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基地,时间:2031年4月21日 07:10)
精准的生物钟让李华在清晨7点10分准时醒来,没有丝毫赖床,他利落地翻身坐起。
十分钟内,他完成了所有出门准备。先是快速洗漱,冰冷的水拍在脸上,彻底驱散了最后一丝睡意。
接着,他换上了基地配发的作战服——一套纯黑色、材质特殊、触感柔韧且带有极佳温度调节功能的连体制服,左胸位置清晰地印着一个白色的数字“9”,代表着他在冥王星清道夫军团中的归属:第九小队。
脚上是一双同色系的磁力吸附作战靴,能确保他在冥王星微弱重力及飞行器内部各种环境下稳定行动。
最后,他拿起那个造型流畅、覆盖大半头部的战术头盔。头盔表面是亚光黑色,集成了通讯、定位、环境数据监测、战术目镜等多种功能。
他将头盔夹在腋下,又从储物柜里取出一个轻便但结实的多功能背包,以及一个比标准通讯器更厚重、带有独立天线和加固外壳的装置——这是加强版的小队加密通讯器,能在极端环境或主通讯系统受损时,保证小队内部的远距离联络。
(冥王星基地时间:07:20)
李华推开房门,步入走廊。这个时间点,地下二层的走廊里已经有不少身影,大多和他一样,穿着印有不同编号的黑色制服,行色匆匆却秩序井然。他搭乘电梯来到地下一层的食堂。
食堂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正在用餐的清道夫和预备人员。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低沉的交谈声。
李华目光扫过,很快在靠近取餐区的位置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其中一位是身材高挑、留着利落金色短发的女性,米娅,来自全球政府联盟(GGA)的精英,同样是第九小队的成员。
她正小口啜饮着一种高能营养液,姿态优雅,与周围大口吃饭的军汉们形成鲜明对比。另一位则是第九小队的队长艾莎,她有着一头深褐色的长发,在脑后简单地扎成一个发髻,面容线条分明,眼神锐利而沉稳,此刻正一边吃着合成肉排,一边看着手腕上投射出的微型光幕,似乎在查阅任务简报。
李华取了餐——一份高蛋白的煎蛋卷、两块合成培根、一碗燕麦粥和一杯富含电解质的饮料——走过去,对着两人点头致意。
米娅抬起碧蓝色的眼睛,回以一个淡淡的、略带疏离的微笑。
艾莎则从光幕上抬起视线,看向李华,点了点头,眼神中的锐利收敛了些,带着一丝认可:“李,准备好装备,吃完饭仓库集合。”
“明白,队长。”李华简短回应,在一旁坐下,开始快速而有效地解决早餐。
(冥王星基地时间:07:50)
用完早餐,李华按照指示,通过食堂侧面一条标有“机场通道- 授权人员通行”的厚重防护门。防护门无声滑开,又在他身后闭合,将食堂的喧嚣隔绝。
通道长约百米,墙壁是厚重的合金结构,顶部是明亮的线性灯带,照得通道内如同白昼。走到尽头,视野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地下空间,与其说是仓库,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地下机场。穹顶高耸,灯光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停放在中央的两排小型飞行器,每排十架,共二十架。这些飞行器造型流畅,线条锐利,通体哑光黑,体积大约能容纳十五人左右,机身侧面喷涂着不同的编号和所属小队的标志。
它们并非停在地面,而是各自位于一个圆形的、可以垂直升降的停机坪上。
视线越过这些小型的“工蜂”,仓库的尽头,是两架体型明显大得多的中型飞艇,线条更显臃肿,显然负责运输更大量的物资或人员。
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停靠在最内侧,如同一头沉默巨兽般的大型星舰。它长达数百米,流线型的舰身透着冰冷的金属光泽,舰首印着青龙军的徽记——一条盘旋飞舞的青色神龙。
这就是能搭载五百人进行跨行星航行的“远征”级星舰,是人类目前航天科技的结晶。
李华稍稍驻足,打量了一番这壮观的景象,然后转向仓库一侧的军械库入口。这里由两名身穿轻型装甲、神情严肃的预备清道夫值守,他们身上的能量波动显示其达到了八锻八炼的境界。
验明李华的身份和权限后,其中一人指向里面:“第九小队专属武器库,在左边第六间。”
李华道谢后走进军械库。内部空间巨大,被分隔成多个区域。他找到标着“9”的房间,刷卡进入。
房间内灯火通明,各种武器和装备分门别类,摆放得井井有条。一侧是热兵器区,按照射程清晰地划分为近、中、远、超远四种。
李华走近观察,近距离武器主要是各种型号的手枪,中距离则是突击步枪、冲锋枪等,远距离是精准狙击步枪,超远距离则是一些造型奇特、带有能量导轨的武器。
他注意到,这些枪械使用的子弹材质特殊,表面似乎铭刻着细微的纹路,说明书中提及可以承载使用者调动的业力,或者更高级的、由炼心产生的愿力,以增强破坏力或针对特定目标。
