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观星台上的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却吹不散周玄胸中的澎湃暖流。他凭栏远眺,目光越过宫墙的重重飞檐,落在更广阔的天地之间。
京城,这座千年帝都,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呼吸”着。
灵能路灯勾勒出纵横交错的街道脉络,不再是往日入夜后便陷入沉寂的黑暗迷宫,而是充满了生机的光之河流。
远处,工业区上空因密集的灵能反应而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瑰红色光晕,仿佛大地蓬勃的心跳映红了天穹。
偶尔,一声悠长而略显尖锐的汽笛声划破夜空,那是灵能机车在试验线上奔驰,宣告着空间与时间正在被新的力量重新定义。
这喧嚣、这光亮、这变革的脉动,与记忆中刚降临此界时,那座暮气沉沉、仿佛被时光遗忘的古城形成了鲜明对比。那时的帝国,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靠着惯性维持着最后的体面。
而现在,它仿佛一个刚刚经历蜕变的青年,虽然筋骨尚在磨合,举止间难免带着生涩与毛躁,但那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那股要将旧世界枷锁彻底挣破的锐气,已无可阻挡。
周玄的脑海中,如同走马灯般闪过这五年来的点点滴滴:
从最初在冷宫偏殿里,与墨衡对着简陋的符文草图争论不休,到如今灵科院高楼林立,各研究所灯火通明;
从说服朝臣时遭遇的质疑与阻力,到如今“灵气科技”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国策,连最保守的势力也开始思考如何融入其中;
从第一台原型机磕磕绊绊地运转,到如今标准化零件在流水线上如洪流般倾泻,催生出无数改变生活的产品;
从仅能点对点传音的原始灵话,到如今覆盖京畿、正在向全国蔓延的通讯网络雏形;
从凡人军队面对修士的无力,到如今装备符文武器的士兵能在特定战术下形成有效威慑,甚至开始探索灵械化部队的雏形;
从灵石仅是修炼资源,到如今成为牵动国家经济命脉的战略商品和金融工具;
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单一价值观,到如今技术学院门前络绎不绝的求学青年,新的社会阶层和职业荣誉感正在形成……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清晰的方向:一个建立在灵气这种独特能源基础上的工业化文明,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孕育、生长。
它或许与周玄前世所知的工业革命路径不同,内核是符文、灵能而非蒸汽、电力,但其带来的生产力爆炸、社会结构变迁、生活方式革新,其内核精神是相通的——那就是对自然的深度利用、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以及对人类(乃至更广泛智慧种族)生存状态的彻底改变。
“旧世界的根基,确实被动摇了。”周玄轻声自语,那丝笑意中,有自豪,有感慨,更有如履薄冰的审慎。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工业革命的曙光”背后,隐藏着多么巨大的挑战和风险。能源瓶颈是悬顶之剑,环境压力是潜在顽疾,社会阵痛是必经之路,外部威胁是严峻考验,技术伦理更是未知的深水区。
但这辆名为“变革”的列车,一旦启动,便拥有了自身的惯性。它不再仅仅依赖于他这位“穿越者”的先知先觉,而是被无数人的智慧、欲望、努力乃至贪婪共同推动着,滚滚向前。
资本寻求增值,民众渴望更好的生活,技术本身有着自我迭代的冲动,国家间竞争的压力无处不在……这些力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即便身为帝王也无法完全掌控的洪流。
“第五阶段目标过半……工业化地基已打好。”周玄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让他精神一振,
“接下来,就是要在这地基上,建造起足以触摸苍穹的摩天大楼了。”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而深远,仿佛已经看到了下一个五年的蓝图:
解决能源瓶颈,不仅要靠北疆的风火,更要探寻“灵聚变”这类近乎无限的能源可能,让文明的血液真正奔流不息。
实现信息革命,让灵网从通讯工具进化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广泛互联的神经网络,彻底改变知识的传播和社会的组织方式。
甚至……将目光投向苍穹。那“南天门计划”不仅仅是浮空战舰,更是迈向天空、乃至星辰大海的起点。
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则不同,前世的航天技术未必适用,但凭借灵气这种神奇的能量,谁能断言,人类不能以另一种方式,挣脱大地的束缚?
“这列车的油门,既然已经踩下,就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够让它停下。”周玄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能做的,就是握紧方向盘,看清前方的路,及时修正轨道,避开深渊,引领着它,驶向那个充满光明的、属于大周的崭新未来。”
他最后望了一眼灯火辉煌的京城,转身走下观星台。背影融入宫殿的阴影中,但步伐沉稳而有力。
中场的休憩即将结束,下半场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更宏伟的篇章,更艰巨的挑战,都在前方等待着。
喜欢朕的江山,画风不对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朕的江山,画风不对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