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林天有些尴尬,解释道:里面的意识不是器灵,只是金之祖巫残留的壹缕执念,特别好骗。你只要告诉它,以后会用它杀尽妖族就行了。
杨戬将信将疑:就这么简单?
林天点头。
杨戬转身凑近三尖两刃刀,照着师父的话低声说了壹遍。
话音刚落,刀身骤然迸发出凌厉的锋芒。
嗡——
突然,壹道耀眼的金光直冲云霄,刀刃自行划破杨戬的手指,壹滴殷红的精血缓缓飘出,融入刀身消失无踪。
这是……认主仪式?
杨戬的嘴角不受控制地抽动。
都怪林天的粗心大意,害得他扛着三尖两刃刀奔波了壹个多月。这种守着至宝却无法使用的憋屈,常人根本无法体会。
咳咳,为师年纪大了,难免有些疏漏。那什么……你快劈山吧,为师去外围替你守着,免得天庭的人来捣乱……
林天瞥见徒弟抽搐的嘴角,干咳两声,转身就溜。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此刻杨戬也顾不上与师父计较。毕竟是授业恩师,还能怎样?他握紧重新认主的三尖两刃刀,那种如臂使指、水 ** 融的感觉再度涌上心头。
抬头望向巍峨的桃山,杨戬的眼眶瞬间湿润。
终于要见到母亲了吗?
这壹天,他等待了太久太久。无数次在梦中描绘母亲的容颜,却总在伸手触碰时,被重重迷雾阻隔。
热泪滚落面颊,杨戬凝视着万丈高山。体内法力奔涌,身形节节攀升——壹丈、两丈、三丈……直至化作百丈巨人。
他高举神兵,壹道贯穿天地的虚影骤然显现。万丈寒芒撕裂长空,朝着桃山巅峰悍然斩落。
远处观望的林天摇头轻叹:这小子,净给我惹麻烦。
大袖壹挥,所有惊天动地的异象尽数消弭。
轰——!
刀锋与山巅相撞的刹那,整座桃山如同被切割的明镜,断面光滑如新。直到山脚处,三尖两刃刀才遭遇阻碍——那是道泛着金光的封印。
见到封印,杨戬不惊反喜。有封印就意味着......
给!我!破!
伴随着震 ** 吼,全身法力如决堤洪水般灌入神兵。
咔嚓——!
山崖底部的封印发出蛋壳碎裂般的声响,逐渐显现出裂纹。
当达到某个极限时,伴随着清脆的爆裂声,封印化作无数光点消散无踪。
杨戬收起法天象地的神通,目光牢牢锁定封印破碎之处。
壹道女子的身影正从那里缓步走出。
当看清女子憔悴的面容时,杨戬心头突然涌上壹个词——母亲!血脉相连的感应让他确信无疑。
他扑通跪地,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母亲!孩儿不孝,让您受苦了!
女子这才回过神来,颤抖着双手上前,轻轻抱住杨戬的头。嘴唇哆嗦许久,最终化作壹声撕心裂肺的哭喊:我的儿!
母子相拥痛哭,泪如雨下。
远处的林天目睹这壹幕,暗自感慨:年纪大了,见不得这般感人的场面。
云花女与杨戬相拥良久,突然惊醒般推开儿子:孩子快走!为娘是被天庭囚禁在此的,五百年刑期未满,你私自相救会连累自己!
她神色慌张,早已不复当年与杨天佑初遇时的风采,急切道:待你走后,若天庭来人,为娘就说是不甘寂寞才打破封印,绝不牵连于你!
杨戬望着母亲忧心忡忡的面容,心头仿佛被利刃划过般刺痛。
他轻轻握住母亲的手,渐渐收紧力道。
娘亲不必忧虑,孩儿如今已是圣人座下 ** ,就算给天庭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再囚禁您。您瞧,那位便是我的师尊。
杨戬抬手指向林天所在之处。
云花顺着儿子的指引望去,这壹看顿时惊得双腿发软。
她慌忙跪伏在地,朝林天叩首行礼:罪仙云花,拜见林天圣人!
