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六日,天气愈发闷热,乌云低垂,却迟迟不肯落下雨滴。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笼罩着整个上海地区。三十六师的阵地上,工事修筑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士兵们几乎是靠着意志力在支撑。
一:真如指挥部,临战协调会
与会者除了三十六师的旅团长,还多了几位特殊人物:第八十七师王敬久派来的参谋长,第八十八师孙元良派来的副师长,以及上海市保安总队的代表。这是战前最后一次重要的协同防御会议。
宋希濂站在大幅军事地图前,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诸位,废话不多说。日军登陆在即,我辈军人,守土有责!我三十六师防线为核心,但左右两翼,离不开友军弟兄的鼎力相助!”
他指向地图:“王师长,孙师长,我部左右两翼的结合部,是薄弱环节,尤其怕日军小股部队渗透或侧翼攻击。请贵部务必加强警戒,与我部前沿观察所保持电话线畅通,必要时,及时战术协同!”
八十七师参谋长立即表态:“宋师长放心,我部已在与贵部结合部增派了一个加强连,并配备了重机枪。电话线已架设双路,确保通讯无虞!”
八十八师副师长也接口道:“我师同样已做好准备。孙师长的意思是,一旦战事打响,我两师炮兵可尝试进行有限度的集中火力支援,重点打击日军可能的集结地。”
“好!”宋希濂重重点头,“保安总队的弟兄,”他看向那位代表,“地方治安和反谍、引导民众疏散的任务,就拜托你们了!特别是要警惕日军便衣和汉奸破坏!”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保安总队代表起身敬礼。
会议结束后,宋希濂单独留下了周明远和刚从前沿回来的陈阿福。“明远,‘钢铁防线’任务进度如何?”
“师座,主体工程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五!反坦克壕、核心碉堡群都已完工。只是部分防炮洞的加固和伪装还需要半天时间。预计今天日落前,能百分之百完成系统要求!”周明远的语气带着疲惫,也带着一丝完成艰巨任务的兴奋。
宋希濂心中一定,这意味着丰厚的系统奖励即将到手。“很好!完成后,立功人员,战后再统一论功行赏!阿福,你那边有什么情况?”
陈阿福脸上带着风霜之色:“师座,鬼子侦察机活动频繁,飞得很低,很嚣张。我们的防空火力弱,拿他们没办法。另外,昨晚又抓了两个舌头,是日军第十一师团的尖兵,确认了他们登陆艇的数量和大致型号。还有……我们在江边发现了这个。”他递过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小东西。
宋希濂接过打开,是一个精巧的、带着水渍的金属浮标。“这是……”
“鬼子可能在使用水文浮标,测量长江口的水文数据,为登陆做准备。”陈阿福沉声道。
宋希濂眼神一冷:“看来鬼子是铁了心要从这里上来了。继续监视,但有机会,就打掉他们的侦察兵和这些设备!但要避免大规模交火,现在还不是时候。”
【叮!触发支线任务:戳瞎敌人的眼睛。】
【任务要求:在48小时内,击落或有效驱逐日军侦察机至少1架,或清除日军设置在防线前沿的水文测量标志\/侦察点至少3处。】
【任务奖励:积分点,博伊斯反坦克步枪(英制)x20挺及配套弹药x5。随机连级精锐侦察部队召唤卡x1。】
【失败惩罚:日军获得更精确的我军布防及水文情报。】
系统的任务再次精准到来。宋希濂立刻对陈阿福说:“听到没?想办法搞掉鬼子的眼睛!需要什么支援,直接跟周参谋长提!”
