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气氛肃穆。
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大明朝最顶尖的一文一武,分列两侧,神情皆是有些凝重。
皇上半夜急召,必有大事。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没有一句废话。
御座之上,朱元璋的脸色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拿起御案上的一方沉重砚台,又拈起一张轻飘飘的宣纸。
他站起身,走到四人面前。
“你们看好了。”
话音未落,他双臂张开,在同一高度,同时松手!
砚台“咚”的一声闷响,重重砸在金砖上。
而那张宣纸,却晃晃悠悠,如同无骨的蝴蝶,慢了数息才飘然落地。
徐达和常遇春两个武将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啥意思?
皇上大半夜不睡觉,把俺们叫来看这个?
李善长与刘伯温却同时皱起了眉头,他们隐约感觉到,陛下此举,必有深意。
“为何砚台先落,而宣纸后落?”
朱元璋的声音平淡,却仿佛带着某种奇特的魔力。
“回陛下,”李善长思忖片刻,躬身答道,“此乃万物之常理,重者速坠,轻者缓落。”
这是三岁小儿都懂的道理。
“是吗?”
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意,他俯身捡起那张宣纸,将其揉成一个紧实的纸团。
而后,他再次举起砚台和纸团。
松手!
“咚!”
“啪!”
这一次,两样东西落地的声音,几乎在同一瞬间响起!
什么?!
李善长和刘伯温瞳孔骤然收缩,脸上的从容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震惊!
徐达和常遇春也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终于看出了些门道。
“这……这又是为何?”朱元璋的目光扫过四人惊骇的脸庞,一字一句地问道。
殿内死寂。
无人能答。
这简单的一幕,却如同天雷,彻底颠覆了他们数十年来的认知!
“咱告诉你们,这就是‘格物’。”
朱元璋缓缓吐出两个字,声音不大,却震得四人耳膜嗡嗡作响。
“格物?”刘伯温失声喃喃
他自然知道这个词,但此刻,结合朱元璋刚才的演示,让他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朱元璋将朱标信中的内容,择其要点,缓缓道出。
随着他的讲述,四位重臣的表情,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个武将,对什么“万物至理”兴趣不大。
常遇春更是听得昏昏欲睡。
可当他们听到“亩产翻番”、“火铳射程多百步”、“精钢坚固数倍”时,两人的眼睛瞬间亮了!
亮得像两只饿狼!
“陛下!”
常遇春一步跨出,激动得满脸通红:
“俺听不懂什么格物致知!”
“俺就问一句,这玩意儿,真能让咱们的火铳打得更远,炮弹炸得更响?”
朱元璋看着他,重重点头。
“格物,便是穷究万物之理!”
“‘千里窥天镜’,你们亲手用过了。”
“‘火囊云霄辇’,过几天也要展示。”
“这两件‘仙器’,皆是出自此道!”
轰!
徐达和常遇春瞬间呼吸急促起来,眼神彻底变了!
他们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听懂了这两个字——“仙器”!
“陛下!”徐达一步踏出,声如洪钟,“只要能造出那些仙器,别说‘格物’,就算叫‘啃树皮’,我也第一个学!”
“对!”常遇春瓮声瓮气地附和,“有了那千里眼,鞑子的骑兵在哪儿放屁俺们都看得见!俺老常这条命,就是‘格物’的!”
两个军人的表态,直白而有力。
而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位当世大儒,此刻却像是被扼住了喉咙,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看到的,是比“仙器”更可怕的东西。
那是一种全新的,足以与圣人学说相抗衡,甚至……取而代之的煌煌大道!
许久,刘伯温才从剧烈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他猛地抬头,声音都有些颤抖。
“陛下……此等经天纬地之学,莫非……莫非是大皇子殿下的那位先生所创?”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元璋身上。
这是唯一的解释!
然而,朱元璋却只是淡淡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睥睨天下的傲然。
“非也!”
他缓缓踱回御座,龙袍一甩,重重坐下,目光如电,扫视四人。
“此道,是咱,于梦中得天所授,悟出来的。”
与此同时,朱元璋在心中感叹:
李先生啊李先生……
你可真是咱肚子里的蛔虫。
就算你不说,咱肯定也会把这“格物”说成是咱自己悟出来的。
整个内殿,瞬间落针可闻。
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四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动不动。
他们能做到位极人臣,都是何等聪明的人?
梦中得天所授?
一个字都不信!
但陛下这么说了,那它就必须是!
这是在保护那位神秘的高人!更是将这份开天辟地之功,彻底揽于帝王一身!
短暂的死寂后,李善长第一个反应过来,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叩在金砖之上,声音里充满了狂热与崇敬。
“陛下!真乃天命之主!圣人降世啊!”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刘伯温等人如梦初醒,也齐刷刷跪下,发出山呼。
“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朱元璋满意地看着匍匐在脚下的臣子,这正是他要的效果。
他抬了抬手,声音变得无比威严。
“既然此道为咱所悟,咱便欲以此道,为我大明,开万世之基业!”
“咱决定,改制科举!”
此言一出,不亚于又一道天雷劈下!
刚刚起身的李善长身子一软,差点又跪了回去,他脸色煞白地道:“陛下!万万不可!科举乃国之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贸然改制,天下读书人必然群起而攻,江山……江山会动荡啊!”
“咱知道。”朱元璋的语气不容置疑。
“咱没说现在就改,科举重开,至少要明年,甚至后年。”
“咱今天叫你们来,就是商量,这科举,该怎么改!如何才能稳妥地推行下去!”
原来不是一时冲动。
李善长稍稍松了口气,但眉头依旧紧锁,这根本就是个无解的死局。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刘伯温,眼中闪过一道智慧的光芒。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
“陛下,臣有一策!”
“两天之后,不正是‘火囊云霄辇’向全金陵百姓演示的日子吗?”
“届时,陛下可亲临现场,当着文武百官,天下万民的面,一同观瞻‘天灯’升空!”
“然后,再当众公布‘格物’之道,乃陛下亲悟!仙人梦中传授!”
刘伯温的声音越来越亮,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
“趁此天降祥瑞,万民归心之机,陛下可顺势宣布,于国子监之外,另设一座‘大明格物院’!”
“先以学院之名,聚拢天下能人异士,着书立说,将‘格物’之学发扬光大!”
“待格物深入人心,功绩卓着之时,再谈改制科举,岂不是水到渠成,无人敢反?!”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