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金属平台的秘密,反物质引擎的突破
月球基地的冶炼车间里,高温熔炉的红光映着工程师们凝重的脸。从信标平台切割下的金属样本正躺在试验台上,常温下坚硬如钻,刃口划过只留一道白痕;可当加热至500c,原本棱角分明的样本竟像橡皮泥般扭曲变形,表面泛起珍珠母贝般的光泽——这种诡异的相变特性,让常规锻造设备束手无策。
“天蛾,深度解析分子结构。”吴昊的指尖悬在样本上方,能感受到金属表面传来的微弱磁场波动。
全息屏幕上瞬间展开三维分子模型,无数光点在晶格中旋转跳跃。“这是‘量子纠缠记忆合金’,”天蛾的电子音带着解析后的笃定,“内部镶嵌超导体微丝,温度变化会触发纠缠粒子自旋反转:低温时粒子同向排列,硬度堪比中子星物质;高温下自旋紊乱,分子间作用力急剧减弱。若想稳定锻造,需用10特斯拉以上的反相磁场锁定粒子状态。”
“我们的磁场发生器最大功率只有1.2特斯拉。”首席工程师敲着控制台,语气焦灼,“就算临时改装,也至少需要三个月。”
吴昊的目光突然转向车间角落的备用零件区,那里堆放着“鸾鸟”平台反重力引擎的拆解组件。“天蛾,调出‘鸾鸟’引擎的核心参数。”
数据洪流中,一行数字格外醒目:“反重力磁场峰值12特斯拉,持续输出稳定。”天蛾迅速生成改装方案,“拆除引擎的重力约束环,接入锻造机械臂,可临时充当反相磁场发生器。”
四小时后,改装设备启动。淡蓝色的强磁场如罩子般笼罩金属样本,原本在高温下软塌的边缘瞬间挺直,分子模型中紊乱的粒子重新排列成整齐的队列。工程师们抓紧时机启动激光切割,光束如手术刀般精准剖分金属,冷却后的部件表面光滑如镜,连分子级的瑕疵都被磁场压合平整。当第一块符合标准的侦察机外壳从设备中取出时,车间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与此同时,地球轨道的科研舱内,陈潇潇正对着星图上的蓝点皱眉。她的团队在分析噬星族母巢舰的能量轨迹时,发现了80光年外“蓝晶星”的异常——这颗行星的大气光谱中,反氢元素的特征峰异常强烈。“我们的反物质储存技术太掣肘了。”视频会议里,她调出磁约束容器的参数,“现有设备最多存10克反氢,而摧毁一个噬星族苗圃,至少需要100克持续供给。”
吴昊的目光落在天蛾同步调出的记忆碎片上,那里闪过一段模糊的星图。“记忆库里有相关记录吗?”
“‘真空零点能约束场’。”天蛾展开三维图纸,复杂的能量回路中,暗物质晶体散发着幽光,“利用空间量子涨落产生的能量场包裹反物质,稳定性是磁约束的100倍,且体积缩小至十分之一。但场源需要‘暗物质晶体’,蓝晶星的地壳中富含这种矿物。”
“那就去蓝晶星。”吴昊的指节在桌面上轻轻一叩,“让‘玄女’舰队护航,‘鸾鸟’平台搭载采矿分队,务必在一个月内带回晶体样本和反氢原料。”
当“鸾鸟”平台的引擎喷口在太阳系边缘亮起蓝光时,月球车间的第一架“天鱼”侦察机正滑入测试轨道。这架通体银灰的侦察机,外壳采用了那种相变金属,在电磁扫描下几乎隐去身形,只有机翼边缘的能量纹路偶尔闪过,像融入宇宙背景的影子。
首席工程师抚摸着冰凉的机翼,指腹划过那些在磁场中锻造出的精密接缝,突然笑了:“这哪是机器?分明是宇宙借我们的手,打开了新的门。”
测试轨道上,“天鱼”突然加速,机身在高速中泛起微光,瞬间消失在月球的阴影里——它已能利用金属的相变特性,在飞行中改变雷达反射截面。吴昊望着屏幕上的隐形轨迹,知道这不仅是一架侦察机的突破,更是人类在材料科学领域,对宇宙法则的又一次温柔“驯服”。
而远方的蓝晶星,正静静等待着人类的到来。那里的暗物质晶体与反氢元素,将为反物质引擎装上翅膀,让文明的航船,能驶向更深的星海。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