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香炉里龙涎香的青烟袅袅婷婷。皇帝赵璟的目光从李梦瑶那份堪称“范本”的戏单方案上移开,落在安公公刚刚禀报的消息上。
“江南织造的管事,秘密入京,求见柳昭仪?”赵璟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紫檀木桌面。
“是,皇上。人昨日傍晚到的,今日一早就递了牌子,柳昭仪那边已经准了。”安公公垂首回应,声音平稳无波。
赵璟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消息能这么快递到他这里,说明柳昭仪宫里,或者说那江南织造的管事身边,并非铁板一块。这后宫,这前朝,从来都是如此。
“看来,朕的这位李才人,是把马蜂窝捅了啊。”他轻声道,目光再次扫过戏单上那行关于《瑶池赴会》的备注,“控制排场……她倒是谨慎。可有些人,要的不是谨慎,是脸面,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他几乎能想象到柳昭仪看到这份戏单时的震怒,以及江南织造那边得知心血被“降格”处理后的不甘。他们不会认为这是李才人基于“公心”的权衡,只会认为这是刻意打压,是挑衅。
“皇上,可要奴才……”安公公微微抬头,意在询问是否需要干预。
赵璟摆了摆手:“不必。朕倒要看看,这池水搅浑之后,能冒出些什么。也看看……这位李才人,除了会写方案,能不能接住这随之而来的明枪暗箭。”
他顿了顿,补充道:“戏单,就按她拟的办。告诉内务府,《瑶池赴会》的排场,就按‘控制’后的标准来,若有多出的花费,让江南织造自己掂量。”
“嗻。”安公公心领神会。皇上这是顺水推舟,既用了李才人的方案,又借她的手,敲打了江南织造和柳昭仪,更将李才人推到了风口浪尖进行考验。一石三鸟。
皇帝的决议和江南管事入京的消息,几乎同时以不同的渠道,传到了李梦瑶耳中。
来源自然是福顺。这小太监如今发展了几个“线人”,其中一个就在宫门值守,对进出人员格外留意。另一个,则在柳昭仪宫外围做洒扫,听到了几句宫女的闲谈,拼凑出了“江南来了人”、“娘娘很重视”、“似乎不太高兴”等信息。
李梦瑶听完汇报,心沉了下去。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对方果然不甘心,而且动作如此之快。
“小姐,这可怎么办?他们肯定是冲着您来的!”锦绣忧心忡忡。
李梦瑶强迫自己冷静,再次进行“风险评估”。
· 直接攻击:柳昭仪可能会在太后或皇后面前进谗言,贬低她的方案,攻击她人品。
· 制造事端:可能在寿宴筹备或演出过程中使绊子,让她负责的环节出错。
· 经济手段:江南织造财力雄厚,可能用金钱收买或施压相关人等,孤立她,甚至伪造不利于她的证据。
· 舆论攻势:散布她“恃宠而骄”、“排除异己”、“与民争利”(指打压江南新戏)的流言。
敌暗我明,力量悬殊。硬抗是不行的。
“锦绣,我之前让你收着的,德妃娘娘赏的那瓶伤药,可还在?”李梦瑶忽然问道。
“在的,小姐。您要用吗?”
“不,把它拿出来,用锦盒装好。”李梦瑶眼神微闪,“福顺,你再去打听一下,德妃娘娘近日可有什么公开的行程,比如去御花园散步,或是去太后宫中请安?”
她需要再次借助德妃的势,至少,要让对方投鼠忌器。同时,她必须尽快在皇帝那里,留下更深的、积极的印象。
李梦瑶深知,不能等到对方发难再应对。她必须主动出击,加固自己的防线。
第一件事,她再次提笔,不是写方案,而是写了一份 《关于太后万寿圣典戏单遴选过程的补充说明及风险预案》 。在这份文件里,她以极其谦卑和客观的口吻,“复盘”了自己遴选戏单的思考过程:
· 再次强调以“符合太后心意、彰显皇家体面、体现皇上孝心、兼顾雅俗共赏”为最高原则。
· 详细解释了为何选择《满床笏》、《木兰从军》等戏码(紧扣忠孝节义与巾帼英雄主题)。
· 重点阐述了将《瑶池赴会》作为备选加演环节的考量——既肯定了其“新奇精巧”的艺术价值,又表达了对其“可能因排场过大而与圣上提倡节俭理念不甚相符”的担忧,故而建议“控制排场,取其精华”。
· 最后,她甚至“未卜先知”地提出,新戏演出环节可能存在“道具准备复杂”、“人员调度生疏”等执行风险,建议内务府和教坊司提前演练,并附上了一份简单的“检查清单”。
这份文件,与其说是补充说明,不如说是一份“免责声明”和“预先甩锅指南”。她将遴选理由写得无懈可击,把所有潜在的批评点都提前做了“合理化”解释,并把可能出现的执行问题,归咎于客观难度和相关部门准备不足。
她赶在江南织造发难之前,通过安公公,将这份补充说明再次呈递御前。她要让皇帝先入为主地认为,她的选择是出于公心,且考虑周全,任何后续的指责,都可能是利益相关的诋毁。
同时,她让福顺留意到,德妃次日会去御花园的莲池旁赏荷。她算准时间,带着那盒伤药,由锦绣扶着,也“恰好”前往莲池“散步”。
果然,在莲池旁,她“偶遇”了德妃。
“臣妾参见德妃娘娘。”李梦瑶恭敬行礼。
德妃今日心情似乎不错,看到她,微微颔首:“李才人也在?膝盖可大好了?”她注意到了李梦瑶手中捧着的锦盒。
“劳娘娘挂心,已好多了。多亏娘娘当日赏赐的良药。”李梦瑶适时地将锦盒奉上,“臣妾一直铭记娘娘恩德,今日特来谢恩。此药效果奇佳,臣妾不敢专美,听闻娘娘宫中偶尔也有宫人磕碰,或能用上。”
她还的是药,更是态度。表明自己记得对方的恩情,并愿意依附。
德妃身边的宫女接过锦盒。德妃打量了她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淡淡一笑:“李才人有心了。你如今为太后寿宴出力,皇上也看重,好生当差便是。这后宫里头,风言风语总是有的,自己立身正,便不必畏惧。”
这话,已是明确的回护和提醒。李梦瑶心头一暖,再次躬身:“谢娘娘教诲,臣妾谨记。”
这次“偶遇”目的达到,李梦瑶不敢多扰,很快便告退了。
看着李梦瑶离去的身影,德妃对身边女官轻声道:“是个聪明人,知道借势,也知道分寸。柳昭仪那边,怕是讨不到好了。”
然而,就在李梦瑶以为暂时稳住阵脚,回到揽月轩,准备进一步细化寿宴其他环节的构思时,福顺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脸色惨白,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恐:
“小、小姐!不好了!宫外……宫外传来消息,负责采办《瑶池赴会》所需特殊琉璃灯盏的皇商……在、在来京的路上,遇袭了!货品尽毁!”
李梦瑶猛地站起身,眼前一黑。
袭击皇商,毁坏贡品!这已远远超出了后宫争风吃醋的范畴!柳昭仪和江南织造,他们怎么敢?!还是说……这背后,隐藏着更深的阴谋?
喜欢瑶才人的绩效革命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瑶才人的绩效革命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