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出发时,柳文清派来的马车里塞满了干货。
太湖银鱼干、醉蟹糟卤,还有两坛二十年的绍兴黄酒。
貂蝉趴在车窗上,看着苏州城的灯笼渐渐远去,手里还攥着最后一块福源记的蟹粉小笼,含糊道:“公子,咱们下次还来苏州吃汤包吗?”
叶青山正用银针刺开一坛黄酒,闻言漫不经心点头:“等你想吃了,便来。”
他瞥了眼旁边坐得笔直的王越,见他手按着重剑剑柄,眼神却总往食盒里瞟,忍不住勾了勾唇角,“此次去黄山,听说当地的臭鳜鱼和毛豆腐是一绝,你要是找宝贝时偷懒,可就尝不到了。”
王越立刻坐直了些,瓮声瓮气应道:“公子放心!属下肯定先找着紫芝,再陪您吃臭鳜鱼!”
他这话倒是没掺假。
此前在苏州,叶青山翻《苏州食录》时,偶然见扉页记着“黄山云雾深处有紫芝,服之可固内力”。
便想起王越卡在八品巅峰已有半年,正好借游历之机寻些天材地宝,帮他突破。
王越得知后,比谁都上心,夜里都要把重剑擦三遍,生怕耽误了找宝贝。
马车行至黄山脚下时,已是三日后。
刚进屯溪老街,一股独特的咸香就飘了过来。
貂蝉拉着叶青山的袖子,指着街边一个冒着热气的摊子:“公子你闻!好香呀!是不是臭鳜鱼?”
摊主是个络腮胡大汉,闻言笑着应道:“小姑娘好鼻子!这是刚蒸好的臭鳜鱼,要不要来一份?”
叶青山刚要点头,就见王越已经掏出了碎银子:“来两份!再要一盘毛豆腐!”
他转头看向叶青山,挠了挠头,“公子,属下先替您尝尝味。”
貂蝉笑得直跺脚:“王大哥你就是嘴馋,还说替公子尝味!”
三人找了个小桌坐下,臭鳜鱼端上来时,貂蝉先皱了皱鼻子。
闻着确实带点“臭”,可尝了一口,鱼肉却鲜嫩得很,咸香入味,连鱼骨缝里都浸满了汤汁。
王越吃得飞快,筷子扒拉着米饭,含糊道:“比松鹤楼的松鼠鳜鱼还好吃!公子,咱们在黄山多待几天吧?”
叶青山夹了块毛豆腐,外酥里嫩,蘸着辣酱正好,闻言慢悠悠道:“先找到紫芝再说。”
次日一早,三人往黄山深处去。
王越背着重剑走在前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活像只警惕的豹子。
貂蝉则跟在叶青山身边,时不时摘朵野花,或是指着远处的奇松怪石惊呼。
叶青山手里拿着个竹篮,看似随意地逛着,目光却时不时扫过岩石缝隙。
他体内的青龙虽在沉睡,对灵气的感知却没消散,紫芝这类天材地宝自带的微弱灵气,根本瞒不过他。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王越突然停住脚步,压低声音道:“公子,前面岩石上好像有紫色的东西!”
叶青山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上,长着几株巴掌大的紫芝,伞盖泛着莹润的光泽,周围还绕着淡淡的雾气。
王越刚要冲过去,却被叶青山拉住:“别急,旁边有蛇。”
话音刚落,就见一条碗口粗的乌梢蛇从岩石后游了出来,吐着信子盯着紫芝。
王越顿时握紧了重剑,刚要挥剑,却见叶青山弯腰捡起一块石子,轻轻一弹。
石子“嗖”地飞出去,正好打在蛇的七寸上,乌梢蛇瞬间僵住,摔落在地。
王越看得眼睛都直了:“公子,您这手法……比属下的剑还准!”
叶青山没理会他的惊叹,走上前小心地摘下紫芝,放进竹篮里:“这紫芝年份够了,回去煮锅鸡汤,你分两碗喝。”
貂蝉凑过来闻了闻,皱着鼻子道:“芝子闻着没什么味,煮鸡汤会好喝吗?”
“煮出来会带点甘甜味。”
叶青山说着,转头看向王越,“你要是觉得不好喝,就给貂蝉当点心。”
王越连忙摆手:“好喝!肯定好喝!属下不挑!”
回去的路上,三人还遇到了一伙山贼。
为首的壮汉扛着把大刀,拦在路中间,嚷嚷着“留下财物和姑娘,饶你们不死”。
王越刚要拔刀,就见叶青山慢悠悠地从食盒里掏出块醉蟹,掰了个蟹腿放进嘴里:“你们要是耽误我吃晚饭,可就不好了。”
山贼头子见他这般淡定,倒愣了愣,随即怒道:“敬酒不吃吃罚酒!兄弟们,上!”
可他们刚冲上前,脚下突然冒出几缕青藤,缠得他们动弹不得。
山贼们惊呼着挣扎,却怎么也挣不开,只能眼睁睁看着叶青山三人走过去。
王越回头看了眼,小声道:“公子,您这青藤术真好用,比属下挥剑省事多了。”
叶青山嚼着蟹肉,淡淡道:“别偷懒,下次遇到山贼,你自己解决。”
在黄山待了半月,王越喝了三回紫芝鸡汤,叶青山又用紫芝加蜂蜜做了些膏子,让他每日吃一勺。
某天清晨,王越练剑时突然觉得内力顺畅了不少,挥剑时的力道也比以前足了些。
他竟隐隐摸到了八品巅峰到九品的门槛。
离开黄山时,王越抱着装紫芝膏的罐子,笑得合不拢嘴。
貂蝉趴在马车上,数着手里的黄山毛峰茶叶,道:“公子,咱们下一站去哪呀?我听人说武当山的斋饭很好吃,还有太极糕!”
