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诺宣布将在新加坡开设分店并探索“法餐与亚洲风味的对话”,这个消息像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香港餐饮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对于何雨柱而言,这不仅是商业上的挑战,更是一种理念上的冲击。让·雷诺,这位代表着法餐纯粹与极致的顶级大师,竟然也开始涉足“融合”领域,并且选择了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位置。这无疑是对“何记”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的直接宣战。
压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密度和强度,从四面八方涌向何雨柱。
GVF方面的反应最为迅速和激烈。苏珊娜·陈几乎在消息公布后的第二天,就紧急召开了董事会。
“何先生,让·雷诺的动作已经证明了我们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高端融合餐饮是未来的趋势,但窗口期很短!”苏珊娜的语气失去了往日的从容,带着明显的焦灼,“‘Le ciel’的品牌影响力和让·雷诺的个人号召力远超我们!如果他们成功在新加坡站稳脚跟,我们将彻底失去东南亚市场的先机!我们必须立刻调整战略,加快海外布局的步伐!”
她甚至拿出了一份连夜赶制的激进方案:要求“何记”在一年内,同步启动新加坡和曼谷两家分店的筹备,并大幅增加市场推广预算,以应对“Le ciel”的竞争。
何雨柱看着那份充满数字和箭头的ppt,感到一阵窒息。他理解资本的焦虑,但如此激进的扩张,无异于拔苗助长。
“苏珊娜女士,我反对。”何雨柱的声音异常冷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让·雷诺的转型,恰恰说明‘融合’之路的艰难和复杂。他拥有成熟的团队、全球供应链和无可比拟的品牌溢价,可以承受试错的成本。而‘何记’的根基还不牢固,盲目跟进,只会以卵击石。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仓促扩张,而是沉下心来,把香港的模式做深做透,打造出真正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市场不会等我们慢慢打造核心竞争力!”苏珊娜提高了音量,“GVF投入的是真金白银,我们需要的是回报,是市场份额!如果何先生您无法带领‘何记’适应这种竞争节奏,我们将不得不重新评估我们的合作!”
会议室内,气氛降到了冰点。这是合作以来,双方第一次出现如此尖锐的对立。资本的逐利本性,与何雨柱对品质和根基的坚守,产生了不可调和的裂痕。
与此同时,“何记”内部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让·雷诺的动向,在员工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些原本就对GVF带来的快节奏和标准化感到不适的老员工,变得更加焦虑和抵触。而后厨里,几位被何雨柱寄予厚望、重点培养的年轻厨师,在感受到外部巨大竞争压力和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双重夹击下,竟然开始私下接触猎头,流露出跳槽的意向。其中一位擅长创意融合菜的副厨,甚至收到了“Le ciel”新加坡店筹备组抛出的橄榄枝!
这个消息,像一根尖刺,深深扎进了何雨柱的心。他自问待这些年轻人不薄,倾囊相授,给予信任和机会,却在关键时刻遭遇背叛。虽然最终在他的极力挽留和情感攻势下,那位副厨暂时留了下来,但这件事给何雨柱敲响了警钟——人心的浮动,比外部的竞争更加致命。
内忧外患之下,何雨柱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极大的考验。他经常失眠,胃口也不好,原本挺拔的身姿似乎也微微佝偻了一些。娄晓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知如何安慰。她知道,丈夫正面临着他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没有硝烟,却关乎信念和存亡。
一天深夜,何雨柱独自一人留在空荡荡的旗舰店大堂。窗外是香港不灭的霓虹,窗内却只有冰冷的空气和孤独的灯光。他走到那面挂着“何记”招牌的墙前,伸手轻轻抚摸着木质牌匾上熟悉的刻字。这块招牌,从湾仔的小铺面,到铜锣湾的酒楼,再到如今中环的旗舰店,一路陪伴着他,见证了他的汗水、泪水、屈辱和荣耀。
“难道……我真的错了吗?”一个前所未有的脆弱念头,悄然划过他的脑海。坚守品质,精耕细作,在资本和巨头碾压式的竞争面前,是否真的不堪一击?为了生存,是否必须向现实妥协,放弃一些原则?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屏幕亮起,是欧阳文山发来的一条信息,附带一个网络链接。信息很简单:“柱子,看看这个,或许对你有启发。”
何雨柱点开链接,是一篇翻译过来的、几年前外媒对让·雷诺的专访。记者问他是如何保持创作活力的,让·雷诺的回答出乎意料的朴素:“我每天依然会花时间待在厨房的最基层,触摸食材,感受火候。我相信,真正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源于对基本功的极致追求和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离开灶台,一切灵感都会枯竭。”
这段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何雨柱心中的迷雾和阴霾。让·雷诺这样的顶级大师,其强大的根源,依然是对烹饪本身最本质的敬畏和专注!他何雨柱的优势,不也正在于此吗?为什么要在资本和对手的压力下,迷失了自己的根本?
