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宋华安走进了一家书局,也是京城最大的书坊。
书坊内光线还算不错,空气中混合着陈旧纸张气味以及淡淡的墨香,书架直抵天花板,密密麻麻排满了各类书籍,从经史子集到话本小说,应有尽有。
店里只有几个客人,散落在各处,安静地翻阅着。
四名穿着灰色布衣的小厮守着柜台或角落,见有客来,其中一人上前微微躬身,态度不算热络却也周到:“贵人想看些什么书?小的可为您引路。”
宋华安目光随意地扫过书架,“和科举相关的书,有吗?”
“您这边请!”
宋华安跟着小厮走到第二排书架前,“贵人这些就是了,除却四书五经,还有些往届例题。”闻言,宋华安随手抽出一本,翻了两页,纸张粗糙,印刷也有些模糊,远不如礼部收录的精良。
她又看了看价格,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也不算便宜。
随后,她又走了两步,目光掠过一排排或新或旧的《通鉴》《史记》之类,最终停在一套关于本朝典章制度的汇编上。
抽出其中一册,翻到有关科举制度的章节。上面记载的报名流程与沈嬛所说并无二致,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看似公平公开。
宋华安不动声色地合上书册,放回原处。“你们书坊在其他地方有分店吗?”
“自是有的,连边境都是有的。”
宋华安又状似无意地问道:“那这些书在其他地方能买到吗?”
小厮闻言,缓缓上前一步,小声说道:“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孤本,京城无疑是最全的,若客人方便的话,还是买齐全的好。”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看贵人的打扮,应该是书院的学生吧?”
宋华安笑着点了点头,“是。”
“那贵人就不必看这些了,这些都是很基础的东西,书院会给阁下提供的,本店有些官大人用过的孤本,上面都是有批注的!”
看着小厮挤眉弄眼的样子,她摇了摇头,走出了书坊。
回去的路上,宋华安从小摊上顺手买了一壶酒。
“夏生啊,你小时候读过书吗?”
月光清明,秋风萧瑟,夏生拿来一件大氅披在宋华安身上,“母亲还在时,偷听过几天私塾。”
“哦。”宋华安往嘴里灌了一口酒,“那私塾好吗?”
“奴记得那夫子是个秀才,私塾也不大,是个茅草屋。”
怀里的酒更冷了,如果她没记错,夏生祖籍在云陵郡,他七岁时搬来京城,谁知没两年母亲就死了。
第二天,礼部廨房,宋华安屏退了旁人,只留苏雯在侧。
“你亲自去查几件事。”宋华安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第一,查清这个张圩的底细。籍贯、功名、现居何处、以何营生,与江南道官场,尤其是掌管文书印鉴的衙门有何关联。”
“第二,查清楚她保举过的所有落榜生,尤其是落榜后的去向,是归乡苦读,还是另谋出路。”
“第三,”她顿了顿,目光微凝,“查一查近几届会试乃至殿试后,吏部铨选授官的人员背景,尤其是那些升迁异常顺畅的‘新秀’。”
苏雯凝神记下,心里格外激动,她就知道身为昭武帝最宠爱的皇女,宋华安怎么会甘愿默默无闻呢!
“下官即刻去办。”
“隐秘些。”宋华安随即又递出一个牌子,“若是遇到难处,不要打草惊蛇,去尹府找人帮忙。”
“是。”
苏雯领命退下,廨房内只剩下宋华安一人,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指尖揉着眉心。
到现在她都是懵的,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科举是国本,若有人敢在这上面动手脚,那必定不会是小事,更何况这可能涉及一场从上到下的变革。
若是插手,往后不知道有多少麻烦等着她,她只是想安安稳稳地过完自己的余生,把小六从宫里接出来,苟到下一任皇帝登基,然后远走高飞。
只要装聋作哑,她会活得很好,她可是皇女啊!