“是!保证完成任务!”陈阿福眼中闪过猎人的光芒。
二:东京,日本陆军省军务局。
一场关于上海战事的非正式讨论也在进行。几位课长级别的军官在休息室里边喝茶边交谈。
“山室君的第十一师团已经出发了吧?看来,上海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了。”一个略显肥胖的大佐轻松地说。
另一个瘦削的大佐则比较谨慎:“松井石根大将(即将任命的上海派遣军司令)似乎认为,支那军在上海的抵抗可能会比较激烈。尤其是那个三十六师,装备和士气都不错。”
“哼,支那军再强,能强过帝国皇军?”胖大佐不以为然,“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抵抗都是徒劳的。我看,一个月之内,就能结束战斗,迫使蒋介石政府屈服。”
“希望如此。不过,军部还是应该提醒前线部队,不可轻敌。另外,国际社会的反应,也需要密切关注,特别是英美两国。”
三:南京,军委会。
何应钦拿着一份电报,快步走进蒋介石的办公室。“委座,宋希濂又来电,再次催促第二批德械装备,特别是战防炮和高射炮。言辞很急,说日军进攻在即,若无足够反坦克和防空火力,防线恐难持久。”
蒋介石看着窗外,沉默片刻:“这个宋希濂,倒是尽心。告诉俞济时(后勤部长),优先调配!能挤出来多少,就先给他运去多少!另外,给法尔肯豪森将军打个招呼,请德方催促一下在途的军火。”
“是。另外,英国大使馆方面传来非正式消息,他们对上海局势表示关切,希望中日双方能克制……”
“克制?”蒋介石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愠怒,“日本人都把军舰开到吴淞口了,把枪顶在我们脑门上了,还要我们克制?告诉英国人,我们是自卫!除非他们能迫使日本人退兵!”
何应钦低头称是,心中明白,外交斡旋的希望极其渺茫。
四:三十六师防区,姚家宅前沿阵地。
补充团的新兵们正在老兵带领下,进行最后一次战前强化训练。训练内容很奇特:不是拼刺刀,而是如何在炮击时快速躲进防炮洞,如何根据炮弹呼啸声判断落点,以及……如何快速佩戴刚刚下发的那种奇怪的“猪鼻子”——防毒面具。
“都听好了!这玩意儿关键时候能保命!小鬼子打仗不讲究,可能会放毒气!”罗成营长亲自示范,笨拙但认真地戴上面具,声音变得闷声闷气,“就这样戴!三秒钟之内必须戴好!谁要是慢了,害死自己,也害死战友!”
新兵王大壮学着样子戴上面具,瞬间感觉呼吸困难,视野受限,不由得有些慌乱。
“慌什么?!”旁边一个川军老兵拍了他一下,“习惯就好了!总比被毒气熏死强!”
训练间隙,团里的文书又来了,这次不是登记信息,而是发放一种特制的“身份牌”——一个小竹牌,上面用烧红的铁条烙上了部队番号和姓名。
“都挂脖子上!万一……也好知道你是谁!”文书的声音有些低沉。
阵地上弥漫着一种悲壮而坚定的气氛。
五:上海,一家由德国商人经营的洋行仓库。
深夜,几辆卡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周明远带着一队绝对可靠的师部警卫连士兵在此接货。洋行经理,一个面无表情的德国人,递过一份清单。
“周参谋长,这是贵方订购的最后一批‘特殊物资’,请查收。按照约定,货款已结清。”
周明远看着士兵们从卡车上卸下一箱箱标记着德文的武器箱,里面是系统奖励的spzb 41锥膛炮(被标记为“实验性反坦克枪”)和Flak 38高射炮。他心中震撼于“顾问团”渠道的高效,但脸上不动声色:“感谢阁下。希望今后合作愉快。”
德国经理耸耸肩:“生意就是生意。不过,容我多说一句,宋将军的部队,很了不起。祝你们好运。”
卡车在夜色中返回真如。与此同时,系统的提示音在宋希濂脑中响起:
【叮!支线任务“戳瞎敌人的眼睛”完成度1\/3:侦察连清除日军水文测量点一处。奖励积分6666点已发放。】
【叮!主线任务“钢铁防线”已完成!奖励积分点,德制spzb 41型28\/20毫米锥膛炮x12门及弹药,随机营级精锐部队召唤卡x1已发放,并完成合理化。请宿主注意查收。】
宋希濂走到窗前,望着东南方向吴淞口那片被乌云笼罩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基石已筑,利刃在手,现在,只等那场注定要改变历史走向的暴风雨到来了。
“八月十二日……我等着。”他轻声说道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