林天面露诧异,飘然而至,挥手间以柔和之力将她扶起:你认得我?
圣人事务繁忙,不记得小仙实属正常。我本是天庭最早的壹批仙女,当年您与天帝在天门外商议时,我曾有幸得见。云花始终低垂着头,声音微微发颤。
林天不以为然地摆摆手:罢了,你们母子团聚要紧,我在此反倒让你们拘束。说罢转身踏空而去,转眼消失不见。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父亲为我取名杨戬。
杨戬...真是个好名字,那个书呆子总算没白读那么多书。云花轻声念叨着,随即问道:你父亲呢?怎么不见他来,莫非是不想见我?
闻听此言,杨戬眼神顿时黯淡下来。
不是的,母亲。父亲他...已入轮回。
云花闻言陷入沉默。
她没有痛哭失声,只是静静地站着。当初下嫁凡人时,她便预想过这壹天。只是此刻突然听闻,仍觉猝不及防。
她勉强挤出壹丝笑容,虽然眼底并无喜色,却仍强作镇定——想必是不愿让儿子跟着伤心。
这样也好,他终究是个凡人,迟早要入轮回的,去了便去了吧。往后,娘亲会永远陪在你身边。
杨戬用力点头,母子二人再度紧紧相拥。
高空之上,林天却无暇欣赏这温情场景。
他眯起双眼,目光投向朝歌方向。
此刻朝歌上空,原本遮天蔽日的龙气忽然变得断断续续。
这是气运之力,唯有林天能窥见——典当行赐予他的特权。
龙气衰败,预示王朝更迭。
大商的气数,已至尽头。
封神大劫终于要拉开序幕!既然如此,这次我定要将所有筹码尽收囊中!
林天凝视朝歌,眼中燃起炽热光芒。漫长的布局,等的就是这壹刻。
待封神落幕,他至少要让典当行晋升地阶。
下方相拥的母子忽闻空中传来林天的声音:杨戬,准你与母亲团聚壹月。期满后,速来朝歌见我!
话音未落,林天的身影已逐渐消散。他需即刻赶往朝歌与石昊汇合——此刻石昊与哪吒应当已在朝歌候命。
大商王朝,朝歌城。
正值新年首次朝会,新登基的纣王高坐龙椅,睥睨殿下文武百官,胸中豪情激荡。
这万里江山尽属孤王,何等壮美!何等幸运!
忽有老臣执笏出列:启禀大王,去岁我大商风调雨顺,妖魔不兴,百姓安居乐业,皆赖圣人庇佑。老臣斗胆恳请大王移驾女娲宫,行新年祭祀之礼,佑我大商今岁仍得太平!
此言壹出,众臣纷纷附议。向来意见相左的老臣们竟罕见地统壹立场,齐声奏请君王祭天。
纣王起初觉得繁琐,心生怠惰不愿前往。
但见满朝文武大臣集体施压,暗自思忖:若执意不去,恐怕刚坐稳的王位就要被这群老臣 ** 。
要知道王室血脉众多,觊觎王位者不在少数。
无奈之下,纣王望着殿下咄咄逼人的群臣,只得应允。
随即降旨摆驾女娲行宫。
这座宫殿乃人族为感念女娲造人功德所建。
自人族形成部落伊始便已存在,最初为女娲庙,夏朝时扩建为行宫,商朝沿袭至今。
散朝后,侍从们簇拥着銮驾向城外的女娲行宫进发。文武百官随行,浩浩荡荡的队伍穿过朝歌城,来到专为女娲修建的宏伟宫殿。
祭祀仪式缓慢冗长,与现代会议无异。
年轻气盛的纣王哪耐得住这般约束?
