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多少尾鱼,这是他们一家人早就商量好了的。
“都是自己人,就两文钱一尾吧,你们若是手头紧,啥时候有啥时候再给吧。”
周家困难,前段时间两个孩子前后脚病了,老大又出了远门,这些事儿大家都是知道的,自然也清楚他们估计是拿不出来什么钱的。
周春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还真让三叔你说对了,手头确实有点紧,我先给一百尾的,过两天,再把剩下的六百文给您送过来。”
周明河摆了摆手,“别说这些,走,咱叔侄俩抓鱼去,趁这会儿太阳不大,早点放下去,等收鱼的时候别忘了喊我啊,我高低得尝尝这稻花鱼到底啥滋味。”
“嗳!”周春成乐呵呵的跟在周明河身后,周明河冲着刘桂香摆了摆手,“你去把那个网兜拿来,我给春成抓两尾鱼去。”
周春成的桶就放在门口,都是自家人,周明河抓鱼倒也实在,没给太小的,捞出来的都是个头差不多一样大的。
四只桶自然是不够的,周明河让刘桂香回去把自家的桶拿来,拢共装了八桶,他们夫妻俩还帮着把鱼一起抬到田里去,看着他们把鱼放好了才回来。
“你说,这稻田养鱼真能成?我咋感觉不靠谱啊?”回去的路上,刘桂香忍不住跟周明河嘀咕。
周明河叹了口气,“谁知道呢,”虽然周春成说得头头是道的,把他都搞得热血沸腾的,但冷静下来,还是觉得没谱。
这么多年,祖祖辈辈的,这田地就是拿来种粮食,种稻谷的,这拿田养鱼算咋回事儿啊。
可心里,却又隐隐希望,他能成功,这样的话,他们庄稼人,又多了一笔收入来源。
鱼下了田,周春成夫妻俩并没有立马就走,而是留在了田边观察着。
鱼儿并没有排斥,相反游得还挺欢快的,捞的时候就挑着那种生龙活虎的捞,因此这会儿也没看到翻肚皮的。
夫妻俩围着田边转圈圈,跟着鱼儿走,见它们游了一圈,太阳晒得温度高起来的时候,它们直接躲到了鱼沟里。
从田里回来,胡氏脸上隐隐带着压抑不住的笑意,“他爹,我咋感觉这鱼,说不定还真让我们给养成了。”
“我感觉问题不大,这段时间辛苦点,得多往田里跑跑,我就怕有人来摸鱼。”说到这里,他脸上又带了几分愁容。
“这也没法,只能咱们多守守了。”
胡氏叹了口气,“这鱼是放下去了,可也多了一笔账,好不容易家里有了两百多文钱吧,这下子又送出去了,还多欠上一笔。”
“咱们还年轻,孩子也大了,不妨事,多苦苦,啥都会有的,这鱼要是养成了,家里的账能还一大半了,到时候压力就没那么大了,明年接着把五亩都搞上,估摸着就能还清了。”
这样一算,两人觉得这日子好像又有奔头了。
家里有人张罗家务,每次回去都能吃上热乎的饭菜,孩子也大了,不咋需要他们操心了。
相反,几个孩子每天往家里划拉东西,还能赚钱,他们夫妻俩,就只管负责出力,种好田地,就这样,还有啥不满足的?
两人回到家,周漾他们已经把要卖的药材那些准备好了,周清在灶房炒菜。
主食不变,最近饭桌上多了一个凉拌菜,那就是折耳根。
周家口味偏酸辣,所以基本上饭桌上顿顿都会有凉拌菜。
有时候是凉拌萝卜丝,有时候是拌烧辣椒,有时候直接拌姜丝,或者拌藠头,现在多了折耳根。
就是水豆豉挺费的,一顿一碗,一顿一碗的,眼瞅着半年不到,已经吃了半罐了。
除了折耳根,最近吃得比较多的就是苦瓜跟丝瓜了,还有隔壁陈春花家给的豆角。
她们家种的多,那篱笆上爬得蓊蓊郁郁的,这豆角也是一茬接一茬的出来。
见风长,吃不完两三天就老了,周漾就跟陈春花说了,用水焯一下,再拿来晒,晒干了冬天吃。
“药材都带齐了?小蓟拿完了没?那角落里还有一袋来着。”胡氏一边洗手一边询问情况。
“拿完了,一共四袋嘛,金银花也带上了,还有蜂蜜,家里留了一些,我们拿了四十斤,也不晓得能不能卖得完。”周漾又看了一遍,感觉东西拿完了,这才进屋拉桌子。
“我姐都开始炒菜了,我想着你们要再不回来,我们就先吃了,不然到镇上又要晚了。”
“这头次养鱼,我跟你爹心里也没啥谱,就在田里多转了转。”
胡氏不放心,又过去看了一遍,“草鞋拿了没?”
“草鞋?”周漾从屋里跑出来,“应该拿了吧?我让我三哥装的,我看看。”
“在这儿呢。”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草鞋赫然就放在最底下。
“家里还有几个鸡蛋,这天热了也放不住,你们东西也多,过两天拿到富阳街去卖吧。”
“也成,到镇上有点远,我也怕颠碎了,爹,娘,吃饭了。”
吃了饭,周漾跟周舟去镇上卖药,胡氏夫妻俩暂时没啥活了,就跟周清背着背篓进山捡菌子,顺道看看有没有麦冬可以挖。
手里有几文钱,两人没选择走路,而是去何家沟找了刘跛子的儿子大刘送她们到镇上。
两人先去卖药,周漾去了一次了,第二次再来就熟门熟路了。
保和堂里同样是人来人往,看到周漾兄妹俩大包小包带了一堆,李荣升赶紧迎了上来。
“这么多,又割小蓟了?”
周漾笑了笑,“对,遇到了就割着回来了,另外还晒了一些金银花,麦冬也寻到了,只不过还在晒,得下个月才能送来了。”
——
收入: 0
支出: -800文(鱼苗)
喜欢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