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三十年二月的京城,残雪还没化尽,瑞祥号后院的梨树枝上却已冒出星星点点的嫩芽。江兰刚把兰馨学院各省分院的招生名单核对完,老周就捧着一封染了风尘的信进来,信封上印着 “伊犁军营江柱子亲启” 的红戳,却是二哥江柱子托人转寄给她的 —— 他知道妹妹掌新政,消息灵通,想让她帮忙想想办法。
“姑娘,江参军的信,说是军营里的火枪出了问题,对付准噶尔骑兵吃亏。” 老周把信递过来,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前儿听京营的江大人(江石头)说,准噶尔的骑兵近来常袭扰边境,跑得又快,咱们的火枪打不着,士兵们只能靠弓箭,伤亡不小。”
江兰接过信,指尖刚触到信纸,就觉出纸张边缘的粗糙 —— 显然是在军营里用粗纸写的,字迹也比平时潦草,能看出写信人的心急。信里写着:“妹,近日准噶尔骑兵三袭伊犁边境,我军火枪射程不足三十步,且准头差,往往未及射中,骑兵已至眼前;上月一战,二十名士兵因火枪未能阻敌,伤于马刀之下。太医院医工虽尽力救治,却难补战力之缺。妹若有办法,盼能相助。”
信纸捏在手里,江兰忽然想起穿越前在医学院参加的 “国防科普课”—— 当时老师讲过,古代火枪精度差、射程近,关键问题在枪管无膛线、火药配比不合理;若给枪管刻上螺旋膛线,子弹射出时会旋转,精度能提升三成;调整硝石、硫磺、木炭的配比(从传统的 “一硝二磺三木炭” 改为 “七硝二磺一木炭”),火药爆发力更强,射程能增加十到十五步;再把直枪托改成弧形,方便士兵瞄准时有依托,稳定性也能提高。
这些知识当时只当是课外趣闻,没想到如今竟能派上用场。江兰立刻起身,对老周说:“你去瑞祥号的木工房,让老木匠给我找块三尺见方的杨木板,再拿一套绘图的炭笔、墨斗和直尺来,要快!”
老周虽疑惑,却还是快步去了。半个时辰后,江兰坐在后院的石桌上,铺开杨木板,先用墨斗弹出横竖线,画出火枪的三视图 —— 正面图标注枪管长度 “三尺五寸”(比当时军营常用的三尺火枪长五寸,增加射程),侧面图标注膛线 “螺旋十二道,每道深一分”,俯视图标注枪托 “弧形,长一尺二寸,距枪管三寸处设握柄”。
她一边画,一边回忆科普课的细节,偶尔停顿,在木板边缘写下备注:“火药配比:硝石七两、硫磺二两、木炭一两,需研磨至细粉,防潮储存”“子弹改用铅制圆弹,直径比枪管内径小半分,确保能随膛线旋转”。画到一半,大哥江石头正好从京营回来,穿着轻都蔚的铠甲,肩上还沾着雪,见妹妹趴在石桌上画古怪的图纸,忍不住凑过来:“兰丫头,你画的这是啥?看着像火枪,却又不一样。”
“大哥,这是改良后的火枪图纸。” 江兰指着膛线的位置,“你看这里,刻上螺旋膛线,子弹能转着飞,打得更准;枪管加长,火药配比调整,射程能到四十五步,比现在的火枪远十五步;弧形枪托能抵着肩膀,瞄准更稳。对付准噶尔的骑兵,正好能用得上。”
江石头眼睛一亮,伸手摸了摸图纸上的膛线标注:“真能行?现在京营的火枪,三十步外就打不准了,准噶尔骑兵冲过来,咱们的士兵只能拼刀。要是这改良火枪能到四十五步,就能在骑兵靠近前拦一波,士兵们能少流血!”
