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源发送过来的《高能量压缩营养液合成方案》,其复杂程度堪比一本分子美食学的百科全书,里面详细列举了七百多种利用现有元素、通过微调原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能来合成高效营养物质的路径,甚至还附带了口味模拟(从烤鸭到榴莲再到麻辣火锅)的规则参数。
刘晓乐只看了一眼开头关于“利用强相互作用力残余效应提升蛋白质折叠效率”的部分,就感觉自己的大脑cpU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嗡鸣,赶紧把这玩意儿丢进了脑海中的“垃圾文件”暂存区。
“谢了……心意领了……”他有气无力地对着窗外摆摆手,“不过下次……能不能直接给成品?或者……点个外卖也行?”
他算是明白了,跟初源这种“规则级直男”交流,就得把需求说得无比具体、无比接地气,否则它分分钟给你整出一套足以让诺贝尔奖委员会集体晕厥的、但完全不具备可操作性的“理论最优解”。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那个简陋的windows 95界面,突然毫无征兆地弹出了一个带着黄色感叹号的对话框,风格极其复古,像是早期电脑病毒警告:
【警告!警告!】
【检测到底层规则网络出现未知冗余数据包!】
【数据包来源:hUm-001(摩根)关联隔离区。】
【数据包内容:高度加密,携带自毁逻辑,试图突破信息隔离。】
【行为判定:恶意规则污染(未遂)。】
【系统建议:协管员可尝试进行手动解密与分析,或直接执行清理。】
【附:数据包解密工具(试用版)已加载。】
刘晓乐:“……” 摩根这家伙,都被“双规”了还不安分?居然还在尝试往外发“密信”?还带自毁功能?这是多怕被别人看到?
他好奇地点开了那个所谓的“解密工具(试用版)”。界面更加简陋,只有一个输入框和一个【开始解密】的按钮,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注释:“本工具基于规则逻辑穷举法,解密成功率与目标加密强度成反比,可能耗时较长,请耐心等待。”
这玩意儿真的有用吗?刘晓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意念锁定那个被系统捕获的“冗余数据包”,将其拖入了输入框,然后点击了【开始解密】。
进度条出现了,以堪比蜗牛爬行的速度,艰难地向前挪动,预计完成时间:7天13小时42分钟……
刘晓乐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等这玩意儿解密完,他的临时工权限早就到期了!
“这效率……还不如我自己猜呢!”他忍不住吐槽。
或许是感应到了他的不满和紧迫感,悬浮窗又闪烁了一下:
【检测到协管员拥有‘简易规则编码器(试用版)’权限。】
【可选方案:尝试编写‘定向规则过滤脚本’,屏蔽数据包自毁逻辑,并对其加密结构进行‘暴力拆解’(非解密)。】
【警告:此操作属于高阶应用,需要协管员对目标加密规则有一定理解。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数据包彻底损毁。】
【是否启用‘简易规则编码器’?[是]\/ [否]】
得,又从解密员升级成暴力破解员了。刘晓乐看着那龟速的进度条,把心一横,选择了【是】。
一个更加抽象的界面弹了出来。没有代码行,没有语法提示,只有一片虚无的“意识画布”,以及几个最基本的概念按钮:【秩序】、【混沌】、【连接】、【阻断】、【强化】、【削弱】。
这与其说是编码器,不如说是一个给幼儿园小朋友玩的“规则积木”玩具!
刘晓乐看着这几个可怜的“积木”,又看了看摩根那个结构复杂的加密数据包(在系统辅助下,他能模糊感知到那数据包像是一个由无数精密锁扣构成的魔方),感觉一阵头大。
这怎么搞?用【秩序】积木去砸锁扣?还是用【混沌】积木去把它搅乱?
他尝试着,将一个【秩序】积木的意念拖向数据包。
嗡!数据包外围的一层加密壳闪烁了一下,似乎稳定了一点点,但核心依旧牢固。
他又尝试将一个【混沌】积木丢过去。
数据包剧烈晃动起来,自毁逻辑似乎有被触发的迹象,吓得他赶紧把【混沌】积木撤了回来。
不行,太粗暴了。
他冷静下来,仔细观察那个数据包的结构。在“规则观测辅助”的模糊视角下,他发现这个数据包的加密方式,似乎借鉴了“奥丁之眼”那些“神孽”武装的某些规则污染特性,带着一种扭曲、侵蚀的味道,但其核心逻辑链,却又是“创世资本”那种严谨、层层嵌套的风格。
这是摩根把两家对手的技术融合了?真是个“人才”啊!
刘晓乐心中一动。他不再试图去强行破解,而是换了个思路。
他拿起【秩序】积木,小心翼翼地,不是去撞击加密壳,而是沿着加密壳内部那些属于“创世资本”的、相对规整的逻辑路径,进行“加固”和“引导”。
然后,他拿起【混沌】积木,将其力量控制到极其微弱的程度,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向加密壳中那些属于“奥丁之眼”的、较为脆弱和扭曲的连接点!
他要做的,不是拆解,而是 “挑拨离间”!利用这两套本来就不兼容的规则体系之间的内在矛盾,让它们自己从内部产生冲突,从而瓦解整个加密结构!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活儿,对精神力的控制要求极高。刘晓乐全神贯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感觉自己像是在用绣花针拆炸弹。
【秩序】引导,【混沌】刺激……再【秩序】稳固,再【混沌】扰动……
他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如同在钢丝上跳舞。
终于!在某一刻,加密数据包内部,那勉强融合的两套规则体系,因为被他不断放大其内在的不兼容性,达到了临界点!
