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夜,呵气成霜。
街角那家熟悉的烧烤店却热闹非凡。
玻璃窗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雾气。
窗子内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来来来,为我们青锋影业的诞生,干杯!”
王紫逸率先举起满满的啤酒杯,泡沫从杯沿溢出来,洒在他手上。
桌上摆满了烤串、毛豆和花生,中间一口鸳鸯锅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干杯!”几只杯子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最初的祝酒词过后,气氛却意外地冷了下来。
大家默默地吃着串,只有火锅沸腾的声音填补着沉默。
“妈的,网上那帮孙子还在喷!”王紫逸猛地灌下一大口啤酒。
他把杯子重重砸在桌上。
“我看得火大!说什么我们消费历史,说什么35天拍出来的肯定是垃圾......”
陈小纭小口咬着烤馒头片,小声接话。
“过审......真的没问题吗?我听说路川路子很野,他是不是找了很多人,要卡我们。”
宋轶相对冷静些,但眉头也紧锁着:“舆论压力确实大,韩总那边恐怕也不轻松。”
刚刚注册成立的青锋影业,面临的第一个项目就深陷舆论漩涡,前途未卜。
这一刻的庆祝,反而显得有些悲壮。
李扬默默转动着手中的酒杯,看着金黄色的液体在杯壁上划出弧线。
“今天是公司的好日子,先不说那些。”李扬沉稳地举起杯,打破了沉重的气氛。
“难关总会过去,先为我们的‘青锋’干一杯!为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勇气干杯!”
宋轶立刻接过话头,声音温柔却有力。
“对啊,想想我们拍戏的时候,那么多困难都过来了。”
“记得吗紫逸,你为了省预算,是怎么跟道具老板嘴皮子的?”
王紫逸一下子来了精神:“嘿!那老头最后都快被我逼疯了!不过确实省了不少钱!”
“还有小纭,”宋轶笑着转向陈小纭,“那天拍雨戏,你冻得直哆嗦,一条过了之后直接扑我怀里哭鼻子,妆都花了,活像只小花猫!”
陈小纭脸红着捶她:“轶轶你还说!”
“还得谢谢扬哥,明明自己也冻得嘴唇发紫,还先把干毛巾给我们用。”
酒精和回忆是最好的破冰船。
桌上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笑声多了,酒杯碰撞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等《照相馆》成了,咱们青锋下一部拍什么?”
王紫逸已经开始畅想未来。
“我觉得可以搞个商业大片,扬子你说呢?”
“得先拿奖吧?”陈小纭眼睛发亮,“咱们去金鸡走红毯,扬子你说我穿什么颜色的礼服好看?”
“你先练好台词再说吧,”王紫逸毒舌地吐槽,“上次那句‘我知道了’说了八遍才过。”
“你!”
大家哄笑起来,李扬也配合着笑了一笑。
李扬随着大家喝酒、说笑、撸串,看似融入了热闹的氛围。
他适时地接话,恰到好处地开玩笑,甚至主动举杯祝酒。
但他的眼神偶尔会失焦,流露出深思和不易察觉的动容。
看着这些欢声笑语的面孔,李扬的内心却异常清醒。
他知道《照相馆》必将成功——
这种确知带来一种微妙的孤独感。
他背负着“先知”的秘密,无法与任何人分享这份笃定。
他完全有能力借钱独资创办青锋影业。
对未来收益的绝对自信,让他有无数种方法筹到启动资金。
但他选择了合资,让这些伙伴成为股东。
不是因为想要“带朋友赚钱”,让朋友们感谢、感恩自己——
那更像是一种施舍或炫耀。
更深层的原因,是他需要。
需要这些志同道合、一起拼杀过的伙伴作为同盟军。
需要将王紫逸口中的‘扬子团’捆绑形成更坚固的共同体。
青锋影业不仅仅是电影公司。
更是他们的“根据地”,是他们共同面对未来风浪的堡垒。
他完全理解在朋友们视角下,此次入股是何等“赌博”。
项目岌岌可危、自身积蓄投入未知。
他们信任他李扬这个人,胜过冷冰冰的市场。
王紫逸甚至向家里要了钱——
这笔钱如果打了水漂,他至少要听家里人唠叨一整年。
这种基于纯粹信任和友谊的支持,远比金钱更珍贵。
他们赌上的不仅是钱,更是对他的信心和共同进退的情谊。
按理说,或许该他们谢我给他们赚钱的机会。
事实上,我也该感谢他们。
谢他们在我和我最看重的作品,最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和我站在一起。
押上他们的信任和真金白银。
李扬抿了一口酒,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
以他内敛、不善表达情感的性格,这些肉麻的话杀了他也说不出口。
宴席接近尾声,大家都有了几分醉意。
王紫逸搂着自己的肩膀,大声唱着跑调的歌;
陈小纭和宋轶头靠头说着悄悄话;
李扬仿佛长了一双会飞的眼睛,飞到天空,微笑的看着‘我们’,眼神中满是欣慰。
“来!再来一杯!”
王紫逸摇摇晃晃地站起来。
“为我们青锋影业,为《南京照相馆》,为......为我们所有人!”
大家都站起来举杯,李扬也端起酒杯。
他看着醉意盎然、勾肩搭背、畅所欲言的伙伴们——
宋轶温柔的目光,王紫逸的豪爽,陈小纭的活泼......
“啥也不说了,都在酒里!”
李扬迎着大家的目光,将所有的情绪压下,只化为一句最简单的祝酒词,“干!”
“干!”众人欢呼着碰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辛辣的液体入喉的刹那,李扬在心中完成了无声的告白:
谢谢你们,我的朋友。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