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去疾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到朱元璋面前。
“马大叔,这是我写的番薯种植方法,从选地、育苗、栽种到施肥、除虫,所有要注意的细节,我都写在上面了。”
“这第一步,就得劳烦您,尽快把这东西,连同剩下的番薯,一起送到皇上手里。”
李去疾的表情变得郑重起来。
朱元璋接过那本小册子,入手微沉。
他知道,这薄薄的几页纸,承载的,将是大明未来百年的国运!
而李去疾伸了个懒腰,看了一眼旁边那四个马家兄弟,挥了挥手。
“你们几个,也别傻站着了,赶紧回去洗洗,换身干净衣裳。今天继续给你们讲‘千里传音’,明天就讲‘迫击炮’的制作!”
“是!先生!”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四兄弟齐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
尤其是朱棣,他现在看李去疾的眼神,充满狂热。
一种对未知力量,对更高智慧的,最原始的狂热!
他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
原来,战争,真的不只是打打杀杀。
原来,一个普普通通的“买卖”,背后竟然可以隐藏着灭国亡种的杀机。
原来,一个给小孩子玩的竹蜻蜓,竟然蕴含着驱动万吨巨轮的奥秘。
这位先生,他只是随口几句话,
就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穷尽一生也无法企及的,真正的“大道”!
能拜在这样的人门下,学习他的“仙法”,这是何等的幸运!
朱棣的心,滚烫。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先生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道理,都牢牢记在心里,刻在骨子里!
将来,他要用这些“仙法”,去实现自己那个“马踏瀚海,封狼居胥”的梦想!
看着儿子们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朱元璋的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他今天,不仅自己收获巨大,更是亲眼见证了儿子们的成长。
这趟江宁,来得值!
虽然,他也很想留下来,也听听先生讲课。
亲身了解一下那“千里传音”!
可惜,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推广番薯和开海禁的事情,只能遗憾告别了。
“那……先生,我们就先告辞了。”
“造船的许可,一定会尽快送来!”
朱元璋对着李去疾,拱了拱手,郑重地行了一礼。
“马大叔慢走。”
李去疾拱了拱手,回了一礼,他知道马大叔肯定要急着回去复命,没有挽留。
“只要许可到手,我会立刻开一个造船的新厂。”
“到时候朝廷要几艘,我就造几艘!”
“好好好!那就有劳先生费心了!”
朱元璋心满意足,带着马皇后和朱标,乘着马车去小院载着几筐番薯后,朝着京城驶去。
……
朱元璋回到皇宫的时候,时间刚过午饭,正是一个人白天最困乏的时候。
但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精神亢奋得像喝了十斤假酒,走路都带风。
一进乾清宫,他就迫不及待地把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两个左膀右臂给叫了过来。
“都坐,都坐。”
朱元璋今天的心情,是肉眼可见的好,带着微笑,给两人赐了座。
李善长和刘伯温对视一眼,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啥情况?
皇上这是……捡到钱了?
前几天还因为“空印案”和“一体纳粮”的事,搞得整个朝堂鸡飞狗跳,杀气腾腾的。
怎么今天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咳咳。”朱元璋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威严一点,可那嘴角,怎么压都压不住,一个劲儿地往上翘。
“咱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跟你们商议。”
天大的喜事?
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能被皇上称为“天大的喜事”的,那绝对不是小事。
“陛下,不知是何喜事?”李善长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元璋也不卖关子,他从龙椅后面,变戏法似的,捧出一个用黄布包裹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御案上。
然后,在两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缓缓揭开了黄布。
几个沾着泥的,歪瓜裂枣的紫红色土疙瘩,就这么呈现在了两人面前。
李善长:“……”
刘伯温:“……”
两人当场就石化了。
不是,陛下,您认真的吗?
您把我们俩从家里火急火燎地叫过来,三更半夜的,就为了给我们看这个?
这玩意儿,不就是之前给我们吃过的番薯吗?
