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 ** 会后,叶天余乘车到一家餐厅吃饭。
一个人用餐很快结束,其间有几位打扮艳丽的女子上前搭讪,他只扫了一眼就不再理会——她们还不够漂亮。
他只喜欢真正好看的,对妆容堆砌出来的“美”没有兴趣。
饭后,叶天余返回别墅休息。
一夜平静。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阿成来到办公室,递上一叠文件。
“叶哥,海运公司注册好了,这是全部资料。”
叶天余点点头,对阿成的效率很满意。
“去尖沙咀找一栋挂牌出售的办公楼,合适就买下一层,太贵就先买一两间,挂上我们海运公司的牌子,再找几个外形不错、信得过的小弟暂时充当员工。”
“给他们开月薪八千,平时要在公司待命,样子不好的不要。”
叶天余把事情交给阿成处理,阿成一记下,确认没有其他指示后离开。
………
“余迹航海有限公司?”
叶天余看了看公司注册名称,轻轻点头,觉得这名字不错。
他创立的海运公司,简直堪称余迹!
放眼世间,还有谁能像他一样,从深海之中打捞宝藏?
因此,阿成所起的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
名副其实。
……
下午一点半,叶天余再次来到枪会进行射击训练。
今天彭奕行要教他的是移动靶射击技巧。
叶天余学得依然非常快。
仅用了一个下午三个小时,他就熟练掌握了在五十米外精准击中移动靶的能力,甚至能够完成双连击——即在瞬息之间连开两枪,两颗 ** 几乎同时命中同一位置。
这样的射击水平,即便在职业比赛中也十分少见。
不过对彭奕行来说,双连击并不难做到。
他甚至能完成三连击。
也就是在极短时间内连开三枪,全部击中同一目标。
而且是在移动靶上!
他的有效距离达到一百米,比叶天余的五十米更具挑战性。
但对已经掌握五十米移动靶射击的叶天余来说,一百米也并非难题。
稍加练习之后,三连击甚至四连击对他而言也不在话下。
唯一的限制,可能在于枪械本身。
普通手枪的射击间隔较长,需要经过专门改装才能达到更快的射速,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彭奕行对叶天余的表现已经无话可说。
在他眼中,叶天余简直是个怪物。
他能够完成常人难以企及的事情,而且轻松得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这让一向自信的彭奕行也颇感挫败。
毕竟,枪法一直是他最引以为傲的资本。
然而面对叶天余这样的对手,他也不得不承认天赋的差距。
他深知,努力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起点,但真正决定高度的,终究是天资。
他曾以为自己的天赋已是万中无一,
可与叶天余一比,
对方的天赋却像是几十亿人中才能诞生一位。
或许走遍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
……
下午的训练结束后,
叶天余和彭奕行约好次日再练,随后乘车离开了枪会。
彭奕行也收拾好装备准备离开。
这时,苗志瞬走了过来——其实他昨天就想找彭奕行谈谈,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彭奕行,一起去喝一杯?”苗志瞬主动邀请道。
彭奕行看了他一眼,略作犹豫,还是点头答应了。
两人走进枪会内的咖啡厅,各自点了杯咖啡。
“你找我有事?”彭奕行开门见山地问道。
他不喜欢拐弯抹角,苗志瞬平时和他交流不多,主动相约,必然是有话要说。
“你知不知道你教的这个学员是什么身份?”苗志瞬喝了口咖啡,问道。
彭奕行皱了皱眉。
“我不需要知道。”他语气略显生硬。
苗志瞬并不在意,直接说道:“他是和联胜九区话事人之一。
你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你要知道,这个人是个恶棍,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
和联胜的话事人?
彭奕行虽然并不深入了解香江的社团情况,但生活在这座城市,难免会有所耳闻。
和联胜正是其中一股势力庞大的社团。
彭奕行知道和联胜共有九个区,每区由一名话事人掌管。
他没想到,这位已经多次令他感到惊讶的学员,竟还有这样一重身份。
不过,彭奕行也只是略感意外。
与叶天余这两天带给他的震撼相比,这点惊讶实在算不了什么。
至于苗志瞬所说的“恶棍”一词,彭奕行并未放在心上。
学员的品格并非彭奕行需要关心的问题。
彭奕行已是成年人,拥有自己的判断准则,不会全盘接受苗志瞬的观点。
身为警务人员,苗志瞬对社团成员抱有天然的抵触情绪,因此他的评价在彭奕行眼中不够公允。
“说完了吗?”