“我也不确定,得让工部的工匠试试。” 江兰把图纸小心翼翼地从木板上揭下来,卷好,“我打算把这图纸送给怡亲王,他懂军务,能判断能不能用;要是可行,再让他上报皇上,命工部研制。”
江石头连连点头:“好!我陪你去怡亲王府!正好我也想跟王爷说说京营火枪的问题,让他更重视。”
两人刚走到瑞祥号门口,就见丫蛋提着个食盒跑回来,里面是江王氏刚做好的芝麻饼:“姐,大哥,娘让你们带上这个,说怡亲王要是在忙,你们等的时候能垫垫肚子。对了,娘还说,要是王爷觉得图纸好,别忘了让工部多做些,给二哥的军营也送些去。”
江兰接过食盒,心里暖了暖 —— 家人总是这样,在她需要的时候,默默支持。
半个时辰后,怡亲王府的书房里,胤祥刚从张家口处理军务回来,案上还摊着伊犁边境的舆图,上面用红笔标着准噶尔骑兵的袭扰路线。见江兰和江石头进来,他连忙起身:“江姑娘,江大人,快坐。刚想派人去给你送信,准噶尔近日又有异动,伊犁的火枪怕是不够用,正愁着呢。”
“王爷,我正是为这事来的。” 江兰把图纸递过去,“这是我画的改良火枪图纸,想着或许能帮上忙。”
胤祥接过图纸,展开在舆图旁,目光从枪管扫到膛线,再到枪托和火药配比,眉头渐渐舒展,手指在膛线标注处轻轻敲击:“这膛线是关键!现在的火枪子弹直着飞,风一吹就偏,有了这螺旋膛线,子弹能旋转稳定,准头肯定能提上来。还有这火药配比,我让人试过,传统配比爆发力不足,要是按你说的‘七硝二磺一木炭’,怕是能多打十几步。”
他抬头看向江兰,眼里满是认可:“你这图纸,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准噶尔骑兵善冲锋,咱们的火枪射程不够,总被动挨打;要是这改良火枪能成,四十五步外就能拦击,再配合弓箭,定能挫他们的锐气。”
江石头在一旁补充:“王爷,京营的火枪也有同样问题,上次演练,三十步外十枪只能中三枪。要是按这图纸改良,京营的战力也能提一大截。”
胤祥点点头,立刻拿起纸笔,在图纸旁写下 “请工部即刻研制,优先造五十支试装伊犁军营”,然后对江兰说:“我这就进宫把图纸呈给皇上,这事不能耽误,早一天研制出来,士兵们就能少受一天罪。”
江兰连忙道:“王爷,还有一事 —— 火药研磨需细,且要防潮,铅弹需统一规格,这些细节还得跟工部的工匠说清楚,我怕他们按老法子做,达不到效果。”
“放心,” 胤祥把图纸卷好,塞进袖中,“我会让工部尚书亲自盯着,你要是有空,也可去工部跟工匠们说说细节,这样更稳妥。”
两人又简单议了几句伊犁的防务,江兰便和江石头起身告辞。走出王府时,夕阳正斜斜洒在街面上,给积雪镀上一层金边。江石头看着妹妹,语气带着骄傲:“兰丫头,没想到你还懂这个!往后咱们大清的士兵,就能用上你设计的火枪了,你可是立了大功!”
“大哥,我只是提了个想法,能不能成,还得靠工部的工匠和王爷、皇上的支持。” 江兰笑着摇头,心里却也有些期待 —— 若这改良火枪真能用上,不仅能护边境安稳,还能让新政的 “强军” 环节落地,让大清不仅有民生,还有国防,这样新政才算真正稳固。
当晚,御书房内灯火通明。胤祥拿着改良火枪图纸,跪在丹陛之下,将图纸呈给胤禛:“皇上,江姑娘绘的改良火枪图纸,可解伊犁之困!枪管加长、增设膛线、改良火药配比,射程能达四十五步,精度提升三成,对付准噶尔骑兵正好合用!”
