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穿过议事厅的廊柱,吹动了挂在墙上的羊皮地图。一角微微卷起,露出后面钉在木板上的丝绸路线图。
李瑶抬手将那角压平,指尖在敦煌到疏勒的段落上轻轻划过。她转身走向主位,衣袖带起一阵微响。各国使者已入座,有人低头翻看简册,有人交头接耳。一名来自龟兹的代表正把玩一枚大晟通宝,放在掌心来回滚动。
“昨日我听人说,你们的人在村口建了医棚。”于阗国的使臣开口,声音不高,“治好了几个麻风病人。”
李瑶点头:“是我母亲苏婉带队前往。他们已在疫区驻扎三日,接诊近四十人。”
“医者仁心。”月氏小邦的长老捻须道,“可这与商路何干?”
“有干系。”李瑶从案上取过一份文书,“百姓信了医,才会信货。信了货,才愿交易。若一路盗匪横行、疫病蔓延,谁敢走这条道?”
众人静了下来。
她继续说道:“大晟不以兵威开道,而是先清疫、修路、设驿站。如今北境七镇已有医馆落地,西域三城也将设立诊疗点。这不是施恩,是为商旅保命。”
楼兰使者皱眉:“你们想借此主导规则?”
“不是主导,是共管。”李瑶翻开另一张图卷,“我提议设立‘轮值协调制’。每年由参与国推选一国主持纠纷调解,任期一年,不得连任。争议之事,需三分之二国家同意方可裁决。”
堂下响起低语。
康居代表冷笑:“你们新立政权,根基未稳,凭什么坐主位?”
李瑶看向他:“去年冬,贵国商队被劫三十七车货物,死伤十二人。报案后无人追查。今年春,大晟护商队护送铁器至焉耆,全程无失。你们觉得,是谁更守规矩?”
对方没再说话。
大宛国的使臣举起手:“若遇争端,如何取证?”
“每支商队出发前登记货品、人数、路线。”李瑶取出一本薄册,“抵达时核对。沿途驿站设有记档房,由两国共派人员值守。若有异议,调取记录为准。”
有人点头,有人记录。
这时,安息国代表起身:“我们要求边境关卡自由通行,并免关税三年。”
他话音刚落,身旁两国使者也附和出声。
李瑶没有立刻回应。她拿起茶盏喝了一口,放下时目光扫过三人。
“贵国若遇灾年,可愿无偿供给我国粮草?”
三人一愣。
“互惠不是单让。”她说,“通商之道,在于平衡。若一方只进不出,久必崩塌。”
安息使脸色微变:“你这是拒绝?”
“不是拒绝,是换一种方式。”李瑶摊开一张新图,“我提‘分级通关制’。商队按规模和过往记录评级。守规者享快速通道,税率下调一成;违规一次,列入观察名单,下次查验加倍时间;两次以上,暂停通行资格三个月。”
她顿了顿:“评级公开,每年更新。所有国家均可申请复核。”
堂中一片寂静。
片刻后,龟兹代表轻声道:“我们小国商队少,会不会吃亏?”
“不会。”李瑶递出一份名单,“过去半年,贵国商队守规率百分之百,起点即为二级。而某些大国虽体量大,但去年超载、逃税记录共十九次,初评仅三级。”
众人哄笑。
安息使面色铁青,却无法反驳。
月氏长老缓缓开口:“那货币呢?我们不信你们的通宝。”
李瑶早有准备。她取出一叠纸页,分发下去。
“这是大晟银行近三年的铸币报告。每枚通宝含铜量八钱二分,误差不超过半厘。全国设钱庄一百零三处,支持跨州兑付。去年粮价波动不足百分之五。”
她指向其中一行数据:“每月月初,我们会公布当月储备金与流通量比例。黄金、铜料、粮食皆列明。”
康居使仍摇头:“纸面好看,实际难用。”
“所以我提双轨结算。”李瑶道,“大宗交易可用黄金,日常商贸鼓励使用通宝。大晟承诺,任何国家持有的通宝,都可随时按固定比率兑换黄金或等值物资。”
她补充:“我们将在龟兹、高昌、于阗设三个回收点,提供金融保障服务。若因战乱导致货币损毁,凭编号可申领补发。”
堂内气氛明显松动。
于阗使低声问:“何时能签协议?”
“还需细化条款。”李瑶翻开自己的简册,“比如运输损耗认定标准、边贸集市开放时间、驿道维护分工……这些都要逐条议定。”
楼兰代表举手:“我有个问题。若某国突然加税或封锁关口,怎么办?”
“条约中设‘预警机制’。”她说,“任何政策变动需提前三十日通报。未经通报擅自行动者,其他签约国可联合对其商品加征临时税,持续至恢复合规为止。”
“谁来监督执行?”
“由轮值国牵头,每月发布履约报告。三次违约,自动降级通关权限。”
龟兹使点头:“这办法可行。”
安息使冷哼一声,却不再反对。
李瑶合上册子,环视四周:“今日所议三项制度——轮值协调、分级通关、双轨结算,若无异议,我们将整理成草案,明日继续讨论细则。”
众人陆续起身,有的低声交谈,有的仍在翻看资料。
龟兹代表走到她面前:“公主方才说要在高昌设回收点,可否多设一处?我们那边商人常去碎叶城。”
“可以考虑。”李瑶答,“但需评估流量与安全。”
“我们愿意分担成本。”
两人正说着,于阗使也凑了过来:“关于驿站值守人选,能否允许本地人参与?毕竟他们熟悉地形。”
“当然。”李瑶取出笔,在册子上记下,“后续条款会明确人员选拔标准,优先录用通晓双语者。”
康居使远远看着这一幕,眉头紧锁。他转身与安息使低语几句,对方冷笑点头。
李瑶察觉到视线,抬眼望去。安息使立即移开目光,抓起斗篷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月氏长老拄杖上前:“公主,老朽还有一问。”
“请讲。”
“你说这些制度是为了公平。可若将来大晟强盛,会不会变了规矩?”
厅内骤然安静。
李瑶站直身体,声音清晰:“制度一旦签订,便由各国共守。大晟若违,同样受罚。我不代表个人,也不仅代表国家,我代表的是这条路上所有想活下去、活得好的商人。”
她停顿片刻:“谁破坏规则,谁就被规则抛弃。这不是我说的,是你们所有人一起定的。”
老人久久注视着她,终于缓缓点头。
人群开始散去,脚步声在石地上回响。
李瑶坐在主位未动,手中简册已写满批注。她提起笔,在最后一页写下:“分级通关试行期六个月,双轨结算首年覆盖率目标四成。”
门外传来通报声。
她抬头,看见一名侍从站在廊下,手里捧着一封火漆封印的文书。
文书上盖着军情急报的印记。
她放下笔,伸手接过。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