好奇的。”
张睿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她期待的眼神,点了点头:“好,食堂吧。”
他知道演员们通常会在商业街解决餐饮,但园区的食堂也别具特色。
第三天(11月21日),张睿的计算任务仍在持续,需要监控中间结果并进行参数微调。
其实他完全可以通过个人终端远程监控,但他还是来到了量子计算中心。
大部分时间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处理数据,但目光总会不时地飘向正在拍摄的刘灏寸。中午,她又自然地过来找他一起去了食堂。
晚饭也一起……
第四天(11月22日),张睿没有“坚守”在计算中心,而是回到了实验室进行下一步结构优化。
而刘灏寸和剧组的拍摄任务转移到了医疗院,拍摄女主角决定进入人体冷冻舱,等待未来治疗技术成熟的悲壮情节。
晚上,张睿等待的最终计算结果终于全部出炉,数据完美验证了他提出的几种核心愿力编码结构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第五天(11月23日),张睿一早将整理好的理论模型和筛选出的几种最优“愿力编码构成”同步给了实验室全体成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项目前景一片光明。
而刘灏寸今天仍在医疗院进行最后的冷冻舱相关拍摄。
不知是科研取得重大突破后的放松,还是连日来那抹身影在心中留下的印记越发清晰,张睿在处理完实验室的事务后,鬼使神差地走向了医疗院。
他在拍摄区域外,看到了那个用于拍摄的、科技感十足的“前期冷冻舱”(剧情设定,可以冷冻一百年,但现实技术尚不成熟,只能冷冻二十年)。
透过模拟休眠状态的观察窗,他看到了静静躺在里面的刘灏寸。
她双眼紧闭,面容安详,苍白的病弱妆让她显得格外脆弱易碎,仿佛真的是一位为了渺茫希望而将自己放逐于时间长河之外的勇敢女性。
那一刻,一种难以言喻的保护欲和怜惜感,混杂着对她专业演技的欣赏,猛地撞击在张睿的心头。
当天的拍摄全部结束,演员们卸妆休息。张睿在医疗院外的休息区等到了换回常服的刘灏寸。
“你怎么来了?”她看到他,有些惊讶,随即露出笑容。
“结果出来了,顺路过来看看。”
张睿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听说你们拍摄快结束了?”
“嗯,这里的戏份差不多了,接下来要去其他地方取景了。”她点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即将告别的不舍。
沉默了片刻,张睿看着她的眼睛,终于问出了那个盘旋在他心头几天的问题:
“你……现在是单身吗?”
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滞了。
刘灏寸明显愣了一下,随即,一抹复杂的色彩掠过她的眼眸,有惊讶,有欣喜,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喜欢逆命菩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逆命菩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