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二月二十。
西山别院东北侧的瀑布下,水声轰鸣,白练如龙。与往日单纯的壮阔不同,此刻的瀑布旁,多了一种人力雕琢的痕迹,更添几分奇异的生机。
巨大的新水轮已然安装就位,其规模远超铁匠铺那座旧物。粗壮的榆木轴心被打磨得光滑,坚硬的柞木轮辐如同巨人的臂膀,支撑着沉重的槭木叶片。在水流持续不断的冲击下,水轮发出沉稳有力的“嘎吱”声,缓慢而坚定地旋转着,将大自然的伟力,通过一套更加复杂的木质齿轮和连杆,传递到旁边新建的工坊之内。
工坊里,景象更是令人震撼。
一台利用水力驱动的石磨正隆隆作响,将收购来的麦粒研磨成雪白的面粉,效率远超数十名壮劳力。另一侧,沉重的杵锤在水力带动下规律地起落,发出“咚、咚、咚”的闷响,或是给稻谷脱壳,或是将烧结的铁矿石捣成碎末,为下一步的冶炼做准备。
王铁柱黝黑的脸上泛着油光,正带着几个徒弟,小心翼翼地调试着一套全新的装置——那是林枫设计,用于在水力驱动下进行“镗削”枪管的简易夹具。尽管目前还只能进行最粗浅的内壁打磨,且废品率居高不下,但看着一根根粗糙的铁管在水的力量下逐渐变得规整,所有人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然而,林枫的目光,却并未过多停留在这已经初见成效的“工业化”场景上。他此刻正站在瀑布上游一处相对平缓的河湾旁,眉头微蹙,凝视着手中一张画满奇异符号和线条的图纸。陈文渊和刚刚被委以“探矿”重任的周大石侍立在一旁。
“东家,您要寻的‘吸铁石’(天然磁铁),俺带人找遍了附近几个山头,只找到这么几块小的。”周大石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几块大小不一、黑黢黢的石头,其中最大的一块也不过鸡蛋大小。他拿起两块靠近,能感受到微弱的吸力。“成色好的,怕是得去更远的山里,或者……市面上买。”
林枫接过那几块磁石,在手中掂了掂,又拿起一块在图纸上比划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磁力太弱,远不足以产生足够的磁场。
“市面上暂时不能去。”林枫否定了采购的想法,“朝廷钦差巡查的风声已起,我们大规模采购此类‘无用’之物,太过惹眼。”他顿了顿,看向陈文渊,“陈先生,我让你找的漆包线……或者说,类似的替代品,有眉目了吗?”
陈文渊面露难色,拱手道:“东家,您说的那种包裹着绝缘漆的铜线,实在是闻所未闻。工匠们试着将生丝、棉线甚至纸浆反复浸渍桐油、大漆,包裹在铜丝外,要么过于脆弱,极易破损;要么过于粗笨,难以缠绕。而且……铜料宝贵,如此用法,损耗极大。”
林枫沉默地看着图纸上那个代表着“发电机”核心部件的简图,心头沉重。原理他懂,甚至“知微”能给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强磁铁,没有合格的绝缘导线,水力发电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步履维艰。
难道……这条路真的走不通吗?
他走到河边,掬起一捧冰冷的河水扑在脸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被困在现代思维的定势里。必须找到符合这个时代材料和技术水平的替代方案。
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河岸旁一些被水流冲积上来的、亮晶晶的黑色片状岩石。
“这是……云母?”林枫心中一动,快步走过去捡起几片。薄而脆,能撕开,带着珍珠光泽。
“周大石,这种石头,附近多吗?”
周大石凑过来看了看:“东家,这玩意儿叫‘天皮’,没啥用,后山那片断崖下面有不少。”
“天皮……好,立刻带人去,尽可能多地采集这种‘天皮’回来,要大片、完整的!”林枫的声音里透出一丝难得的急切。云母是极好的天然绝缘材料!
或许,发电机暂时造不出来,但可以先尝试制造一些更简单的东西……比如,一个能够稳定产生、储存并释放高压电的装置?哪怕只能产生微弱的电流和电火花,也足以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例如,改进燧发枪的点火方式,或者……用于化工?
一个模糊的、绕过发电机直接利用电能的念头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铁柱哥!”林枫转身,朝着工坊方向喊道,“暂停枪管的镗削!先帮我打造几件东西,图纸我稍后画给你!要用最纯的铜,或者……锌?对,看看我们有没有锌,或者能找到‘炉甘石’(菱锌矿)也行!”
王铁柱虽然不明所以,但毫不犹豫地应道:“成!林兄弟你说打啥,俺就打啥!”
林枫重新摊开图纸,炭笔在空白处飞快地勾勒起来。那不再是复杂的发电机,而是一个由铜片、锌片(或替代品)、浸泡在特定溶液(可能是盐水,甚至是稀酸)中的容器,以及云母片作为间隔和绝缘层构成的、层层叠叠的装置。
伏打电堆!
一个诞生于近两百年后的、原始的化学电池雏形,在林枫的笔下,提前出现在了明末的西山洞穴之中。它或许无法提供持续的强大电力,但它代表着一条全新的、摆脱纯粹机械动力的能源路径。
林枫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水力发电之路受阻,那就另辟蹊径!哪怕只能点亮一盏灯一分钟,哪怕只能驱动“知微”完成一次关键运算,也值得倾力一试。
他抬头望向轰鸣的瀑布,那奔腾不息的水流,仿佛在催促着他,更快,更快地揭开这时代面纱下,更深层的力量奥秘。能源的枷锁,必须打破!
喜欢带着DeepSeek闯大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带着DeepSeek闯大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