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浩的思绪,行向灵魂深处,忽略外界之时。
死劫,未止。
魂灭的过程,仍在继续。
每过一段时间。
每当他彻底忘记一件事。
就会有一粒灵光点,自他的灵魂之中析出、脱离本体,如同火堆溅出的火星一般,独自远去,熄灭。
然,世间之事,不增则减,不进则退,此消彼长,有失,必有得。
与之相对。
齐浩每忘记一件事,失去一粒灵光点,便少一分干扰,多一分专注。
……
时间流逝。
一年、十年、百年、千年……或许没有,也许更久……
在此期间。
齐浩忘了很多很多事。
他的灵魂光团,已小如萤火,愈发黯淡。
所幸,得益于无时无刻,都在看、都在记、都在想。
他的思绪无损,愈发专注。
他的认知无损,愈发稳固。
但世间万物,一静一动,一思一行,皆有损耗,皆需供养。
失去肉身的灵魂,没了供养。
此处黑暗虚无空寂,没有增补灵魂的灵蕴。
他的灵感之力,只损不增。
他的记忆,只减不加。
他的思绪认知,好似燃尽所有,即将熄灭的蜡烛。
……
时间继续流逝。
在齐浩之名化做灵光点,析出,脱离的瞬间。
灵魂,没了核心。
记忆之间,断了联系。
灵魂光团崩散,化作一粒粒大小不等的灵光点。
这一刻!
漫长的死劫,有了尽头。
魂灭的终点,名为归寂,入灭。
这一刻!
思绪将寂,未寂;认知将灭、未灭。
这一刻!
齐浩失去所有的记忆,仅存一念,但,此念,最为专注,最是清晰。
“看到了!”
观看多时,铭记多时,推想多时,终有所成。
仅存的一念,发现,并锁定了藏有【驻世法】的灵光点。
欲看,欲记,欲想。
刹那间,一念分化,诸念喧嚣……
只需看清,只需记下,只需想办法达成最后的念想。
分化而出的诸念,便得圆满,便得解脱。
然而。
祂们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阻碍。
不看,不记,不想,清净无念,方为归寂,入灭。
寂灭,沉寂思绪,溃灭认知,不许看,不许记,不许想。
念想不成。
不得圆满,不得解脱。
分化而出的诸念,喧嚣纷飞,不愿消散,拒绝归寂、入灭。
两者相争。
一为亘古之规,恒久之则,一为凡人散乱之念。
后者一触即溃。
为了延缓自身归寂、入灭的时间。
诸念带着不甘与抗拒,被迫融合、归一,化为执念。
“看、记、想……”
执念,没有记忆。
不具备思考的能力,只能如同设置好的程序一般,遵循齐浩最后的念想,做出反应。
看,要有能看之物。
无需搜寻。
锁定的,藏有【驻世法】的灵光点,本就是待看之物。
记,要有承载之物。
无形的波动传出。
那些属于齐浩,带着齐浩的烙印,尚未熄灭,尚未消散的灵光点,包括名字,受到感召,有了核心,有了存在的意义,停止飘散,自发汇聚,构建出一本灵光之书。
想,要有思绪。
无形的波动加强。
记忆中残存的灵感之力,化作丝丝缕缕的神曦,自灵光之书中飘出,融入执念。
循着念头与思绪之间,难以断绝的联系。
以灵感之力供养、刺激沉寂的思绪。
一系列的举动。
对于执念而言,如婴儿生来,就知吸气、啼哭一般。
不学,自会,不教,自明。
……
“看,记,想……”
执念锁定待看之物,固化承载之物,汲取灵感之力,延续自身存在的时间,刺激思绪……
一遍又一遍,循环重复。
祂不是人,也非亡魂。
不会去考虑,一件事,值不值得做,有没有成功的概率。
不知疲倦,不知停止,不知放弃。
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持续了多久。
由崩散记忆构成的灵光之书,愈发黯淡,蕴含的灵感之力越来越少。
执念汲取灵感之力的难度,越来越高。
为了汲取灵感之力。
祂不停的拉近、缩短,与灵光之书的距离。
直至,距离归零。
决定认知的记忆,与源自思绪的执念,触碰,共鸣。
变数衍生。
记忆,重塑认知,立下根基。
执念,以记忆为根,认知为基,“唤醒”思绪,重归思绪。
“看,记,想……看……这是……”
茫然的思绪,“碰”到了灵光之书,“看”到了里面蕴含的记忆。
好似熟睡时,一盆冰水当头浇落。
瞬间清醒。
“齐浩!我的名字,我在乎之事,我欲做之事,我想起来了!”
顷刻间。
灵光之书,灵光不在。
其中蕴含的灵感之力,尽皆被抽出,与重塑的认知一起,汇向思绪。
思维为主,认知为辅,灵感为基。
三者融合归一。
幻化成躯。
此身虚无缥缈,好似存在,又好似不存在。
名唤:真我。
黯淡无光的灵光之书,成为承载记忆之书,在他手中固化,定型。
眸光垂落,锁定此处仅剩的光源。
锁定此处唯一不属于他齐浩,不听指令,蕴含【驻世法】的灵光点。
看,记,想!
以看,观形。
以记,铭理。
以想,推道。
所见,所闻,所想,化为一道道鲜活的印记,篆刻新的记忆。
驻世光点中蕴含的灵蕴,被齐浩强行捕获,汲取,转换成灵感之力,供养自身,延续自身。
灵光之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聚新的书页,显化名为【驻世法】的玄奥之文。
片刻后。
随着【驻世法】最后一个字显化而出,书页成形。
驻世光点失去灵光,沦为透明微尘。
诵读不休的玄奥之语,停止。
执念消散,彻底融入真我之中,成为真我的一部分。
道身成。
“记忆成书,真我显化,想不到我这种普通人,也有因祸得福,入道长生之时。”
齐浩心念一动,承载自身记忆的灵光之书融入真我道身,隐去不见。
随后,伸手托起透明微尘。
“【驻世法】虽无后续,但其中蕴含的灵蕴,于我而言,却堪称救命稻草,天庭的仙神以此了却因果,倒也有几分诚意,只是……”
“祂们先送驻世法,又把如我一般的亡魂,丢到这处黑暗虚无之地,还花费心思,给我们留下“救命稻草”,到底是在图什么?”
想不通,猜不透。
“罢了,比起这个,还是想办法,在力量耗尽,思绪再次沉寂之前,离开这处黑暗虚无空寂之地,更重要。”
齐浩屈指,捏住透明微尘,细细打量。
这东西能承载大量的灵蕴,还能自行消耗灵蕴诵读【驻世法】,定非凡物。
想到这里。
他分出一缕思绪,探入透明微尘内部。
一处空间,一方祭坛,一具石像,三者映入眼帘。
仿佛触发了某种禁制,石像亮起灵光,有空灵之声,从它口中传出:
岁月衍生灭,七情生六欲。
混沌多孤寂,红尘多诱惑。
万般皆是劫,只为泯人心。
神魔一念间,守心以求仙。
空灵声落。
石像拱手行礼。
“天庭,太皇黄曾天神女,黄娥,见过齐浩小友,恭喜小友领悟驻世之道,证得真我道身!”
是神女化作了石像?
还是神女借助某种外物,在远程控制石像?
前者代价太大,想来,多半是后者。
齐浩学着对方的样子,拱手还礼。
“见过黄娥神女,不知天庭送此空间,立此祭坛,让您降临石像之身来见我,所为何事?”
喜欢我为历劫之神,我为求仙之人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为历劫之神,我为求仙之人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