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四年魏忠贤,忙着打击东林党人,朝中遍布爪牙,一时权倾朝野,人人自危。六月初一,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
这位大太监终于有些慌张,因为其中不少罪状确有其事。不过其倚老卖老,跑到朱由校面前哭诉,避重就轻。皇帝心中知道其为人,但奈何此时需要一只听话的野狗,平衡朝中的关系,防止一家做大。
只好温言抚慰他,斥责杨涟。随后便一头扎进后宫处理家事,次子病重危在旦夕。
等到魏公公缓过神,客氏反应景阳宫发生变故,宫女和太监都换了人,而且陛下下令闭宫。
深宫出身的魏忠贤,知道肯定发生什么事情他不知道。其中事关皇子,必须得弄清楚。于是他秘潜东厂的人,审问景阳宫的宫娥和太监。可是没想到天启这些日子一直关注这里,虽然下令闭宫,但还是经常出入其中。慰藉皇贵妃范氏,告知皇次子的最新情况。
虽然严令不准说出去,但范氏比较心细,发现宫里的宫女和太监情况不对。严词逼问之下,这些人才如实相告,儿子是她的心头肉,谁都不能碰,即使是魏忠贤。
天启再一次驾临景阳宫时,皇贵妃直言说出经过。在皇帝眼神注视下,这位司礼监太监立刻跪倒在地,不敢抬头,求陛下饶恕。
“外面风言风语,朕姑且听任之,怎么连朕的安排你也要调查?”声音冷漠且干脆。
自知做错事情的魏忠贤,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破局,身为内臣,荣辱皆在主子一念之间。如果此时天启放弃他,迎接他的将是地狱,外臣恨不得他早死早超生,东林党人更是想除之后快。想着死贫道不如死道友,他果断出卖了客氏。
“您的乳母客妈妈,担心有人对皇子不利,这才和奴才商议,弄清事情过程。奴才掌管东厂,有为陛下分忧解难之责,这才擅作主张,请主上责罚。”
“这里是朕的后宫,何时轮到尔等指手画脚,司礼监何时可以管的这么宽?”朱由校盯着魏忠贤,似有杀意,但是想到朝廷中的事情,又只好作罢,现在不是时候。
“这里是皇后做主,尔等做好分内之事,再有下次司礼监可以换个人,我看曾经的王安就不错。至于客氏,你告知其安分地待在宫中,近日不用出来,朕不想看到她。”
皇帝也是父亲,护犊子之心不比别人少,何况他已经夭折一个儿子。天下是他的,也将是他儿子的,未来他还需要子孙后代供奉。他可不想学正德帝,断子绝孙。
“主上仁慈,奴才谨遵圣命。”跪在地上的太监,此时内衣已经湿透,陛下没让起来他根本不敢动。
“好好跪着,这里以后不需要尔等过问,自有御马监人负责。至于你,什么时候皇贵妃解气,什么时候可以起来。”
说完他率袖走出景阳宫,因为他想到那个瘦弱的次子,不放心想出宫去看一看。他可不信二王不相见的说法,都是一些方外之士的忽悠。
皇帝一走了之,魏忠贤却依旧跪在此地。范氏不傻,既然陛下没有深追,必有其道理,而且台阶给了她,作为妃嫔,她不能任性。仅仅过了一小会,她便开口让其起身,去忙事情。
“奴才叩谢娘娘恩典,日后娘娘有吩咐,奴才万死不辞。”不得不说,这狗东西拍马屁的功夫挺厉害的,说话水平确实高。
可是他碰触到儿子,这个无法饶恕,不然跪倒死也是可以的。
滚出景阳宫,魏忠贤掏出手帕,擦拭满头大汗。此时他也明白,皇帝不好糊弄,有些事情碰不得。他是一把刀,只有磨刀霍霍向朝堂才是他唯一的出路,这次是踢到铁板,该死的客氏。
远在咸阳宫的客氏,听到太监传的口谕,简直不敢相信。皇帝陛下居然会如此对她,她可是天启的乳母,从小喝着她的奶水长大的。可惜这里是皇帝说了算,一旦长时间见不到皇帝,被困在宫殿中,和那些冷宫的妃子有何区别。
至此客氏和魏忠贤有了那么一些隔阂。
范府,一处别院,戒备森严。
小皇子,睡的香甜,他最近吃的多,拉的多,一切在好转。听到此处,朱由校露出欣慰的神情。
出了房间,他看向下首的二人,问道:“朕赏些什么给尔等好?”
顾野见状,赶忙下跪:“草民惶恐,为陛下分忧,是我等幸事,不敢奢求回报。”
“哈哈哈,还是要多读些书,这等自欺欺人的话,只是说着让朕好听些。这样吧,事关机密,无法大张旗鼓表彰,只能以后再说,现在赐你金百两,孤本医书若干如何?”天启心情不错,难得露出笑声。
“草民谢陛下。”顾野此时有些激动,早就听说朝廷的永乐大典收录不少孤本医书,现在看来不假。
转头朱由校又看向陆羽,意思是你想要什么。
陆羽也不客气,抱拳和天启说道:“陛下,臣今年该参加乡试,现如今已经是六月底,微臣得回南直隶报名,这个时间……”
“我道是什么事情,原来是这个。朕的门生,今年终于愿意下场一试?”天启心中似乎下定什么决定,继续说道。
“朕会知会国子监,尔今年在京师参加秋闱,事先说好,要是没中朕可不会徇私。”
“谢陛下,学生一心想做天子门生,哪儿能倒在秋闱之中,那太丢范先生面子。”陆羽自信满满,自1616年以来,足足准备八年,除非特殊情况,很少丢下书本,八股文早已烂熟于心。
回到宫中的天启,看到安然无恙的魏忠贤,顿时觉得范氏聪慧。劫后余生的魏忠贤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办好陆秀才的事情。这时候的大太监,见到主子继续给他安排任务,顿时心中大定,有价值才有用,不然位置肯定不保。
这个事情,他办的很用心。知道他出面肯定不妥,必然会引起那些腐儒的群起攻之,主子要的是结果,不关心过程。为此他不惜动用国子监的暗手,主动出面将陆羽的名字加了进去。
低调沉稳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陛下依旧对其信任有加,便渐渐越发作威作福,纠结朝中势力和东林党人斗的死去活来。
天启却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些调动,比如邱同任临邑知县,邱鏸调任扬州府同知,而楚南调任大同府通判,张铨升任右佥副都御史。
陆羽最近终于可以回到京师宅院红袖添香,准备八月初的秋闱。
喜欢明末另类书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明末另类书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