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鄱阳湖渔歌》
\"你们听这个发音——'鄱湖浪打浪,金银藏在...'后面这个音根本不是'山'!\"欧阳菲菲突然从古籍堆里抬起头,马尾辫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她手里的明代《鄱阳渔歌集》正摊开在\"白鹿现,三宝见\"那页,旁边是张一斌刚用手机录下的老渔民哼唱。
陈文昌正把第三包辣椒酱倒进书院提供的稀粥里,闻言差点打翻碗:\"所以那老头不是在唱歌,是在念密码?\"
窗外雷声轰鸣,白鹿书院藏书阁的桐油灯忽明忽暗。罗子建缩了缩脖子,把汉服外衣裹紧——三天前他们在后山发现的石刻地图,需要配合特定方言发音才能显现完整路线。而现在,永乐十七年的暴雨正把庐山变成水雾迷宫。
\"最麻烦的是这个。\"张一斌调出手机里的频谱分析图,三个峰值在\"cang\"音处诡异分叉,\"江西境内有七种方言都可能符合,包括...\"他忽然瞪大眼睛,因为陈文昌已经扯开嗓子用闽南语吼起来:\"金银藏在咱厝边!\"
\"砰\"的一声,藏书阁大门被撞开。山长王守德带着三个手持水火棍的差役冲进来,烛光在他铁青的脸上投下狰狞阴影:\"果然有倭寇同党!\"
欧阳菲菲的钢笔\"啪嗒\"掉在地上。她这才想起,嘉靖年间倭患最严重时,朝廷曾把闽南语当作间谍暗语禁止使用。罗子建急中生智,抓起桌上的《朱子语类》挡住脸:\"山长明鉴!陈兄是在研习...呃...琉球朝贡使的唱和诗!\"
\"放屁!\"王守德一把拍掉书本,山羊胡气得翘起,\"《永乐大典》编修在即,尔等整日鬼鬼祟祟...\"他突然噤声,因为张一斌正举着个会发光的\"暗器\"(其实是手机)对准他眼睛。
暴雨中传来瓦片碎裂声。陈文昌趁机拽着同伴们翻窗而出,四人踩着明代建筑特有的飞檐斗拱,跌跌撞撞滚进后山的竹林。欧阳菲菲的襦裙被竹枝扯破,露出里面印着\"NASA\"字样的打底裤。
\"现在怎么办?\"罗子建揉着撞到石头的膝盖,\"没有方言密码,就算找到三宝也...\"
\"等等!\"欧阳菲菲突然从袖中抖出一张泛黄的纸,那是昨天她在书院茅厕发现的——别问为什么去那里找线索,按张一斌的说法是\"古代情报都爱往厕所传\"——纸上画着奇怪的音韵对照表。
陈文昌凑过来时,竹林中突然响起弓弦震动声。\"趴下!\"张一斌一个飞扑把众人压倒,三支箭\"哆哆哆\"钉在他们头顶的竹节上,尾羽还在颤动。
暗处走出五个穿蓑衣的汉子,领头的刀疤脸操着浓重的江浙口音:\"把《渔歌集》交出来。\"欧阳菲菲注意到他们绑腿的系法是倭寇特有的\"蟹爪结\",但口音分明是明朝官兵。
\"原剧情里没这出啊!\"罗子建用台语小声哀嚎。陈文昌却突然笑了,他摸出随身携带的辣椒酱瓶子:\"各位军爷,这是南洋进贡的...呃...龙血膏!\"
刀疤脸愣神的刹那,张一斌抓起辣椒酱往对方脸上泼去。竹林里顿时响起杀猪般的惨叫,四个现代人趁机钻入密道——那是他们上周用自拍杆探出来的,朱熹时代修建的排水系统。
在黑暗的甬道里爬行时,欧阳菲菲突然拽住前面人的衣带:\"我明白了!不是现代方言,是要用赣北采茶戏的唱腔!\"她沾着泥水在墙上画出声调曲线,\"看这个'藏'字,在明代读作'zong',但要带戏曲的颤音...\"
罗子建突然\"啊\"了一声:\"我在台湾歌仔戏班打过工!\"他清了清嗓子,用混合着闽南语和客家话的古怪腔调唱起来:\"金银zong在...云雾间?\"
石壁应声而落。月光透过新出现的洞口,照在一尊白鹿石雕上,鹿角缺了左尖——正是他们在现代书院密室见过的形状。但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石雕前放着还在冒热茶的青花盏,杯底沉着张字条:\"四更,文殊台\"。
陈文昌刚要去拿,张一斌猛地拉住他:\"茶是热的。\"四人瞬间寒毛倒竖——这意味着,要么书院里有内鬼提前来过,要么...那个传说中的\"穿越者前辈\"还活着。
当他们蹑手蹑脚返回书院时,山长书房的灯还亮着。透过雕花窗棂,只见王守德正在烧毁什么文件。欧阳菲菲眼尖地发现,飘落的纸灰里,有一片没燃尽的角落印着和倭寇字条相同的暗记:一朵五瓣梅花。
\"明天四更...\"罗子建咽了口唾沫,\"我们去还是不去?\"
远处传来打更声,混着鄱阳湖方向隐约的船歌。那调子忽然变得清晰起来,正是他们苦寻不得的原版密码歌谣。但此刻,这歌声听起来却像催命的丧钟。
喜欢庐山藏宝图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庐山藏宝图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