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正月十五,元宵。
西山镇的第二个新年在一片安定祥和中步入尾声。与月前春节的家常温馨不同,元宵佳节被林枫赋予了新的意义——一场属于全体西山建设者的庆典,一次对过去一年成果的检阅,更是向未来吹响的号角。
没有传统的灯谜诗会,西山镇的中心广场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格物元夕会”。
广场一侧,那台立下赫赫功劳的“镇北一号”火炮被擦拭得锃亮,如同钢铁巨兽般蹲伏着,引得民众远远围观,既敬畏又自豪。旁边陈列着最新式的燧发枪、可拆解的弩机、甚至还有一台小型蒸汽机的模型,由格物院的学员在一旁大声讲解着工作原理。这不再是神秘的“妖器”,而是守护他们安宁的“神器”。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段长约十丈、铺设好的标准铁轨和一台微缩的蒸汽机车模型在现场演示。当模型机车“呜”地一声喷出白汽,拉着几个小车厢在铁轨上稳稳跑起来时,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许多老人激动得抹着眼泪,他们活了一辈子,从未想过能亲眼见到“铁马”自己奔跑。
林枫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张张被希望和自信点亮的脸庞。他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的讲话,只是举起扩音铁皮喇叭,高声问道:“这铁马,好不好?”
“好!!”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这好日子,要不要守住?”
“要!!”
“跟着我,向前奔,敢不敢?”
“敢!敢!敢!”
简单的问答,却将所有人的心气提到了顶峰。这一刻,技术与武力不再冰冷,它们与每个人的生活和未来紧密相连。
元宵的灯火尚未熄灭,西山镇的“神经中枢”——电报总机房内,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和调试,第一条正式电报线路——西山镇至河口集前线哨站线路,宣告建成!
总机房内灯火通明,林枫率领所有核心成员亲临。年轻的报务员深吸一口气,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按照“知微”优化的莫尔斯电码表,沉稳地按动电键,向二十五里外的河口集发出了第一条正式讯息:
【西山呼叫河口集。线路测试。请回复当前情况及天气。】
滴答、滴答……富有节奏的电键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仿佛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众人屏息凝神。
突然,接收端的电铃清脆地响了起来!纸带开始缓缓移动,记录笔在上面划下了一连串的符号。
负责译电的学员眼睛紧紧盯着纸带,手指飞快地对照码表,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译…译出来了!河口集回复:【线路畅通。河口集一切正常。天气晴,微风。】”
成功了!
短暂的寂静后,总机房内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欢呼!陈文渊激动得老泪纵横,顾炎武抚掌大笑,连一向沉稳的赵胜也狠狠挥了下拳头。二十五里之遥,信息瞬息可达!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神行太保”!
林枫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他走到报务员身边,亲自口述了第二封电报:
【祝贺线路开通。辛苦了。望保持警惕,守望相助。林枫。】
当这封带着林枫署名的电报再次被成功发送并收到确认回执后,所有人都明白,一个全新的时代,就在这滴滴答答的声音中,悄然开启了。
深夜,伯府密室。
林枫站在一幅巨大的西山地区地图前,地图上,刚刚贯通的西山-河口集电报线路被用醒目的红线标出。而更多的蓝线,则代表着规划中即将铺开的铁路网和电报网,它们以西山为中心,如同蛛网般向着宣府、大同乃至京城方向延伸。
“知微,”林枫沉声道,“基于当前资源、人力及技术扩散速度,重新评估‘星火蓝图’第一阶段完成时限。”
【指令已确认。重新进行资源整合与工程推演……评估完成。受限于钢铁产能与熟练工人数量,西山-宣府主干铁路原定六个月工期,预计需延长至八个月。电报网络建设速度高于预期,可提前十五天完成初步覆盖。总体评估,第一阶段完成度达到78%时,可能触发外部势力干预临界点。】
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一条不断变化的进度条和各种数据推演。
林枫目光微凝。外部干预临界点……这意味着,当西山的铁路和电报网络初具规模,展现出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潜力时,来自朝廷和各方势力的打压,将会以更猛烈、更直接的方式到来。
“看来,留给我们的时间,比预想的还要紧。”林枫喃喃自语。他必须进一步加快脚步,不仅要更快地铺路架线,更要更快地武装自己,凝聚人心。
林枫走出密室,来到院中。
元宵的圆月高悬天际,清辉洒落,将西山镇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清晰。远处,工械营的方向依旧传来蒸汽机不知疲倦的轰鸣;更远处,延伸向黑暗中的铁轨和电线,如同这个新生势力强健的动脉与神经。
他仿佛能听到,钢铁的脉搏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强劲地跳动,越来越有力,越来越快。
这脉搏,终将盖过旧时代的靡靡之音,碾碎一切试图阻挡它的腐朽枷锁。
时代的车轮,已经在他的驱动下,开始加速。而下一步,将是真正的风驰电掣。
喜欢带着DeepSeek闯大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带着DeepSeek闯大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