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纯白色的诊疗室里没有窗户,只有一面占据整堵墙的智能镜面,流淌着淡蓝色的数据流。沈星辰坐在符合人体工学的软椅上,左手腕的传感器监测着她平稳的心率——68bpm,完全符合健康标准。她穿着素净的白色病号服,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脸上带着接受长期治疗后的平静与些许疲惫。
“看,星辰,这才是真实的你。”陈月茹医生——林月茹容貌的完美复刻,只是眼神更加冷静理性——指着镜面。镜中映出的沈星辰,没有任何通感症带来的扭曲幻象,没有缠绕拳击绷带的手腕,也没有因音乐创作而激动的光芒。只有一个温顺、平静,略微苍白的年轻女子。
“是的,陈医生。”沈星辰的声音温和,没有起伏,“那些宇宙、声波、监管者…都是我病情发作时的妄想。包括…周野。” 提到这个名字时,她的心率监测器产生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动,瞬间被记录在案。陈月茹微笑着,在她面前的电子病历上勾选了一项:“很好,认知矫正进度87%。你母亲林教授会为你骄傲的。”
承:
这里是“慈心深层心理诊疗中心”的最高保密楼层,专门治疗因过度创作压力导致精神分裂的天才艺术家。记录显示,沈星辰在筹备国际作曲大赛期间,因无法承受母亲林月茹——一位严苛的着名钢琴家——的巨大期望,臆想出了一整套复杂的妄想:一个叫周野的拳击手恋人,一个叫小满的心脏病妹妹,以及自己拥有能听见颜色、看见声音的通感症,甚至发展到幻想与地外文明接触。
治疗方式是先进的“声波镜像疗法”。通过精确计算的声波频率,抑制大脑中负责幻想和异常感知的区域,同时强化逻辑认知区域。每天,沈星辰都要在镜像前接受数小时的“现实加固”,看着“正常”的自己,听着陈月茹冷静的声音剖析她妄想的荒谬。那些惊心动魄的星际冒险、刻骨铭心的爱与牺牲,被一点点解构成压力下的心理防御机制。
疗程间隙,沈星辰被允许在严格监控下接触音乐。她弹奏巴赫的平均律,精准、冷静、毫无瑕疵,如同机器。陈月茹对此表示满意。偶尔,沈星辰的指尖会无意识地敲击出几个不和谐的音符,带着一丝《锈色月光》的影子,监控系统会立刻发出柔和的警告音,陈月茹则会适时调整她颈后植入的微型声波调节器的参数。
转:
这天,诊疗室来了一个“访客”。隔着强化玻璃,一个穿着体育生运动服、眉眼桀骜的年轻男子坐在对面,他的右肩有着清晰的罗马数字xIII纹身。陈月茹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来:“星辰,看清楚,这就是你妄想的对象,周野。体育学院拳击系的留级生,有轻微暴力倾向,与你毫无交集。”
沈星辰看着那个男子,他也看着她,焦糖色的瞳孔里没有任何熟悉的情感,只有冷漠和一丝被强行带至此处的烦躁。她的心率维持在68bpm。然而,当那男子因不适而微微调整坐姿,手指无意识地在腿上敲击出一段杂乱无章的节奏时,沈星辰的瞳孔几不可查地收缩了一下——那是她与“妄想”中的周野,在某个危急时刻用来传递摩斯密码的暗号节奏!
合:
访客离开后,陈月茹询问沈星辰的感受。“只是一个陌生人。”沈星辰平静地回答,目光扫过镜中自己毫无波澜的脸。当晚,在绝对隔离的病房里,她闭上眼睛,不再抵抗声波调节器的压制,而是将全部意识沉入内心深处。在那里,一枚被伪装成童年创伤记忆的“声核”正在微弱地搏动,频率是718.2hz。那是她瞒过所有检测,埋藏在自己意识最底层的,唯一的“真相”火种。
悬念:
凌晨时分,沈星辰被一阵微弱的心悸惊醒。不是来自她自己的心脏,而是仿佛通过某种无形的连接,感知到远处另一个熟悉的心跳——频率紊乱,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同时,她颈后的声波调节器,传来一丝极其细微的、不属于治疗程序的异常干扰波。
---
喜欢听见你的星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听见你的星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