嗡——!
一声无形的脆响,数据包的外壳没有爆炸,而是如同被从内部撑破的鸡蛋般,悄然碎裂、消散了!露出了里面最核心的、未经加密的原始信息!
成功了!
刘晓乐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快要虚脱。但还没等他高兴,看清那原始信息的内容后,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不是摩根的求救信,也不是什么颠覆世界的阴谋计划。
那赫然是……一份格式极其标准、措辞极其严谨的—— 《关于“精准清理”协议可能存在的规则漏洞及优化建议》 !
报告详细分析了“精准清理”协议锁定目标的逻辑判定机制,指出其过于依赖“协管员”的即时主观判断,缺乏对目标潜在价值和长期风险的动态评估体系。报告甚至“贴心”地列举了初源(dEF-001)在规则定义方面的巨大研究价值,以及摩根(hUm-001)本人所掌握的、关于地外遗产和意识科技的关键信息,暗示直接“清理”是一种资源浪费。
在报告的最后,摩根还用一种近乎谄媚的语气写道:“……尊敬的‘系统’或协管员阁下,本人hUm-001(摩根)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自愿成为规则研究样本与信息提供者,恳请给予戴罪立功之机会,为维护宇宙规则稳定贡献绵薄之力……”
刘晓乐看得目瞪口呆。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
这摩根真是个人才!都被关禁闭了,不想着怎么逃跑,反而第一时间写了一份逻辑清晰、论据充分的“bUG报告” 和 “自我价值陈述” ,试图从“清理目标”转型为“有用的人才”?!
这份心机,这份临危不乱、精准找到一线生机的本事,不愧是能掌控“创世资本”的巨头!
这份报告,与其说是求救,不如说是一份精彩的 “求职简历” 和 “项目可行性报告” !
就在刘晓乐被摩根的骚操作震惊得无以复加之时,脑海中的系统似乎也对这份“bUG报告”产生了反应。
【接收到来自hUm-001的规则协议优化建议。】
【分析中……】
【建议部分有效。当前‘精准清理’协议确实存在判定机制单一化问题。】
【系统计算资源有限,全面优化协议需耗时……1732标准年。】
【新方案:采纳hUm-001建议,将其纳入‘协管员辅助决策系统’,作为风险评估与目标价值分析的参考变量。】
【是否授权将hUm-001设为‘临时顾问’?该顾问将无法主动联系外界,仅能响应协管员的特定查询,并提供分析建议。】
【是\/ 否】
刘晓乐看着这个选项,嘴角疯狂上扬。
好嘛!摩根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把自己从一个“待清理病毒”,成功运营成了系统的“特约顾问”?虽然还是个囚犯,但至少从“死刑犯”变成了“有利用价值的死缓犯”?
这操作,堪称危机公关的教科书级案例!
刘晓乐几乎能想象到,摩根在漆黑冰冷的禁闭室里,绞尽脑汁(如果他还剩脑汁的话)编写这份报告时,那副赌徒般的疯狂和冷静。
他想了想,没有立刻点击【是】。而是先用意念,通过系统向摩根的禁闭室发送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摩根先生。”
“你的‘简历’我收到了。”
“写得不错。”
“不过,‘薪资待遇’和‘工作内容’,得由我来定。”
“你先在里面……好好反省,等我通知。”
发送完毕,他满意地看到代表摩根的光标微微闪烁了一下,散发出一种混合着“希望”、“忐忑”以及“极度不甘”的复杂情绪。
处理完摩根这个意外插曲,刘晓乐感觉自己的“管理经验”又丰富了不少。他看了看窗外已经恢复“正常科研”状态的初源,又看了看在自己被子上睡得流口水的鸭子(这家伙的威胁等级不知何时又自动降了一点),最后目光落在了脑海中那个还剩90多个小时的倒计时上。
时间依然紧迫,但似乎……不再是纯粹的绝望了。
他拥有了一个虽然简陋但能创造奇迹的“规则编码器”,一个试图用KpI证明自己的“神级外包”,一个把自己运营成“系统顾问”的囚犯cEo,还有一只暂时无害的“混沌宠物”……
这支“团队”,成分是不是有点太复杂了?
他揉了揉眉心,感觉自己的“项目经理”生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乐子。
而就在这时,那只睡梦中的鸭子,突然毫无征兆地打了个巨大的混沌嗝!
“嗝~~~~~~~”
一股无形的、微弱的规则扰动以它为中心扩散开来。
下一秒,刘晓乐病房里的灯光,突然全部变成了温暖的粉红色,并且开始自动播放《摇篮曲》……
刘晓乐:“……”
初源(扫描到异常规则波动):“?”(开始记录分析此现象与“玄牝之门”共鸣的潜在关联…)
系统悬浮窗:【检测到目标ENt-001(鸭子)无意识规则泄露,内容:无害化环境渲染。已自动记录为‘混沌侧规则美学样本-001’。】
刘晓乐看着这粉红色的房间,听着悠扬的《摇篮曲》,默默地把被子拉上来,盖住了自己的脸。
这班……真是越来越没法上了!
喜欢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