可她偏偏是皇女,上辈子看到不公,她只能怨天尤人地在心里咒骂,然后憋着一口气继续讨生活,因为她自己也无能为力。
可现在,她真的无能为力吗?她真的管不了吗?
宋华安拽着头发,蜷着身体,精神紧绷着,不知是兴奋还是恐慌。
下午,李静抱着一摞新核验好的公文走了进来,神色如常,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公事公办的模样。
她将公文在宋华安案上分门别类放好,声音平稳无波:“殿下,这是今日需要核查的,那些存疑的,下官已按规程发文至各道州县核实,只是往返需些时日。”
“嗯,李郎中办事稳妥。”宋华安抬眸看了她一眼,语气随意,“对了,前天我去库房看了看,落榜生的名录倒是齐全,只是那库房着实陈旧了些,好些卷宗都快被虫蛀了,礼部也不拨些款项修缮一下?”
李静整理公文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殿下有所不知,每年预算有限,修缮库房并非急务,报上去也常被驳回。只能令吏员勤加打扫,尽量维护。”
“也是,毕竟都是些落榜之人的东西,”宋华安撑着脸,似笑非笑,“说起来,李郎中在礼部这么多年,经手过的才俊如过江之鲫,可知最后能跃过龙门的,究竟是苦读的寒士多,还是早有倚仗的纨绔多?”
这话问得堪称尖锐,甚至有些失礼了。
李静终于抬起头,看向宋华安,她的眼神依旧平静,“殿下说笑了。科举取士,自有法度规章。能金榜题名者,必是才学品行俱佳之人。至于家世背景,不过是锦上添花之物,并非决定性因由。”
“哦?是吗?”宋华安笑了笑,不再追问,转而拿起一份公文,“我随口一问罢了,李郎中去忙吧。”
李静躬身行礼,退了出去,宋华安心里却是有些不平,李静这些年的工作记录非常完美,几乎没有出过错,这样的人早该升迁才是,更何况她当年还考中了进士。
宋华安低下头,目光重新落在眼前的公文上,其实科举已经经历过一次不大不小的变革了。昭武帝上位前原本是没有殿试的,是沈嬛提出选拔官员应由帝王亲自参与,才能避免人才流失。
当时沈嬛刚做丞相没多久,听说这个提议刚提出来,就被文武百官骂得狗血淋头,参他的折子堆了三米高。
所幸,最后昭武帝同意了。
由此看来,事关科举有多难办,所以宋华安思来想去决定试着将这件事给别人去做,比如说宋清怡。
至于宋清霜是万万不能考虑的,毕竟她父族就是开书院的,还是连锁书院,这么一搞不亚于断人根基。
宋华安指尖在公文上无意识地敲击着,目光已然飘远。将此事推给宋清怡?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迅速生根发芽。
她这位大皇姐,性情端方,素有贤名,在士林中口碑颇佳,且她父族实力更是不容忽视。最重要的是,她有野心,一个有野心又有名声的皇女,面对这样一件若能办成便是青史留名、泽被后世的大功业,会不动心吗?
次日宋华安就让顺德去摸排宋清怡的行动路线了。
终于,在又一个休沐日,宋华安并未直接回府,而是绕道去了位于城南的“清吟茶舍”。
此处环境清雅,多是些文人墨客或清流官员喜欢来的地方,宋清怡偶尔也会来此。
“皇姐,好巧。”宋华安笑着走向在二楼独自品茗看书的宋清怡。
宋清怡闻声抬头,言语依旧温和,“小五今日怎么得闲来此?”
宋华安像往常一样,随意地坐下,捏了块糕点。“刚从礼部出来,头昏脑胀的,过来偷个闲,还是皇姐会找地方清静。”
“不过是寻个地方看看书罢了。”宋清怡打量了她一眼,“听说,你最近在礼部倒是勤勉?”
