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后,中原又经历了好几次动荡。”李去疾的声音悠悠传来,带着历史的沧桑。
“那个时候,有一伙从大西边来的红毛番,坐着铁甲蒸汽船,载着能打穿城墙的火炮,想要侵占我们西南的土地。”
“他们划了一条线,说线那边的土地,以后就是他们的了。而当时的朝廷,软弱无能,被打怕了,居然就想捏着鼻子认了。”
朱棣听到这,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什么?割地?这帮废物!连祖宗的地都守不住!”
李去疾看了他一眼,没理会他的义愤填膺,继续说道:“朝廷不管,但那片土地上的人,却不答应。”
“那片区域里,有个叫班佬的地方,有十七个佤族部落,他们世代都生活在那片大山里。面对红毛番的洋枪火炮,他们知道,自己这点人,这点破铜烂铁,根本就是去送死。”
“就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部落的老大,一个叫胡玉山的佤族头人,站了出来。”
“他没有去求那个没用的朝廷,也没有跪下来投降。他做了一件事。”
李去疾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
“他召集了十七个部落所有的头领,对所有人说——”
“‘我们的阿公,诸葛丞相!’”
“‘在一千多年前,教了我们文字、锻铁、建造、种稻、种桑、织布,并与我们的阿祖定下约定……‘”
“‘这片山,这片地,永远都是汉人的土地!我们,也是汉人的同胞!’”
“‘如今,外人要来抢我们的地,要挖我们的祖坟!我们头上的朝廷不管我们,但我们不能忘了阿公的嘱托!’”
“‘我们要遵守与丞相的约定,守土之责,我们自己担!’”
朱元璋的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
一千七百多年……
仅仅是凭着一个名字,一个虚无缥缈的约定。
“他们就靠着这个,用打猎的土枪,用砍柴的弯刀,和那些拿着新式火炮的红毛番,在山里周旋,打了整整好几年。”
“就跟安西的白发兵一样,他们孤立无援,打到最后,人越来越少,武器越来越破,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投降。”
李去疾说到这里,轻轻叹了口气。
这声叹息,像一把小锤,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不过,他们的结局,比‘白发兵’要好很多。”
“后来,又过了好多年,中原终于换了人间,一个新的、强大的朝廷建立了起来。”
“山里的那些人,听到了这个消息,看到了希望。他们派人走出大山,给新的京城,写了一封信。”
“信里,他们讲述了祖祖辈辈是如何记着诸葛丞相的嘱托,如何抵抗外敌,守着那片土地,从未放弃。”
“他们请求朝廷派兵,赶走侵略者,驻守在那里。”
“而在信的最后,他们用一种近乎卑微的语气,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李去疾看着充满好奇的众人,一字一句,将那句话说了出来。
“‘若是……朝廷不想要我们了,也请回信告知一声,好让我们……断了念想。’”
轰!
这句话,比之前那句“大唐还在吗”,更加沉重,也更加锋利!
它像一根烧红的铁钎,狠狠地扎进了众人的心里。
不是质问,而是乞求。
不是悲壮,而是……委屈。
像一个被父母遗忘了千年的孩子,遍体鳞伤,在门外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卑微地问一句:爹,娘,你们……还要我吗?
一旁的马皇后,忍不住垂泪。
朱樉和朱棡两兄弟,眼眶红得像要滴出血来。
朱棣的拳头松了又紧,紧了又松,最后,他缓缓地、深深地低下头,无人能看清他脸上的表情。
朱元璋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尊石雕。
他没有哭。
但他的胸膛,却像是要炸开了一样!
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混杂着震撼、酸楚、骄傲、还有一种名为“责任”的东西,在他四肢百骸疯狂冲撞!
一千七百年啊!
一个名字,一段约定,能让一群人坚守一千七百年!
这他娘的,才是真正的江山永固!这才是真正的万世不朽!
他朱元璋,他大明的江山,能做到吗?
能!
一定能!
一旁的朱标,也是红了眼眶,不过,他感受到李去疾的鼓舞鼓舞,立即调整情绪,望向已经心潮起伏的父亲。
“说回草原,”朱标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充满了无穷的自信和力量,“爹,大哥的真正意思,不是让我们去‘改变’草原人!”
