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北极村,冬至前夜。温度计的水银柱死死钉在零下四十二度的刻度上,空气冷得像被冻成了实体,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刀割般的刺痛,鼻腔里的湿气瞬间凝结成冰渣。无边的黑暗笼罩着雪原,只有村落零星灯火在厚重的严寒中顽强地亮着,如同被冻僵的萤火。然而,在这片凝固的黑暗之上,天穹却上演着动人心魄的奇迹。
绚烂的极光,如同天神泼洒的调色盘,在深邃的夜空中狂舞。翠绿、玫红、幽紫、湛蓝……巨大的光幔无声地垂落、扭动、流淌,变幻莫测,将覆盖着厚厚冰雪的大地映照得光怪陆离。光带扫过之处,雪粒闪烁着细碎的、如同钻石星辰般的光芒。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冰冷的、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静电场气息,皮肤能感受到微微的麻痒。
北极村边缘,一间由厚重原木搭建、窗户糊着双层棉纸的观测小屋里,却亮着与这原始环境格格不入的冷白色灯光。这里是方清墨的临时极地实验室。房间中央,一个特殊的座椅上,静静躺着一个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中年男人,代号“桦树”。他脸色苍白,如同屋外的雪,只有胸膛极其微弱的起伏证明生命的存在。他的头上,戴着一个造型极其独特的头盔。
这头盔通体黝黑,表面并非光滑的流线型,反而带着明显的、粗粝的金属铸造纹理和铆接痕迹,透着一股沉重、坚固、近乎野蛮的工业感——它是由瑞士信贷银行破产后被熔毁的金库大门特种合金重新铸造而成,象征着被击碎的金融壁垒。头盔内部,复杂的传感器阵列紧贴着他的头皮。
方清墨站在“桦树”身边,穿着厚重的极地防寒服,但面罩已经摘下,露出沉静而专注的脸庞。她的目光并未停留在病人身上,而是透过小屋特意加厚的、镶嵌着除霜电阻丝的巨大观察窗,紧紧追随着夜空中最明亮、变化最活跃的那道翠绿色极光带。她的双手,戴着特制的感应手套,正在一个悬浮的控制台上进行着极其精密的微调。
“脑电波Alpha频段与极光北冕R1谱线同步率92%……theta波尝试耦合南冕b3……”她低声自语,声音在寂静的小屋里清晰可闻。头盔内部,微弱的指示灯随着她的指令和窗外极光的脉动,明灭闪烁。她在尝试一个前所未有的实验:利用地球磁层与太阳风碰撞产生的、最纯净的天然电磁脉冲——极光,来校准和激活深度昏迷者被禁锢的脑神经回路,如同用宇宙的琴弦拨动沉睡的心弦。
就在那道最粗壮的翠绿极光带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光芒达到顶峰的瞬间——
“桦树”那只一直毫无知觉、搭在扶手上的右手,猛地抬起!枯瘦、冰凉、如同铁钳般的手指,以惊人的力量死死抓住了方清墨正在操作的手腕!
“啊!”方清墨猝不及防,痛呼出声,手腕处传来刺骨的冰凉和巨大的握力。
“桦树”紧闭的眼睑剧烈地颤动,干裂的嘴唇翕动着,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如同破风箱般的声音,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在对抗着无形的枷锁。他猛地睁开双眼!瞳孔却并非聚焦,而是扩散着,倒映着窗外流动的极光,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惊恐和一种洞穿了时空的急切!
“……冰盖……下……有……” 几个破碎的音节从他喉咙深处艰难地挤出,带着冰碴摩擦般的嘶哑。话音未落,他眼中的光芒骤然熄灭,身体猛地一松,再次陷入死寂般的昏迷。抓住方清墨的手也无力地滑落。
然而,就在他话音中断、意识再次沉沦的刹那,他头上那顶金库头盔的所有指示灯瞬间爆发出刺目的红光!一道极其强烈的、无形的脑电波脉冲被头盔捕捉、放大,如同挣脱束缚的狂龙,猛地射向小屋外辽阔的冰封大地!
目标:小屋前那片平坦如镜、覆盖着新雪的黑龙江江面!
“滋——!”
一声尖锐的、如同高压电流击穿空气的啸音!只见那道强烈的脑电波脉冲轰击在光滑如镜的冰面上,冰层内部瞬间被激发!
无数细小的冰晶在脉冲能量下被激活、激发、释放出自身储存的光能!冰面不再是反射极光的镜子,而是变成了一块巨大的、自发光的屏幕!冰层深处,由纯粹冷光构成的线条和数字急速地流动、汇聚、定位!
几秒钟后,一个清晰无比、由冰蓝色冷光构成的精确地理坐标,如同被无形的刻刀烙印在辽阔的冰原之上:
“79°58S, 120°05w” —— 南极洲冰盖深处,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隐秘坐标!
几乎在同一时刻,远在加州的Neuralink实验室,灯火通明,气氛热烈如同庆典。
巨大的屏幕上,正播放着一位颈部以下瘫痪的患者,通过植入的脑机接口芯片,用意念操控机械臂拿起水杯喝水的画面。虽然动作还有些笨拙僵硬,但这无疑是历史性的突破!实验室负责人埃隆·马斯克站在聚光灯下,脸上洋溢着激动和自豪的红光,对着全球直播的镜头,声音洪亮而自信:
“女士们先生们!历史在此刻被改写!我们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脑机接口的完整闭环控制!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人类意志突破肉体枷锁的伟大一步!未来已……”
他的豪言壮语尚未说完——
漠河北极村上空!
异变骤生!