作为一名神州人,李华骨子里对剑有种特殊的情结,在九锻训练营时也曾特地苦练过剑法。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走向冷兵器区。这里陈列同一种冷兵器—月武(材料来自月球技术是神州贡献给GGA,可以多功能变化,满足一切需求),初看像棍棒材质非金非铁,泛着幽光。
他挑选了一把后,绑定指纹,输入长剑需要,月武开始变化,像冰水融化一般,露出剑刃、剑身,修长约一米二,重量适中。多余的形成了剑柄,握柄包裹着防滑材质,挥舞了几下,手感极佳。
可以通过调节握柄处的机关,在长剑、短剑和棍棒之间切换,以适应不同战斗环境。
“哟,李副队,这么早?”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李华回头,看到同样穿着“9”号制服的罗素走了进来。
罗素是个壮硕的黑人男性,留着板寸头,脸上有一道淡淡的疤痕,同样是第九小队的副队长。
他咧嘴笑了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走到一旁的药品柜,取了几支喷雾式外伤愈合剂、几颗内服的血凝丹和精力补充胶囊,以及一小瓶仁泽生命医药公司特产的“清心丹”——这种丹药能有效防止冥王星环境中那无孔不入的业力侵入心脉,是必备品。
“你也一样,罗素副队。”李华回应道,将选好的手枪、冲锋枪弹夹以及长剑背在身后专用的固定带上,同样拿上了相同的必备丹药。
两人一起走出武器库,李华最后看了一眼停放在仓库中的飞行器编队,然后径直走向编号为“9”的那架小型飞行器。
飞行器的舱门已经打开,舷梯放下。李华步入其中。内部空间比从外面看要宽敞一些,采用了高效的布局。
六名队员——赵山、张鑫、吴江、韩冬、白夕、肖丽,已经坐在了各自的座位上。
他们同样全副武装,看到李华进来,纷纷点头打招呼。李华也点头回应,目光扫过舱内。舱壁上是各种显示外界环境、飞行数据、队员生命体征的屏幕。
最引人注目的是客舱中心位置,一个微微发光的圆柱形装置内,镶嵌着三颗鸽卵大小、呈现出纯净金色的晶体——愿力结晶增幅器,内部放置的是珍贵的“九炼金晶”(增幅后,可以达到5位九炼一天和10位九炼一小时的程度)。
这东西是他们在业力异常区域行动的生命保障,能形成一个纯净的愿力场,有效抵御和净化外界业力的侵蚀,防止队员被感染或心智迷失。
李华将自己的背包和加强通讯器放在指定位置,然后走到驾驶位坐下。
驾驶位面前是复杂的操控界面和全息投影显示屏,不过目前处于待机状态,主要由基地的强人工智能“伏羲”子系统“冥王-9”号负责自动驾驶。
不久后,罗素、米娅、队长艾莎以及另一位身材高大、沉默寡言,来自北方联合体的队员奥昆也陆续登机。
米娅依旧神情冷淡,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开始检查自己那套精密的电子维护设备。奥昆则像一尊铁塔般,抱着他那挺标志性的重型磁轨枪坐在了靠近舱门的位置。
艾莎站在客舱前端,目光扫过所有队员,声音清晰而有力:“所有人,最后一次检查装备,确认通讯频道加密正常。”
舱内立刻响起一阵轻微的器械检查声和通讯测试音。
“确认。”
“频道清晰。”
……
李华也检查了自己的手枪、冲锋枪和长剑,确认“清心丹”就在触手可及的衣袋里,头盔内的通讯指示灯显示为代表加密连接的绿色。
“好。”艾莎点头,“任务简报已经发到各位的个人终端。我们本次的任务,是探索第四大区,第9小区,初步建立外围警戒,并前往预设的1号驻守点进行初步布防。该区域业力浓度监测有波动,可能存在小规模业力活动,保持最高警戒。出发!”
随着艾莎一声令下,飞行器舱门缓缓关闭、密封。轻微的嗡鸣声响起,是引擎启动的声音。
李华感受到身下的座椅传来细微的震动。透过舷窗,可以看到他们所在的圆形停机坪正在平稳上升,头顶的穹顶向两侧滑开,露出了冥王星那永恒暗夜下点缀着繁星的墨蓝色天空。
飞行器脱离停机坪,轻盈地调整方向,向着标号为“3”的出口通道驶去。通道尽头的巨型闸门早已开启,门外是冥王星荒芜、冰冷的大地。
飞行器悄无声息地滑出通道,正式进入了冥王星的作战环境。
李华透过舷窗向外望去,氮冰覆盖的平原在黯淡的星光下延伸至视野尽头,远处是扭曲怪异的冰山脉络,整个世界的色彩单调而压抑,只有黑白灰以及偶尔在特定角度下反射出的惨淡星光。
飞行器开始加速,沿着预设的航线,低空向着第四大区第9小区飞去。
舱内很安静,队员们要么闭目养神,调整状态,要么仔细研究着个人终端上不断更新的环境数据和任务区域地图。
李华深吸一口气,将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上,冰凉的触感让他心神更加凝聚。第九小队的第一次正式巡逻与探索任务,开始了。
他们的目标,是前方那片被未知与危险笼罩的冰冻荒原。
预计3分钟后到达……
喜欢逆命菩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逆命菩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