叶青山正翻着一本从黄山书院借来的《山川记》,闻言道:“就去武当山,听说武当山巅有千年茯苓,正好给你王大哥稳固境界。”
武当山的道士们倒是好客,见叶青山三人来,虽不知他们的身份,却也热情地迎进了山门。
领路的小道童捧着一盘太极糕,笑着道:“三位施主,这是我们观里刚做的太极糕,用的是蜂蜜和糯米,您尝尝。”
貂蝉拿起一块,咬了口,软糯香甜,还带着点桂花味,眼睛立刻亮了:“好吃!比苏州的桂花糕还软!”
王越也拿起一块,嚼得飞快,含糊道:“小道长,你们观里的斋饭什么时候开饭?我听说有素鸡、素鸭,是不是真的?”
小道童被他逗笑了:“施主别急,正午就开饭,素鸡素鸭都是用豆制品做的,味道和肉差不多呢。”
武当山巅的千年茯苓藏在一棵老松树下,被厚厚的松针盖着。
叶青山找到它时,茯苓已有脸盆大小,表皮泛着棕褐色的光泽,掰开一点,里面是雪白的果肉,还带着淡淡的药香。
王越看得眼睛都直了:“公子,这茯苓比属下的重剑还大!”
“千年茯苓性子温和,适合炖粥。”
叶青山说着,让小道童帮忙取了些,“回去后,每天用茯苓、莲子、小米炖粥,你早晚各一碗。”
在武当山待的日子里,王越每天除了练剑,就是喝茯苓粥、吃太极糕。
偶尔,叶青山会指点他几招青冥剑法,比如“龙摆尾”的力道控制,“龙探爪”的角度。
有了天材地宝的加持,再加上叶青山的点拨,王越的剑法进步得飞快,内力也越来越稳固。
某天,观里的老道长见王越练剑,忍不住赞道:“这位施主的剑法刚劲有力,内力也浑厚,假以时日,定是江湖上的好手。”
王越挠了挠头,刚要谦虚几句,就见貂蝉凑过来,笑着道:“道长,他还差得远呢!我家公子的剑法才厉害,就是不常练。”
叶青山正坐在一旁喝茶,闻言淡淡道:“练剑不如喝茶,这武当的云雾茶,比剑气清爽多了。”
老道长愣了愣,随即笑道:“施主倒是洒脱。”
离开武当山时,老道长送了他们一筐太极糕和几斤云雾茶。
王越摸着肚子,道:“公子,下次咱们还来武当山吃斋饭吧?那素鸭做得真像肉!”
貂蝉白了他一眼:“就知道吃!你什么时候能突破到九品呀?”
王越刚要反驳,叶青山却道:“下一站去庐山,听说那里的冰髓能提升内力,或许能帮你突破。”
庐山的夏天倒是凉快,瀑布飞流直下,水汽弥漫。
三人找了个临瀑布的客栈住下,刚放下行李,貂蝉就拉着叶青山去吃当地的石鸡。
其实是山里的蛙类,肉质细嫩,用辣椒爆炒,鲜辣入味。
王越吃得满头大汗,一边吸着气一边道:“这石鸡比黄山的臭鳜鱼还够劲!公子,冰髓在哪找呀?”
“在瀑布后面的溶洞里。”
叶青山夹了块石鸡,慢慢嚼着,“溶洞里有冰,冰髓就藏在冰缝里,得等夜里去。”
夜里,三人提着灯笼往溶洞去。
溶洞里寒气逼人,貂蝉缩了缩脖子,拉着叶青山的袖子:“公子,好冷呀!”
叶青山抬手,指尖泛起一丝青芒,一道淡绿色的生机屏障笼罩住三人,寒气瞬间被隔绝在外。
王越看得眼热:“公子,您这法术真好用,属下什么时候也能学呀?”
“你体质不适合木遁,好好练剑就行。”
叶青山说着,指了指前面的冰缝,“那就是冰髓。”
冰缝里藏着几缕晶莹剔透的冰髓,像水晶一样,泛着淡淡的蓝光。
叶青山用纯钧剑轻轻敲下一点,递给王越:“含在嘴里,慢慢化了,别咽太快。”
王越接过冰髓,刚含在嘴里,一股清凉的气息就顺着喉咙往下滑。
瞬间传遍四肢百骸,原本有些滞涩的内力,竟变得顺畅起来。
他闭上眼睛,运起内力,只觉得丹田处暖洋洋的,仿佛有股气流在慢慢膨胀。
“别贪心,每天只含一点。”
叶青山说着,把剩下的冰髓收进玉盒里,“这冰髓性子烈,你现在的境界,一次吃多了会伤身体。”
在庐山待了一个月,王越每天含一点冰髓,再配合练剑,内力越来越浑厚。
某天清晨,他在瀑布边练剑,挥出“龙翻江”时,剑风竟卷起了水花,形成一道小小的水幕。
他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
自己离九品境,只差最后一步了!
喜欢三国之青龙镇世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三国之青龙镇世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