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新吃食,自然得尝尝,陈夫子点头,心中得意,果然,他今日来得早,其他夫子还没来。
陈夫子坐下后,时知夏将新吃食奉上。
“时小娘子,你可知我手上拿的是什么?”陈夫子神秘一笑,将手中的纸拿起晃了晃,竟还打起了哑谜。
时知夏哪知道他手中拿的是什么,不过来者是客,总不能扫了陈夫子的兴,她沉吟了一会儿才摇头。
“这是我为灌汤包赋的文!!”陈夫子面带得意。
踏进肉汤铺的李三郎,听到这位夫子竟为灌汤包赋文,心中大为震惊,一时间竟有种甘拜下风的感觉。
他对朝食铺的吃食也十分热爱,怎的没想过为吃食赋文。
不行,他不能输给这位陈夫子,明日他也要为心爱的吃食赋文,明日为陶罐汤赋文,后日为灌汤包。
“知夏,竟有糯米鸡,给我来一份。”见有糯米鸡,李三郎将赋文之事抛到了脑后。
就算是想要写文,也得将肚子填饱。
“陶灌汤,灌汤包来两份,我等会儿需带回家。”
昨日与朋友吃酒,惹了娘子不快,李三郎想着今日得伏低作小,定不能让娘子捉了错处。
“好嘞,李家大兄,昨日归家,嫂子没动手吧!”看他面上并没有青紫,时知夏想着,嫂子定是在旁的地方下手。
嫂子是好人,生气时,还会顾全李家大兄的脸面。
“我乃一家之主,娘子怎会与我动手,真是笑话,昨日我归家,娘子便对我嘘寒问暖,为我做解酒汤。”
“知夏,你莫要以为我怕娘子,这都是误会。”
李三郎说起这话来铿锵有力,疑似喝醉时的幻想。
见他越说越得劲,时知夏在心里闷笑,李家大兄这话说得好听,竟将自己塑造得异常伟岸。
“李家大兄,你腰间怎会有青色。”时知夏小声问道。
“你怎知——”李三郎一瞬间破功,随即反应过来,讪笑着喝了一口陶罐汤,唉,熟人面前果真不能吹嘘。
娘子的铁钳功,街坊谁人不知,李三郎深受其害。
“时小娘子,快来看看我为灌汤包赋的文。”陈夫子迫不及待想分享自己的赋文。
时知夏接过他写的赋文,看了一会儿,感觉有些艰难。
夫灌汤包者,面点之隽品也。其皮薄如蝉翼,透光可见内中琼浆——
“好文,好文。”时知夏目露惊叹,拍手叫好。
她看不出这文好坏,但是陈夫子愿意为自家灌汤包赋文,那就是包之荣幸,怎能不大夸特夸。
瞧瞧陈夫子脸上的笑容,嘴角翘得,都快与天肩并肩。
“陈夫子,这样的好文,您若是有时间,能否将这文写于墙面,我想日日看到。”时知夏脑子灵光一闪,想到这个主意。
陈夫子的文好字也好,若是将这赋文写于墙上,也算是给肉汤铺增添些文人风采。
试想一下,吃着朝食,读着墙上的文,朝食的香气和书香气揉合,定会十有趣。
况且,这文读着口齿生香,陈夫子写得十分生动,将灌汤包的模样儿,还有吃时的美味,都写了出来。
“妙啊!”陈夫子拍桌叫好,心中得意,时小娘子对自己写的文,果真十分上心。
待他将自己写的文书于墙上,书院同僚定会羡慕,一想到这,陈夫子恨不得撸袖狂写。
“陈夫子稍等,我去准备笔墨。”时知夏趁着客人不多,将屋中笔墨拿出,放于桌面。
其他客人,见陈夫子要在墙面书文,也有些蠢蠢欲动。
只不过动了一会儿,便死了心。
他们的学识比不上陈夫子,撑着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好诗好句,只知朝食美味。
“时小娘子,我精通画技,可要我配画。”穿青衫的年轻郎君跃跃欲试,想帮着陈夫子配画。
有好文没有好画,这怎的能行。
时知夏没想到这里还有位画家,他想画,自然可以。
“求之不得,只是,我这里没有郎画想要的笔墨。”
年轻郎君摆手:“小娘子莫要担心,我自带了。”
这可是他赚钱的家伙,年轻郎君向来随身携带,他本想着吃完朝食,便去东市支摊。
陈夫子见年轻郎君想给自己配画,让出了地方。
收拾桌子的时九娘,见墙上有文又有画,想着乖囡真是机灵,竟让学院的夫子帮着写文。
“知夏,这夫子写的字真好看,咱们家这招牌。”时九娘还想让夫子帮着写招牌。
时知夏想着白嫖一次就够,怎能让陈夫子再帮着写招牌,再说,肉汤铺的招牌,她想自己写。
铺子的名字,她早已想好,就叫四时鲜。
“娘,我来写,你看木板上的字,可是比先前好看多了。”时知夏指了指外头挂的木板。
女儿有自信是好的,时九娘想夸,又不知从何夸起,至少女儿这字像字了。
“你这字的确有进步,我家乖囡有天赋。”
李三郎瞄了一眼,真没想到嫂子睁眼说瞎话的功夫,倒是越来越强,这样的字,天赋从何而来。
心中吐槽归吐槽,李三郎埋头吃完朝食,便起身让出位置欣赏墙上的画。
年轻郎君画得不错,灌汤包咬开时的样子栩栩如生,若是不细看,定会以为这是真的。
因着有夫子和年轻郎君写文作画,进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忙得时知夏母女俩人团团转。
卫孝安捧着热的卤鸡子进了书院,忙着复习昨日夫子教的学问,不敢懈怠。
“喂,里头那厮,出来。”讲堂外,穿青衫的郎君言语轻慢,左右还站着两个书童。
刚将书拿出的卫孝安,抬起头:“同窗,可是叫我。”
“自是叫你,讲堂里只你一人,赶紧的。”同窗面色不耐烦,啧,这人怎的慢吞吞。
若不是有事,他定不会跨足穷酸聚集之地。
也不知书院的山长为何要将这些穷酸收入学院,难道是觉得他们能为学院争光,真是可笑。
这些人连寒门都称不上,就算读书有些天赋,也只能止步于此。
穷苦百姓想供出一个读书人,可不容易。
喜欢四时鲜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四时鲜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