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何雨柱,贾家众人的脸色都变得有些不自然。
贾张氏立刻撇撇嘴,酸溜溜地道:“可不是嘛!人家现在可是大人物了!入党了!领导跟前的大红人!厂里还给他弄了个什么基地,风光着呢!哪像我们家……”
易中海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
“柱子这孩子,确实是有出息了。如今是党员,又是干部,听说那副食品基地搞成了,以后厂里食堂的伙食都能改善不少,这可是造福全厂的大好事啊。按理说,这思想觉悟,这境界,应该更高了才对。”
他这话像是在夸赞,但听起来总让人觉得别有深意。
贾张氏立刻接话:
“觉悟高?哼!我看他是眼里越来越没咱这些老邻居了!以前还能指望他帮衬点剩菜剩饭,现在?门都没有!自家吃香喝辣,看着我们家揭不开锅,连问都不问一声!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还党员呢!”
秦淮茹小声辩解了一句:“妈,人家也不欠咱家的……”
“怎么不欠?”
贾张氏立刻瞪眼,“都是一个院的邻居,他日子过那么好,帮衬点困难户不是应该的?老祖宗都说了,远亲不如近邻!他现在发达了,就忘了本了?”
易中海微微颔首,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
“老嫂子这话话糙理不糙啊。咱们四合院,向来讲究的就是个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柱子现在身份不同了,能力也大了,按理说,确实应该多承担一些责任,多关心一下院里的困难户。这不仅是情分,也体现一个党员的先进性嘛。”
他巧妙地偷换概念,将“互帮互助”扭曲成了“能力强的人必须无条件帮助能力弱的人”,并将此与“党员的先进性”绑架在一起。
贾东旭躺在床上,听着这些话,脸色更加阴沉,拳头不自觉的握紧了。
他嫉妒何雨柱的风光,更怨恨他的“见死不救”。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一个声音:“老易?在东旭家呢?聊啥呢这么热闹?”
话音未落,刘海中背着手,挺着微胖的肚子,迈着方步走了进来。
他脸上带着笑,小眼睛却精光四射,在易中海和贾家人脸上扫来扫去。
易中海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来,笑道:“是老刘啊,来得正好。正说起柱子现在出息了,都是干部党员了,咱们院里也跟着沾光不是。”
刘海中哈哈一笑,自己找了个凳子坐下:“那是!柱子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打小就看出有出息!如今可是给咱们四合院长脸了!”
他话是这么说,但语气里的酸味几乎能溢出来。
他和易中海都是院里的管事大爷,但如今何雨柱异军突起,年轻有为,深得厂领导赏识,风头早就盖过了他们,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尤其是何雨柱入党这事,对他这个官迷刺激不小。
贾张氏像是找到了同盟,立刻对着刘海中大倒苦水:“二大爷您给评评理!他何雨柱是风光了,可也不能眼看着我们老贾家饿死吧?一点邻里情分都不讲!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刘海中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官腔十足地说:“嗯,这个问题嘛,确实值得重视。邻里团结是大事。柱子同志现在身份不同了,更应该注意影响,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嘛。老易,你说呢?”
他把皮球踢回给易中海。
易中海要的就是这句话,他面色凝重地点点头:
“老刘说得对。柱子这孩子,业务能力是强,但可能在为人处世、关心群众这方面,还是欠缺了些历练和引导。咱们作为院里的老人,长辈,有责任帮他提高认识,不能看着他走偏路啊。”
三人一唱一和,瞬间就将何雨柱定位成了“发达后忘本、不关心邻里、思想觉悟有待提高”的对象。
秦淮茹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她隐约觉得这样背后议论甚至算计人不好,尤其是何雨柱如今今非昔比,但她人微言轻,更不敢忤逆婆婆和两位大爷,只能低下头,假装忙碌。
贾东旭则像是被说中了心事,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贾张氏更是来了劲:“一大爷,二大爷,你们可得给我们家做主啊!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饿死吧?他何雨柱手指缝里漏点,就够我们家吃几天了!”
易中海眼中闪过一丝得色,但脸上却露出为难的神色:
“做主谈不上。不过,作为长辈,提醒、帮助柱子提高认识,也是应该的。只是……柱子现在毕竟是干部,又正在风头上,直接去说,恐怕他听不进去,反而伤了和气。”
刘海中眯着眼:“那老易你的意思是?”
易中海压低了声音,身体微微前倾,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我的想法是,咱们不能硬来,得讲究方法。柱子现在最看重什么?名声!尤其是刚入党,他肯定特别爱惜羽毛。”
“咱们可以从这点入手。他不是不关心邻里困难吗?咱们就想办法,让全院的人都看看,他这个新党员、大干部,是怎么对待院里最困难的贾家的。”
“具体怎么做?”
贾张氏急不可耐地问。
易中海阴恻恻地一笑:
“他不是负责那个副食品基地吗?我打听过了,那边以后产出多了,除了供应食堂,肯定还会有一些富余。这些富余,怎么处理?是分给厂领导?还是他何雨柱自己揣兜里?或者……优先照顾一下像贾家这样的真困难户?”
刘海中立刻明白了:
“哦!你是说,让他拿出基地的产出,来接济贾家?他要是不肯,那就是自私自利,假公济私!要是肯……那贾家的困难也能缓解些。”
“没错!”
易中海点头,“但这不能我们去要。得让全院的人都觉得,这是贾家应得的,是他何雨柱身为党员干部该做的!得让他自己迫于舆论压力,主动拿出来!”
“怎么操作?”刘海中来了兴趣,这可是他擅长的领域。
易中海显然早已谋划好,低声道:“首先,老嫂子,你这几天多去院里人多的地方坐坐,就跟大家诉苦,说家里怎么怎么难,孩子饿得哇哇哭,但千万别提何雨柱的名字,就光说困难。”
“然后,老刘,你在车间里,也多跟工友们聊聊,就感慨一下,说现在厂里办了基地是好事,但就怕好东西最后落不到真正困难的工人手里,都被有门路的弄走了。也是引导大家往这方面想。”
“等院里院外这风声造得差不多了……”
喜欢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