他猛地站起身,眼中的迷茫和疲惫一扫而空,重新燃起了坚定的火焰。他走进后厨,打开灯,系上那条已经有些磨损的围裙。灶台冰冷,但他能感受到那份熟悉的、源自心底的热量。
他决定,不再被动地应对GVF的压力和让·雷诺的挑战。他要主动出击,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证明“何记”的价值和道路。
第二天,何雨柱召开了全体核心员工大会。他没有谈论竞争,没有谈论扩张,而是宣布启动一个名为“根源”的内部提升计划。他要求,在未来三个月内,后厨团队回归基础,重新精研“何记”招牌菜的每一道工序,从选料、刀工、火候到调味,进行一轮彻底的梳理和优化,目标是达到“无可挑剔的稳定和极致”。同时,他将亲自带队,开发一套全新的、更具深度和文化内涵的“季节品鉴菜单”,不再追求猎奇,而是专注于展现食材本味与烹饪技艺的完美结合。
“我知道,现在外面风很大,很多人心里不安。”何雨柱看着台下每一张面孔,语气沉稳而有力,“但我想告诉大家,‘何记’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炒作,是咱们手里这把勺子,是锅里的这股镬气!别人怎么走,是别人的事。我们,只管低头把自己的菜做好,做到最好!只要味道在,根就在,‘何记’就倒不了!”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像一剂强心针,注入到有些涣散的团队中。伙计们看着老板眼中熟悉的光彩,心中的疑虑和动摇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凝聚力和斗志。
何雨柱也主动约谈了苏珊娜·陈。他没有再争论扩张的节奏,而是向她详细阐述了“根源计划”的内容和目标,并邀请GVF的技术团队参与其中,共同探索如何在保持手工技艺精髓的前提下,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品质管控。
“苏珊娜女士,我理解您对回报的期待。”何雨柱坦诚地说,“但我坚信,只有把根扎得更深,树才能长得更高,更经得起风雨。请再给我一点时间,让市场看到‘何记’不可替代的价值。”
苏珊娜看着何雨柱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沉默了片刻。她意识到,眼前这个男人,或许固执,但他的执着和对自己道路的坚信,本身也是一种稀缺的价值。最终,她做出了让步,同意暂时搁置激进的扩张计划,支持“根源计划”的实施,但设定了明确的业绩考核节点。
裂痕依然存在,冲突并未消失。但何雨柱用回归灶台、夯实内功的方式,暂时稳住了阵脚。他知道,与让·雷诺的竞争,与GVF的博弈,都将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呼吸。
然而,就在他刚刚调整好心态,准备全力投入“根源计划”时,一个从北方传来的、更加私密且极具冲击力的消息,如同另一道暗箭,射向了他毫无防备的软肋……欧阳文山紧急告知,秦淮茹不知通过什么途径,竟然查到了娄晓娥早年家庭的一些敏感背景,并正在暗中活动,试图以此制造事端。
新的风暴,已在酝酿。何雨柱刚刚构筑起的心理防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喜欢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