“是啊,我可努力了!”宋华安凑近几分,眉眼蹙在一起,“不过,那一堆堆的卷宗看得人心烦,还净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哦对了,前几日我还发现安北、西平两郡竟然无人参考,一打听才知道,那边连个像样的学院都没有。”
宋清怡闻言,笑着端起热茶,“那两地贫瘠人少,没有书院倒也正常。”
宋华安闻言心凉了半截,但还是试图挣扎几下,“没有书院,她们就不能自己勤勉读书报考吗?”
宋清怡端着茶盏的手微顿,看向一脸恨铁不成钢的宋华安,“有些东西是要在书院才能学明白的,光靠自己还是太难了些。”
“原来如此啊!”宋华安剥开一个板栗扔进自己嘴里,噎得她嗓子疼。
又坐了一盏茶的工夫,宋华安便借口府中有事,起身告辞了。
离开茶舍,宋华安轻轻呼了口气,是她天真了,宋清怡的母族岑氏是绵延数百年的老牌世家,虽不似施家那般书院遍布,却也门生故旧遍布天下。
他们或许没有明面上接手那些书院,但背地里的运作恐怕早已盘根错节。
可如此下来,京城各大世家,只要是混迹官场的有哪个和书院扯不上关系,仔细想想连苏雯第一次见她时都自称是周大人的门生。
哈哈!人穷活该读不起书!
当晚,宋华安抱着酒坛子,站在房顶上指着四周破口大骂。
“当官了不起啊,有钱了不起啊,你爹的,不让人读书,我干你大爷的!”
“读不了书就读不了书,这么多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关我什么事啊,我就一个凡夫俗子,关我什么事啊!”
事了,又想起李静那古井无波的眼睛,想起书局里那些模糊的印本,想起夏生口中那遥远的茅草屋。
宋华安眼里又蓄满了泪,吸了吸鼻子,猛猛灌酒。
“皇姐,皇姐?”
宋华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看见宋清洛那张晒成小麦色的脸。
“皇姐,是谁欺负你了,我去杀了她!”
宋华安闻言,一把搂住宋清洛,号啕大哭,“小六,怎么办啊!皇姐要是做了傻事,你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父亲·······”
宋清洛闻言急得直跺脚,但宋华安一会儿哭,一会儿骂的根本听不清。
第二天一大早,两个人一个翘班,一个翘课,窝在家里美美地吃了一顿火锅。
“小六,你回去吧,皇姐没事,就是上班上疯了。”
送走恋恋不舍的宋清洛后,宋华安给张芜递了封拜帖。
另一边,苏雯要查的东西也已经查得差不多了。廨房内,窗外的日光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投在墙壁上。
“殿下,张圩此人,籍贯江南道临川府,确实是个廪生,但功名止于举人,再无寸进。
此人现居临川府城,明面上开着两家绸缎庄,家资颇丰,在启元书院担任夫子。但下官查到,她与临川府衙户房、礼房的几位书吏交往甚密,尤其与掌管印鉴的一位王姓经承是姻亲。”
苏雯语速加快,“更重要的是她那廪生的名额当年似乎就来得有些蹊跷,挤掉了一位更有才学但家境贫寒的举人。”
“第二,下官暗中查访了由张圩保结过的五名落榜生,这几人家里非富即贵,从小到大学识都不怎么样。”
宋华安眸光一沉,按理说保结人都会选择一些品学兼优的人,这样万一她们考中,保结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好处。
而且,学识不怎么样,是怎么通过乡试的?
苏雯停顿片刻又说道,“第三,吏部铨选那边,下官通过尹府的关系暗中核对了几份档案。
近三届进士中,有七位出身江南道、河东道的官员升迁极快,且皆出自地方大学院。
他们早期的档案,尤其是童试、乡试阶段的保结文书和原始籍贯记录,存在……模糊不清或后期补录的痕迹。虽然做得隐秘,但仔细比对笔迹和用印习惯,能看出并非同一时期形成。”
室内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烛火偶尔爆开一丝轻微的噼啪声。
喜欢女尊:主角团就这么吻上来啦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女尊:主角团就这么吻上来啦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