“而是……”
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地说道:
“而是,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自己!”
“我们不需要派人去教他们种地,不需要费尽心思去给他们建学堂!”
“我们只需要,把我们大明,建设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富裕、强盛、文明的地上天国!”
“当我们的百姓,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有书读!”
“当我们的城市,繁华到让所有外来者都目瞪口呆,流连忘返!”
“当我们的货物,精美到让草原上的贵族,愿意用十头牛,去换我们的一匹丝绸!用一百只羊,去换我们的一只瓷瓶!”
“当我们的文化,璀璨到连草原上的孩子,都会以会说几句汉话,会写几个汉字为荣!”
朱标伸出手,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握在手中。
他的声音,响彻在田埂之上,响彻在每一个人的心底!
“当我们的光芒,亮到连草原的黑夜都无法遮蔽的时候……”
“爹,您说。”
“那些逐水草而居,在冰天雪地里挣扎求生的狼……”
“他们,会自己找过来的!”
“他们会跪在我们的面前,不是因为我们的刀有多锋利,而是因为他们向往我们这样的生活!”
“他们会主动请求我们,教他们盖房子,教他们种粮食,教他们穿丝绸,教他们的孩子读圣贤书!”
“到了那个时候……”
朱标看着已经彻底呆滞的朱元璋,缓缓说出了那句,如同最终审判般的结论。
“我们甚至不需要动手。”
“他们自己,就会为了争抢一个‘变成我们’的机会,而斗得头破血流!”
“这,才是大哥所说的‘王道’!”
“这,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的,灭国终策!”
朱标那句如同最终审判般的结论,说完之后,整个田埂上,除了风声,就再也没有了任何声音。
朱元璋站在原地,原本澎湃的情绪开始平稳下来。
他的眼睛,没有看任何人,而是望向了远方的田野,眼神空洞,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未来。
王道!
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什么叫王道?以前他以为,朕即天下,朕说的话就是王道!朕的刀枪所指,就是王道!
可今天,他明白了。
真正的王道,不是让别人怕你,而是让别人……想成为你!
这比用刀子逼着别人跪下,要高明一万倍,也要可怕一万倍!
用刀子征服的,你一转身,他可能就捅你一刀。
可若是他从心底里就想变成你,他会自己把刀子递过来,求着你收下,然后问你,我该怎么做,才能和您一样?
这……这简直就是诛心之策!
不!
这不是诛心,这是攻心!是阳谋!是堂堂正正地告诉你,跟着我,有肉吃!你自己选!
朱元璋的脑子里,像是开了锅的热水,无数的念头在疯狂翻滚。
他想起了自己从一个要饭的乞丐,一步步杀到应天府的龙椅上,靠的是什么?
是杀伐果断!是心狠手辣!是不信任何人!
他坚信人性本恶,坚信只有绝对的武力和权势,才能镇住天下那帮牛鬼蛇神。
可李去疾和朱标今天给他上的这一课,却像一把锤子,把他那套坚固了几十年的世界观,敲得粉碎!
原来,在刀枪之上,还有力量。
原来,在皇权之上,还有道法。
原来,征服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不是灭其国,屠其民,而是……灭其魂,换其根!让他们自己,心甘情愿地,变成我们!
“呼……”
朱元璋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这口气,仿佛吐尽了他半生的杀伐与疲惫。
他缓缓转过身,没有看李去疾,而是看向了朱标。
他的眼神很复杂,有欣慰,有骄傲,同时,还有一丝……陌生感。
这个儿子,还是自己的儿子吗?
是。
但又好像不是了。
三年前的标儿,温和,仁孝,是个完美的储君,但终究是在自己给他画好的框子里行走。
而现在的朱标,他的思想,他的眼界,已经完全超出了自己这个当爹的理解范畴!
这,才是真正能承载一个万世王朝的……天子!
朱元璋,大明的开国皇帝,对着自己的儿子,那个他一直以为还需要自己羽翼保护的大儿子,缓缓地,深深地说道:
“孩子……”
“咱……不如你。”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