整个典礼期间,他都躲在銮驾里打瞌睡。
不时探头张望进程,盘算何时能启程回宫——他的五脏庙早已咕咕作响。
不知过了多久,正打着盹的纣王突然被叩击銮驾声惊醒。
他慌忙用衣袖抹去口水:嗯?结束了?可以回了?
禀大王,只剩最后壹项——需您亲自祭拜女娲圣人。礼成即可返城。
纣王闻言皱眉:从早忙到晚,怎么还有流程?不能免了?
殿外大臣坚决摇头:此乃重中之重,缺之则前功尽弃。
纣王不以为然地撇嘴,但为尽早回宫,还是懒洋洋地下了銮驾。
他耷拉着脑袋,随大臣步入香烟缭绕的女娲行宫。
纣王原本萎靡不振,如同即将凋零的花朵。
踏入女娲神像大殿后,他顿时容光焕发。女娲娘娘不愧是圣人,这尊泥像仅能展现她七八分姿色。即便如此,纣王仍如失魂落魄般痴望着神像,眼中几乎要冒出爱心。
他几乎将二字刻在了脸上。
祭祀仪式很快结束。纣王突然开口:寡 ** 将此像迎入宫中,日后日日 ** 女娲娘娘如何?
群臣闻言纷纷扶额拒绝。此举有违礼制——女娲神像自落成之日起便供奉于此,岂有移驾皇宫之理?更何况这些老臣心知肚明:若让这位荒唐君王将神像带回宫中,只怕要遭天打雷劈!
见众人坚决反对,纣王暗自叹息。他早料到会如此,只得咂咂嘴道:也罢。来人,备笔墨!寡人要赋诗壹首,颂扬女娲娘娘造人之功德。
大臣们面面相觑: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不过君王愿歌颂圣人终是好事,忙命侍从取来文房四宝。
不多时,侍从们气喘吁吁捧来笔墨。纣王执笔蘸墨,在宫墙上挥毫写下:
凤帐琼楼景非常,金泥玉砌巧梳妆。
青山迤逦凝翠黛,广袖翩跹映霞光。
梨蕊含露争娇艳,芍药笼烟竞芬芳。
若得仙姿能解语,当携长乐伴君王。
掷笔大笑间,纣王已大步流星向外走去。留下满朝文武对着墨迹未干的诗作面面相觑。
嘴上虽未言语,只得跟随众人返回朝歌,心中暗想这位新王,恐怕有非凡之才!
与其他香火冷清的神仙庙宇不同,这女娲行宫时常有真神降临。
女娲娘娘每隔壹段时日便会亲临此地,察看信徒供奉的香火与祈愿,或护佑壹方风调雨顺,或赐福百姓子孙安康。
大商国祭后的第三日,女娲娘娘的元神再度降临行宫。
谁知这壹来,竟令她怒不可遏!
女娲娘娘望着殿内纣王所题的所谓七言绝句,实则是壹首 ** 神灵的淫诗,气得指尖发白,紧握成拳。
她当即掐指推算,心中暗自发狠:若查出是何人胆敢写下这等污秽诗句,定要教其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转眼间,纣王的容貌便浮现在她眼前。
女娲愈发动怒——身为人族共主,竟敢对人族之母如此不敬?
她当即降下法旨,誓要纣王付出代价!
远在轩辕坟中,住着三位得道的妖仙。
这三位曾受女娲圣人点化,道行高深,平日潜心修炼。
三妖情同姐妹,分别唤作九尾狐狸精、九头雉鸡精与玉石琵琶精。
正当她们在洞府修行之际,忽闻女娲法旨召唤,命其速往行宫觐见。
三姐妹面面相觑,不敢怠慢,当即化作三道黑风,卷着森森阴气直奔朝歌而去。
须臾之间,三妖已至行宫外,齐齐跪伏阶前,静候圣人谕令。
喜欢典当主宰:我的铺子通诸天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典当主宰:我的铺子通诸天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