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没多久,就到了寒假。寒假期间韦伯教授特意为姜时愿争取了维也纳的小提琴大师班培训。
客厅里,姜时愿坐在钢琴凳上,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琴键。林文茵和姜明远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茶几上摊着韦伯教授发来的大师班邀请函,烫金的德文字母在灯光下微微闪烁。
“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大师班……”林文茵轻声念着邀请函上的内容,“霍夫曼教授亲自指导,这确实是难得的机会。”
姜明远推了推眼镜,眉头微蹙:“两个月的时间太长了,而且你从来没独自出过远门。”
姜时愿抬起头,眼神坚定:“我可以的。韦伯教授说会帮我安排好住宿,有他以前的学生在那边照应。”
窗外的树影投在地板上,随风轻轻晃动。林文茵和姜明远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太了解女儿了,那个倔强的表情意味着她早已下定决心。
“如果...”林文茵突然开口,声音温柔,“如果你真的想去...”
姜明远叹了口气,伸手握住妻子的手:“我们尊重你的决定。但每天必须视频通话,有任何问题立刻联系大使馆。”
姜时愿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她扑过去抱住父母,闻着妈妈身上熟悉的松香和爸爸衣领上淡淡的消毒水味,突然意识到这将是她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
重庆江北机场t3航站楼,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
姜时愿拖着小提琴箱和登机箱,站在安检口前反复确认护照和机票。林文茵替女儿整理着围巾,手指微微发抖。
“到了记得报平安。”姜明远将一袋常备药塞进女儿背包,“维也纳现在零下十度,练琴前一定要先暖手。”
广播响起登机提示,姜时愿深吸一口气:“爸妈,我走了。”她突然发现母亲眼角有泪光闪烁。
“去吧。”林文茵把女儿被风吹乱的刘海别到耳后,“记得每天视频。”
转身时,姜时愿听见父亲低声说:“岁岁第一次独自出国……”后面的话被机场嘈杂的人声淹没。
维也纳的冬天比重庆更冷。
姜时愿裹紧驼色大衣,踩着积雪走向音乐学院的琴房。她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鼻尖被冻得微微发红。
大师班的课程安排得很满,每天早晨八点到晚上六点,除了练琴就是听课。韦伯教授特意为她争取了这个名额,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演奏者们聚集在这里,每个人的琴技都令人惊叹。
琴房里,姜时愿正在练习帕格尼尼的《随想曲》。她的指尖已经磨出了薄茧,但高难度的连弓依然让她的手腕隐隐作痛。
琴房门被轻轻叩响,一个金发女孩探头进来:“tsuki?轮到你了,霍夫曼教授在等你。”
姜时愿点点头,将小提琴小心地放入琴盒。走廊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三三两两地交谈着,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她经过一面落地镜时,看见镜中的自己——黑发束成简单的马尾,眼下有淡淡的青色,但眼神依然明亮。
霍夫曼教授的琴房位于走廊尽头。推开门,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正坐在三角钢琴前,见她进来,和蔼地招了招手:“啊,我们来自中国的小夜莺。”
姜时愿微微鞠躬,取出小提琴。霍夫曼教授没有指定曲目,这是大师班的惯例——学员要自己选择最能展现水平的作品。
琴弓轻触琴弦,德沃夏克《幽默曲》的旋律流淌而出。姜时愿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重庆的琴房,阳光透过纱帘,母亲在钢琴前为她伴奏。她的手指在指板上灵活移动,揉弦时带出的颤音如同心跳般鲜活。
最后一个音符余韵未散,霍夫曼教授已经鼓起掌来:“美妙的音色!你的揉弦很有特点,像东方丝绸一样柔滑。”他走到姜时愿身边,突然抓起她的左手,“但你的小指太紧张了,看这里——”
老教授布满皱纹的手指轻轻点在她的第四指上:“帕格尼尼的恶魔在咬你吗?放松,让音符自己跳出来。”
姜时愿怔了怔,突然明白为什么最近高把位总是按不准。她试着按照教授的指导重新开始,这一次,音乐如清泉般自然流淌。
“好多了!”霍夫曼教授满意地点头,“现在,让我们来点更有趣的——”
霍夫曼教授的手指在钢琴键上跳跃,弹奏出一段姜时愿从未听过的旋律——轻快中带着一丝顽皮,像是雪地里跳跃的精灵。
“这是我自己写的小练习曲。”老教授的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看你能不能跟上。”
姜时愿深吸一口气,将琴弓重新搭上琴弦。第一遍她只抓住了零星的几个音符,第二遍开始摸到规律,到第三遍时,她已经能够与钢琴完美配合。
“太棒了!”霍夫曼教授大笑起来,白胡子一颤一颤的,“你的耳朵比你手上的技术更厉害!”
课程结束时,窗外已经飘起了雪。霍夫曼教授递给姜时愿一张手写乐谱:“送给你,就当是东方的春节礼物。”
姜时愿小心地收好乐谱,鞠躬道谢。
姜时愿踩着积雪回到公寓时,手机显示有十几个未接来电——全是家里打来的。她这才想起今天是除夕,连忙回拨过去。
视频接通的那一刻,屏幕那头的热闹几乎要溢出来。林文茵穿着红色旗袍,背景音里能听到姜明远和奶奶在厨房忙碌的声响。
“岁岁!”林文茵的脸凑近了手机屏幕,她身后的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响和姜明远的说话声,“怎么现在才接电话?维也纳那边都晚上九点了吧?”
姜时愿把手机支在书桌上,取下被雪打湿的围巾:“刚下课,路上没听见铃声。”
屏幕那头的画面晃动了几下,镜头转向了厨房。姜明远系着格子围裙,正在翻炒着什么,锅里的油星噼啪作响。奶奶站在一旁包饺子,皱纹里都盛着笑意。
“岁岁,看奶奶包的元宝饺!”老人举起一个胖乎乎的饺子,面皮上还沾着一点面粉。
姜时愿鼻子一酸,赶紧眨了眨眼:“奶奶包的饺子最漂亮了。”
林文茵把手机固定在餐桌旁,镜头里出现了满满一桌菜——红烧鱼、糖醋排骨、清炒时蔬,中间还摆着一盘金黄的炸春卷。
“你爸特意做了你爱吃的菜。”林文茵的声音温柔地传来,“我们等你回来再吃一顿。”
姜时愿望着屏幕里熟悉的年夜饭,眼眶微微发热。她将手机镜头转向窗外,让家人看看维也纳的雪夜:“这边也很热闹,街上到处都能听到钟声。”
林文茵温柔地笑了笑:“你那边冷吗?”
“还好,室内有暖气。”姜时愿轻声回答,目光却不自觉地落在餐桌上那盘炸春卷上——那是她从小最爱吃的,父亲总会在除夕夜特意为她做。
镜头突然晃动,姜明远的脸出现在屏幕里,他手里还拿着锅铲:“岁岁,霍夫曼教授的课怎么样?”
提到音乐,姜时愿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教了我很多技巧,还送了我一首他自己写的小曲子。”
“真不错。”姜明远点点头,眼底带着骄傲,“回来拉给我们听听。”
喜欢【王俊凯】玫瑰与E弦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王俊凯】玫瑰与E弦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