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挖药,一直动着所以不觉得冷,这会儿一停下来吧,就感觉凉飕飕的。
兄妹俩边唠嗑边摘,一开始还挺仔细,后面摘得都要打瞌睡了。
所以开始一把一把的勒,结果就是,速度是快了,但不干净,草草须须的。
摘了有两刻钟,最后一颗麦冬丢进背篓里,周漾松了口气,“可算是摘完了,屁股都坐麻了。”
看着那大半背篓麦冬,周舟问道:“还要不要再找找?”
“找!时间还早呢,咱们再转会儿,这会儿回去只怕路上山里都是人,咱们错开点。”
周漾没带背篓,就拿着镰刀慢慢在周边找着。
她的背篓里装了大半背篓麦冬,周舟的则是装了很多菌子。
两人分开找,挖出来就拿手上,拿不赢了再送到背篓旁边堆着,看着堆了一堆了,再过来摘。
就这样,找找停停的,忙活到太阳下山,两人背篓也快满了,这才开始往家走。
周舟心里一直有个想法,“漾漾,你说,这麦冬,可不可以种啊?”
“啊?”周漾惊了一把,这个她是真没想过,“应该,可以吧?”
她有点不太确定,她知道的是人参、灵芝、三七、天麻、重楼那些可以种,既然都是药材,麦冬,应该也可以吧?
周舟有点激动,他搓了搓手,“你说咱们种麦冬咋样?”
周漾摇头,“不知道,你确定爹会把地给咱们种麦冬?这玩意儿种一年是不能挖的,得等两年以后,也就是说,这头一年是没有收入的。”
“而且,我们都不会种啊。”
周舟挠了挠头,“但是我感觉麦冬很值钱啊,两百文一斤,比种庄稼划算多了,我感觉吧,咱们可以先问问懂的人,到时候拿一小块地先来试试,万一成了呢?”
周漾没打击他的积极性,“那咱们先找懂的人问问清楚,然后再跟爹说一下看看。”
“我看成!”一想到可以种麦冬,周舟兴奋得不行。
还没到家,就看到了周家屋顶烟囱上飘着白烟,两人早已饿得饥肠辘辘了。
平时进山都会带点吃的,今天就没带,想着转一圈就回来的,没想到回来的比平时还要晚。
周春成坐在火塘边上编着簸箕,这玩意儿他编不好,但也在学,最近家里的药越来越多了,簸箕有点不够用了。
他编了一个,丑得奇奇怪怪的,但好在能晒东西,周漾他们也就不挑形状了。
胡氏还是在打草鞋,这段时间陆陆续续攒了有几双了,想着下次街子让周漾他们带着去卖了。
周清已经在炒菜了,胡氏一边打草鞋一边嘀咕,“这俩孩子,也不知道咋回事儿,这么晚了还不回来。”
“估计就是走远了,天黑了自然就回来了。”周春成呵呵笑着,心大得很。
“好像回来了。”周漾还没出声呢,胡氏便听到开门的动静了,手里拿着那个要收尾的草鞋,来到灶房门口,“咋才回来啊?”
“这天都黑了,我还想着再不回来让你爹去找找了。”
“哟,背了这么老些,上哪捡的菌子?”
看到他们背篓满满的,胡氏乐开了怀。
“娘,进屋说。”
周漾刚进屋,周清的菜就出锅了,“回来了?正好吃饭了,你们这时间倒是踩挺准啊,闻着味儿回来的?”
周春成笑呵呵的,“这叫啥,三十晚上的脚洗得好。”
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他们这边有个说法,若是去别人家正好赶上饭点,一般都会说,哟,三十晚上的脚洗得好啊。
“你们不是去找麦冬?没找到?”看着这两个背篓,一个是半背篓菌子,一个是满满一背篓野菜,胡氏还掀开野菜看了,还以为跟以前一样,药在底下呢,没想到掀开一层还是野菜。
“娘,你再往下掀开来看看。”周漾抬了抬下巴。
胡氏半信半疑,大大抓了一把,“哟!这啥?花生啊?”
说着拿了一把出来,眯着眼睛,在火塘边瞅了半天,“不是花生啊,看着怪像的。”
“这就是麦冬!”周舟喝了口水,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我们跑老远了,正好遇到一片,我还捡了几个野鸡蛋。”
“姐,明早吃炒鸡蛋呗,炒韭菜的。”周舟身体往后仰了仰,冲着灶台上盛饭的周清说道。
“行,明早炒,快去洗手,洗了吃饭,都这个点了,吃完洗洗差不多该睡了。”
周舟想抓菜,被周清打了一巴掌,催促着他去洗手。
“今晚恐怕不行喽!”周漾也起身去洗手。
声音从门外传来,“这麦冬啊,挖后三个时辰内就得洗干净,还要剪它那些须根,今晚咱们得上夜班了。”
胡氏的声音从屋里传来,“那没事儿,咱们家人多,这才多大点东西啊,一会儿就能忙完。”
庄户人家,不怕忙,不怕累,也不怕苦,就怕穷,怕吃不饱,只要能赚钱,苦点累点怕什么。
“除了洗干净剪须须根还要干嘛?”
“得三晒三闷,前前后后得二十来天呢。”周漾走了进来,甩了甩手上的水,“我琢磨着得先把金银花跟小蓟送去给李掌柜,到时候再买点肉啊啥的,这麦冬还得再晒晒,一时半会儿还卖不了。”
“咋个三晒三闷法?”
“第一次晒,放竹笆上,还不能放地上晒,得搭架子,晒三到五天,再堆在通风处堆个两三天,第二次晒三四天,堆闷三四天,第三次晒四五天,堆闷六七天。”
“架子咱们倒是有现成的,不过这玩意儿,这么麻烦啊?还晒二十多天?我看着它个头挺小啊,要晒那么久么?”
胡氏站起身来给大家发窝窝头,这几天干重活,所以每人多了一个菜窝窝头。
用野菜跟玉米面一起做的,有点涩,有点刮嗓子,但是顶饱。
“不然你以为人家两百文一斤的身价都是咋来的?”周舟啃了一口窝窝头,吃太急了,噎得他脖子快伸出二里地了。
周漾给他递了一碗米汤,这也是主食,现在就是抓一把米,熬一锅米汤,加窝窝头搭配着吃。
天气热,早上煮一锅米汤,放凉了喝就特别解暑。
“也是!”胡氏点头,“难怪这么值钱,原来这么麻烦啊。”
周漾:“人家李掌柜是这么跟我说的,他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弄呗,说是三斤可以晒一斤干的。要是不想晒,送新鲜的去也成,三十文一斤。”
“三十文?”胡氏摇头,“那不划算啊,按你说的,三斤晒一斤,三斤新鲜的也就九十文,咱们自己晒一下可就是两百文了,还是自己晒吧。”
“这一背篓,我估摸着晒干了得有四五斤。”活还没干,周漾先给大家打了一管鸡血。
“五斤?”一家人齐刷刷的把脸从碗上抬起来。
周漾点头,“差不多,最少是八百文,多的话估计得有一两银子。”
听到她的话,大家先是晃了晃神,随后目光落在背篓上,然后就是开始埋头吃饭,速度明显快了很多。
喜欢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