胤禛接过图纸,仔细翻看,手指在膛线和火药配比处反复摩挲,眼里渐渐露出惊喜:“江兰竟有这般见识!之前只知她懂农种、通商、医理,没想到对军事器械也有研究。这图纸若能制成,不仅伊犁防务能固,往后大清的军队战力,也能上一个台阶!”
他召来工部尚书孙元化,将图纸递给他:“孙卿,你看这图纸可行?需多久能研制出样品?”
孙元化接过图纸,反复查看,又拿出现在的火枪图纸对比,语气带着肯定:“皇上,这图纸可行!膛线虽需精细雕刻,但工部有经验丰富的铁匠;火药配比调整不难,铅弹也可按规格铸造,只需十日,便能造出第一支样品,五十支试装枪,一个月内可成!”
“好!” 胤禛一拍龙椅扶手,语气振奋,“那就命你工部即刻动工,孙卿亲自督办,江兰若愿去指导,可随时出入工部,不必按常例通报!所需物料,户部优先拨付,不得延误!”
“臣遵旨!” 孙元化躬身应道,捧着图纸,快步走出御书房,生怕耽误了时间。
胤禛看着胤祥,语气带着感慨:“江兰这女子,真是大清的福气。从农种到医理,从通商到军事,她总能在关键时候拿出办法,且每一件都为新政、为大清着想。这样的人才,朕定要好好用,让她的能力,能惠及更多百姓,护更多疆土。”
胤祥躬身道:“皇上所言极是。江姑娘从不谋私,只一心推新政、固边疆,臣以为,可让她参与工部火器研制的后续跟进,一来能确保按图纸制作,二来也能让她更深入军事领域,往后若有其他改良,也能及时提出建议。”
“准奏。” 胤禛点头,“明日你便告知江兰,让她放手去做。朕倒要看看,这改良火枪制成后,准噶尔还敢不敢轻易来犯!”
次日清晨,苏培盛亲自来到瑞祥号,传胤禛的旨意:“姑娘,皇上命您协助工部研制改良火枪,可随时出入工部,指导工匠,所需之物,只管跟工部提,皇上都准了!”
江兰连忙接旨,心里满是振奋。她立刻让人去通知工部,说今日便去跟工匠们沟通细节,又让老周准备了纸笔,打算把膛线雕刻的角度、火药研磨的细度这些细节,再跟工匠们详细说明。
江王氏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笑着对江老实说:“你看兰丫头,一会儿管学院,一会儿管银行,现在又管火枪,真是忙得脚不沾地。不过这样也好,她做的都是大事,都是为了咱们大清,为了咱们这些百姓。”
江老实点点头,拿起江柱子的信,语气带着期待:“等火枪研制好了,给柱子的军营送些去,让他也能用上妹妹设计的武器,在伊犁好好守着,别让准噶尔再欺负咱们。”
江兰走到门口,听到父母的话,心里满是温暖。她回头笑了笑:“爹,娘,你们放心,我定会把火枪的事办好,让二哥和士兵们都能安全守边,让咱们大清的边疆,永远安稳。”
说完,她提着装有图纸和细节说明的布包,快步走向工部 —— 她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武器改良,更是她的影响力从民生领域延伸到军事领域的开始,是新政从 “富民” 向 “强军” 迈进的关键一步。而她,会牢牢抓住这个机会,为大清的强盛,为新政的稳固,再添一份力。
工部的铁匠房里,炉火熊熊,铁匠们正围着江兰,听她讲解膛线的雕刻细节:“这螺旋膛线,每道之间的距离要均匀,深度一分,不能深也不能浅,深了会卡住子弹,浅了达不到稳定效果……” 江兰一边说,一边用木炭在铁板上画演示图,铁匠们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偶尔提问,气氛热烈而专注。
远处的御书房内,胤禛看着工部送来的 “火枪研制进度表”,嘴角露出笑意。他知道,有江兰的指导,有工部的用心,有胤祥的督办,这改良火枪定能如期制成,而大清的新政,也会在 “富民” 与 “强军” 的双重支撑下,走向更稳固、更强盛的未来。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