彭奕行饮了一口咖啡,起身说道:“咖啡谢了,我还有安排,先告辞。”
“稍等!”
苗志瞬叫住欲离去的彭奕行,神情凝重地说道:“彭奕行,也许你觉得这些与你无关,但你必须意识到,你现在指导的这个人,随时可能用你传授的技能去伤人。”
“所以,希望你能告诉我,他在练枪时是否透露过什么异常?例如,为何来学枪?近期有什么打算?”
“没有,”彭奕行语气平淡,“我不会在课上打探无关信息,而他也不是多言之人。”
“你要问的已经问完,我该走了。”
言毕,彭奕行径直起身离开了咖啡厅。
苗志瞬坐在原位,蹙眉望着他离去。
方才提及叶天余可能利用所学枪法害人时,他似乎瞥见彭奕行眼中掠过一丝兴味——
也许是错觉。
苗志瞬不愿将彭奕行想成那般人。
毕竟彭奕行是他敬重的对手,也是他努力追赶的目标。
他不信,也不希望彭奕行误入歧途。
更何况彭奕行生活优渥,又有女友相伴,
怎么看都不像会走上歪路。
应当只是自己眼花了。
……
晚上七点多,
叶天余与Irene姐约在一家餐厅共进晚餐。
席间,Irene姐递来一张名片。
“这是你要找的人,他专门做二手船只买卖,应该能提供你需要的。”
叶天余接过名片扫了一眼,收进衣袋。
“多谢Irene姐。”
“不必客气,上次没帮上忙,这点小事不算什么。”Irene姐摆摆手。
餐厅里小提琴声悠扬,一位外籍乐手边走边演奏,赢得阵阵掌声。
曲毕,他用生硬的中文道谢并鞠躬。
晚餐后,叶天余与Irene姐散步片刻,一同回到别墅。
当晚,叶天余又工作至深夜。
次日上午,叶天余前往阿成购下的一层办公室参观。
办公室位于尖沙咀某写字楼的66层,取意“六六大顺”。
面积2600平方米,购入时每平米仅1100港币,总价286万,相当一栋别墅的价格。
在尖沙咀这寸土寸金之地,已十分划算。
若放二三十年后,这类写字楼每平米或超二十万,这一层便值六七亿——
实在是稳赚不赔。
深知未来楼价的叶天余,只觉得这笔投资相当值得。
参观完毕,叶天余让阿成去联系专业装修团队,好好装潢办公室。
他唯一的要求是设计新颖,避免老旧拥挤的格局。
叶天余的公司不打算招募太多职员。
除了手下约二十人兼任临时工,最多再请一位秘书与两名前台。
既然公司不对外营业,为何设前台?
只为门面光鲜罢了。
毕竟,公司怎么能缺了前台?
业务可以暂时没有,但前台一定不能少。
可前台人员没法从内部调——叶天余手下全是一帮粗犷汉子,哪来的好看姑娘?
这事倒也不急。
公司装修还没收尾,现在招人太早。
等一切就绪再说。
中午十二点多,叶天余坐车来到lrene姐介绍的二手船商那里。
一下车,咸湿的海风就扑面吹来。
一个穿花衬衫、戴遮阳帽的中年男人笑着迎上来。
“是叶先生吧?来来来,这边请!”
他热情地招呼着。
“你就是船王周?”叶天余看着他问。
“客气了!什么船王,都是朋友瞎叫的,虚名罢了,虚名!”
对方一脸谦逊地摆手。
“听lrene姐说,叶先生想要一艘远洋打捞船?
我这儿正好有几艘,要不要去看看?”
船王周说道。
叶天余点点头:“那就去看看吧。”
一路上,船王周向叶天余介绍手里的各类船——快艇、游艇,连货轮他也有渠道。
船王周在这码头占了一大片地方,停满了二手船。
表面是二手,其实不少船看着很新,和一手差不太多。
说白了,这些船来源并不都正规。
有些是抵押后还不上钱被扣的,
有些是走私来的,没法正常卖,只能走关系当二手货出手。
虽然卖不到新船的价,但肯定比当纯粹走私货划算。
而且这么一转,所有船都带着合法文件,买家不用担心被查。
喜欢港片:从和联胜四九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港片:从和联胜四九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