李善长感觉自己的心脏有点受不了。
他严重怀疑,皇上是不是因为最近国事操劳过度,精神出了点问题。
“陛下……”李善长艰难地开口,试图挽救一下这尴尬的氛围,“此物……有什么喜事?”
朱元璋拿起一个番薯,在手里掂了掂,脸上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之前,我说过……”
“这是……李先生,从海外仙山,为我大明寻来的祥瑞!”
“还记得我说的其他话吗?”
李善长和刘伯温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他们脸上的疑惑和荒诞,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和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
亩产数千斤!
如果……如果这是真的……
“对了,上次没和你们说,先生言,此物不挑地,不挑时,耐旱耐瘠!”
朱元璋的声音,再次响起。
“那些小麦稻米无法生长的山坡沙地,皆可生长,只要照料得当,对产量影响极小!”
轰!
李善长和刘伯温的脑子里,仿佛同时响起了一道炸雷!
两人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呆若木鸡地看着桌上那几个平平无奇的土疙瘩,大脑一片空白。
他们俩,一个是大明朝的左丞相,一个是被誉为“赛诸葛”的顶级谋士,
在一瞬间,就意识到,这代表了什么!
这代表大明的耕地,可能翻上一倍不止!
“陛……陛下……”李善长的嘴唇哆嗦着,声音都变了调,“您……您此言当真?!”
“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先生已经把种植方法交给我了!”
朱元璋没有回答,但那副自信的模样,给了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相当大的信心!
说着,他仿佛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先生说了,这玩意儿还有个兄弟,叫‘土豆’,更能当主粮,还抗寒!连辽东那样的苦寒之地,都能种!”
土豆?抗寒?
又一个重磅炸弹,把李善长和刘伯温给炸得是外焦里嫩。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撼和……狂喜!
他们瞬间就明白了土豆的价值!
这哪里是祥瑞?
这是国运啊!
这是能让我大明江山,万世永固的定海神针啊!
“陛下圣明!天佑我大明啊!”
李善长第一个反应过来,老泪纵横地就跪了下去。
刘伯温也是激动得浑身发抖,跟着跪倒在地。
“好了好了,都起来。”朱元璋享受着两人的崇拜,心里美滋滋的。
他摆了摆手,示意两人平身,然后,图穷匕见。
“咱今天叫你们来,不是为了让你们看这宝贝疙瘩的。”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狐狸般的笑容。
“海外可不只有如此神物,还有那挖不完的金山银山。”
“咱是想问问你们……”
“咱大明的海禁,是不是……也该动一动了?”
来了!
李善长和刘伯温心里都是一凛。
他们就知道,皇上今天叫他们来,绝对没这么简单。
这番薯,是引子。
这开海禁,才是正题!
李善长眉头紧锁,沉吟道:
“陛下,开海禁,乃是国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当初下海禁令,也是为了防备倭寇和前朝余孽,如今若是贸然开放,恐怕……会引来朝中不少非议啊。”
他这话,说得中规中矩。
既没有直接反对,也指出了其中的困难。
而刘伯温,则是捋着胡须,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僧入定,与我无关”的模样。
他知道,皇上今天既然提了这事,那心里头,肯定早就有了主意。
自己现在,只需要当个合格的听众就行了。
果然。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那副“我很为难”的样子,心里冷笑一声。
(老狐狸,就知道你会推脱!)
(今天找你们来,就是来当‘托儿’的!)
(别想糊弄过去!)
朱元璋也不跟他绕弯子,直接把李去疾教他的那套“全番薯宴”的阳谋,给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从宫中“躬耕亲试”,到大宴群臣,再到最后“望洋兴叹”的致命一击……
朱元璋讲得是眉飞色舞,唾沫横飞。
而李善长和刘伯温,则是听得心惊肉跳,冷汗直流。
等到朱元璋讲完,整个乾清宫,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李善长呆呆地看着朱元璋,感觉自己的后槽牙都在发酸。
厉害!
太他娘的厉害了!
李善长忍不住在心里爆了粗口
随即,他也反应过来。
皇上召见他和刘伯温来提前说这事……不就是想让他他们当“托儿”吗?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