那原本在天幕上自由流淌、变幻莫测的极光,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猛然攫住!所有的光带、光晕、光弧,都停止了无序的舞动,如同被冻结的彩色河流。紧接着,在亿万双通过直播镜头观看的眼睛注视下(包括Neuralink实验室的屏幕也自动切入了这不可思议的画面),冻结的极光开始以一种违背物理规律的方式重组、凝聚!
短短几息之间,漫天绚烂的光华,竟然在深邃的夜空中,清晰地拼写出了三个巨大的、古朴的、散发着幽幽绿光的中文篆体字:
“庄周梦蝶”!
更令人惊骇的是,在这四个字的下方,由玫红色和幽紫色极光勾勒出的巨大蝴蝶翅膀纹理,其内部精细的脉络和斑点,并非自然的抽象,而是清晰地呈现出——一张人体胸腹部的放射治疗定位图!图上精确标注着照射野的范围、角度、剂量分割线,在蝴蝶翅膀的末端,一个微小的、由深蓝色极光构成的医院徽标隐约可见——正是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标志!
这由天地之力书写的、充满哲学隐喻与残酷真相的图案,如同一记无声的耳光,狠狠抽在Neuralink实验室刚刚宣布的“伟大胜利”之上!
实验室里热烈的气氛瞬间冻结。马斯克脸上的笑容僵住,变成了难以置信的惊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全球直播的评论瞬间爆炸!
漠河小屋内。
李念墨早已扑到“桦树”的头盔连接的主控电脑前,双手在键盘上化作一片虚影。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正是头盔捕捉到的那道强烈脑电波脉冲的原始神经信号流。信号复杂混乱,如同宇宙初开的混沌。
“信号里有东西!深层加密…不,是天然屏蔽!”李念墨语速飞快,眼神锐利如鹰,“是…是祖父的笔迹频率!1959年聚变手稿的独特谐振峰!”
她立刻调出一个加密数据库,里面存储着李长庚早年研究笔记的数字化频谱特征。当她把“桦树”的脑电波特征谱与数据库中的李长庚1959年聚变手稿特征谱重叠时——
“嗡!”
屏幕上的混乱信号流瞬间变得清晰有序!代表“桦树”自身杂乱思绪的干扰波如同潮水般退去,显露出其下隐藏的、极其稳定、精密的数学公式和实验参数流!正是李长庚当年关于磁约束核聚变的一项核心推演数据!这份数据,连同那个南极坐标,如同两块失落的拼图,被一个冰封了数十年的大脑,在宇宙极光的激发下,从记忆深渊中打捞出来!
李天枢一直站在窗边,沉默地注视着冰面上那个冰冷的南极坐标,以及天空中那震撼世界的“庄周梦蝶”。少年清俊的侧脸在极光变幻的光芒中忽明忽暗。他忽然转身,走到屋角。那里,静静矗立着他花了一天时间精心雕琢的七座冰雕——北斗七星。冰雕晶莹剔透,在屋内灯光下折射着七彩光芒,细看之下,冰体内部似乎冻结着一些极其微小的、如同尘埃般的暗红色颗粒——xbb病毒的灭活样本。
他拿起连接着脑机接口系统的备用传感贴片,毫不犹豫地将其一一贴在了七座冰雕的核心位置。然后,他走到主控台前,手指在键盘上敲下一个指令。
“嗡……”
七座冰雕内部,仿佛有微弱的电流被激活。其中代表“摇光”星的冰雕,其尖锐的星角位置,骤然射出一道极其凝聚、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淡蓝色光束!光束无视了物理阻隔,穿透木屋墙壁,以超越想象的速度,射向遥远的中东——加沙地带!
光束落点的位置,并非战场,而是加沙城一所被临时改为避难所的医院。混乱的走廊里,医护人员正抬着一副担架匆忙奔跑。担架上躺着一个重伤的孩子,盖着一条洗得发白、印着褪色绿色橄榄枝图案的毯子——正是非盟的旗帜图案。
就在“摇光”星的光束能量注入的瞬间,担架上那重伤昏迷的孩子,身体猛地一颤!他并未醒来,但旁边的脑电波监护仪(一台老旧的、依靠电池运行的设备)屏幕上,原本微弱的波形陡然变得剧烈而有序!
波形急速变化,自动转化成标准的摩尔斯电码脉冲信号!信号被仪器内置的简易扬声器播放出来:
“嘀嘀嘀…嗒…嘀嗒嗒…嘀嘀嘀…嗒嗒…” (h-A-m-A-S)
“嗒嗒嗒嘀嗒…嘀嗒嘀嘀嘀…嗒嘀嗒嗒…” (c-E-A-S-E-F-I-R-E)
“嗒嘀嗒嘀…嘀嗒…嗒嘀嘀嘀嗒…嗒嗒嗒嘀嗒嘀…” (A-m-b-U-L-A-N-c-E)
“嘀嗒嘀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嗒…” (S-t-R-E-t-c-h-E-R)
“嗒…嘀嗒嗒嗒嗒…嗒嘀嘀…” (L-I-N-I-N-G)
清晰的英文单词被破译出来,显示在监护仪小小的屏幕上:
“hAmAS cEASEFIRE AmbULANcE StREtchER LINING” (哈马斯停火协议在救护车担架夹层)。
抬着担架的医护人员猛地停住脚步,惊愕地看着监护仪上那行不可思议的文字。其中一个年长的医生,颤抖着手,摸向担架上那条印着非盟旗帜的毯子下方,手指触碰到担架帆布粗糙的夹层……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金兰厌胜劫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