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炊事班的帐篷就亮了起来。张姐站在灶台前,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食材,眉头微微皱起——随着营地人数突破500,每天需要准备的饭菜和治愈料理翻了一倍,3口旧灶台从早忙到晚,还是赶不上需求。“王姐,你看这情况,今天的早饭怕是要推迟了。”张姐擦了擦额头的汗,“昨天做治愈料理用了2个小时,耽误了做早饭的时间,好几个队员都没吃饱就去干活了。”
王姐也急得团团转:“要不咱们再加点人手?现在炊事班加上俘虏才8个人,确实不够用。”张姐摇了摇头:“不是人手的问题,是灶台太少了,3口灶台,一口做治愈料理,一口做主食,一口做菜,根本转不开。”她突然眼睛一亮,“对了,苏医生之前说要扩建营地,咱们不如跟她申请,再盖几口灶台,顺便把炊事班分成正副两个班,一个负责日常饭菜,一个专门做治余料理,这样效率能高不少。”
王姐立刻点头:“这个主意好!我这就去找苏医生说。”说着就快步跑出炊事班。此时苏一正在隔离区查看丧尸的恢复情况,听了王姐的提议,立刻表示支持:“没问题,灶台的事我让陈峰安排,今天就动工。炊事班分班也很有必要,你和张姐各带一个班,王姐你负责日常饭菜,张姐专门管治于料理,这样两边都不耽误。”
得到苏一的同意后,王姐立刻赶回炊事班。张姐正在教俘虏做天麻发糕,听到消息后,高兴地拍了拍手:“太好了!以后咱们就能专心做治愈料理,不用再担心耽误大家吃饭了。”她转头对身边的俘虏说:“小李、小张,你们以后就跟着王姐的副班,负责日常饭菜;老郑、小赵,你们跟我,专门做治愈料理,大家有没有意见?”
俘虏们纷纷点头,小李兴奋地说:“我早就想试试做家常菜了,天天做发糕,都快忘了红烧肉的味道了。”老郑则认真地说:“我跟着张姐做治愈料理,还能研究研究天麻的其他用法,说不定能让丧尸恢复得更快。”
上午,陈峰就带着木工组的人来炊事班附近选址建灶台。“这里地势平坦,离水源也近,建5口灶台刚好。”陈峰用脚踩了踩地面,“今天先把地基打好,明天就能砌灶台,保证不耽误你们用。”张姐连忙道谢:“太感谢了陈师傅,有了新灶台,咱们就能提前做好饭,让大家都能按时吃饭了。”
另一边,老陈和张老正在草药园里采摘新鲜的天麻和黄芪。“今天要多采点天麻,新灶台建好后,张姐那边就能多做些天麻发糕,让慢恢复的丧尸多吃点。”老陈一边采摘一边说,“对了,赵虎营地昨天派人来要天麻种子,说他们也想种,你看咱们要不要给他们送点过去?”
张老点头:“应该送,都是幸存者,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咱们留够自己用的,剩下的都给他们送去,再派个人教教他们怎么种,天麻的生长习性跟其他草药不一样,别种坏了。”老陈立刻应道:“我等会儿就让小张送过去,他跟赵虎营地的人熟,还懂种植,最合适不过了。”
中午时分,新灶台的地基已经打好。陈峰带着人开始砌灶台,砖块一块块垒起来,新灶台的轮廓渐渐清晰。炊事班里,张姐的正班正在做天麻发糕,王姐的副班则在准备午饭,两口旧灶台同时运转,效率明显提高。“今天肯定能按时开饭!”王姐看着锅里翻滚的野菜汤,笑着说,“等新灶台建好了,咱们还能做馒头、包子,让大家换换口味。”
傍晚投喂丧尸时,张姐特意多准备了天麻发糕。慢恢复的5只丧尸吃得格外香,23号甚至能清晰地说出“还要”。周姑娘惊喜地记录着:“23号,主动索要食物,发音清晰,神经反应速度明显提升。”陈默看着笔记本上的记录,对苏一说:“照这个速度,再过半个月,说不定所有丧尸都能恢复神智了。”
苏一望着隔离区里温顺的丧尸,又看了看正在忙碌的新灶台,心里充满了期待。营地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心越来越齐,治愈丧尸的希望也越来越近,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却充满了奔头。
喜欢舌尖上的末日:我带丧尸吃垮世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舌尖上的末日:我带丧尸吃垮世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