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的通州特区,新修的石灰黄土马路泛着浅灰色的光,被晨光晒得微微发烫。赵掌柜的粮车走在上面,车轮滚动时只发出平稳的 “咕噜” 声,再也没有之前陷进泥里的狼狈 —— 三辆马车并排走都不拥挤,车斗里装满的小米、小麦用粗布盖着,散发着淡淡的谷物清香,引得路过的农民频频回头。
“这路修得真结实!” 赶车的伙计勒住缰绳,伸手摸了摸路边的路基,“掌柜的,咱们从码头到这粮库,只用了半个时辰,比以前快了一倍还多!”
赵掌柜坐在头辆马车上,手里拨着算盘,脸上笑开了花:“快是一方面,关键是省了钱!以前黄土路难走,每车粮得雇四个伙计推车,现在两个就行;而且不用怕粮食受潮,之前运一趟粮,得损耗两成,现在一点都没坏 —— 这都是陛下修马路、免税的好处!”
说话间,马车就到了特区的粮库区 —— 这里是王师傅特意规划的,离马路近,地势高,还挖了排水沟。几个工匠正忙着给新建的粮库上梁,梁木上挂着红绸,上面写着 “五谷丰登” 四个大字。
“赵掌柜,您可来了!” 负责粮库建设的工匠头迎上来,“粮库主体已经建好了,就差装门板,您要是着急,今天就能把粮食卸进去!”
“不急不急,先把门板装好,别让老鼠进去。” 赵掌柜跳下车,围着粮库转了一圈,见墙壁用的是石灰拌土砌的,又结实又防潮,满意地点点头,“这粮库建得好!比我京城的粮库还结实,以后我的粮就都放这儿了!”
当天下午,赵掌柜就把运来的粮食卸进了粮库,还在粮库旁边开了个小粮铺 —— 铺子里摆着几个大粮缸,分别装着小米、小麦、大米,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免税粮铺,平价销售”。附近的农民听说粮铺开了,还卖平价粮,都提着布袋来买,没一会儿就排起了长队。
“赵掌柜,您这大米多少钱一斤?” 一个老农提着布袋问。
“三文钱一斤!比京城便宜两文!” 赵掌柜笑着说,“这是特区免税,我才能卖这么便宜,大家放心买,管够!”
老农高兴地买了十斤,嘴里念叨着:“还是特区好,能买到便宜粮,以后再也不用去京城买高价粮了!”
粮铺开业的热闹劲儿还没过去,布商陈掌柜的马车也到了 —— 他的马车上装着五颜六色的布料,有江南的丝绸、蜀地的锦缎,还有普通百姓穿的粗布,浩浩荡荡来了五辆马车,引得不少人围观。
“陈掌柜,您这是把京城的布庄搬来了?” 赵掌柜凑过去,看着马车上的布料,“这么多布,能卖完吗?”
“卖得完!” 陈掌柜跳下车,擦了擦额头的汗,“我早就打听好了,特区附近的农民、工匠,都需要布料做衣服;而且免税后,我的布能比京城便宜三成,肯定有人买!”
他的布庄选在特区的交易区,旁边就是赵掌柜的粮铺,位置极好。工匠们帮着把布料卸下来,陈掌柜亲自把布料挂在货架上 —— 丝绸挂在最里面的架子上,锦缎摆在中间,粗布放在门口,方便不同的人挑选。
布庄刚开门,就有几个工匠的媳妇来买布。“陈掌柜,这粗布多少钱一尺?” 一个穿着蓝布衣裳的媳妇问。
“两文钱一尺!” 陈掌柜笑着说,“要是做衣服,买五尺送一尺,划算得很!”
媳妇高兴地买了五尺,还送了一尺,嘴里说:“这布又结实又便宜,以后做衣服就来您这儿买!”
没几天,赵掌柜的粮铺和陈掌柜的布庄就成了特区的 “招牌”,不少商人听说后,都纷纷来特区考察 —— 茶叶商王老板来了,看中了交易区的一个铺子,说要开个茶叶铺;瓷器商刘老板也来了,想在作坊区建个瓷器作坊,还说要把南洋的商人也引来。
林风听说后,特意来特区视察。在赵掌柜的粮铺里,赵掌柜拉着他的手,兴奋地说:“陛下,您看!我这粮铺开业三天,就卖了五百斤粮,赚的钱比在京城一个月还多!我已经跟其他粮商说了,让他们也来特区,大家一起赚钱!”
“这就对了!” 林风笑着说,“商人越多,生意越好做 —— 粮商多了,百姓能买到更便宜的粮;布商多了,大家能买到更多样的布;以后其他商人来了,特区会更热闹,你们赚的钱也会更多!”
正说着,陈掌柜也来了,手里拿着一匹新到的丝绸:“陛下,您看这江南的新丝绸,要是在京城,得收五成税,卖十两银子一匹;在特区免税,我卖八两,还能赚不少 —— 我已经写信给江南的布商,让他们也来特区开布庄!”
林风看着两人兴奋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 —— 特区终于有了起色,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吸引更多商人,填满国库。
可这热闹的场面,却传到了王嵩的耳朵里 —— 他的亲信小德子偷偷去了趟特区,回来后就一直撺掇王嵩:“太傅,特区现在可热闹了!赵掌柜的粮铺、陈掌柜的布庄都赚了钱,免税还便宜,咱们要是也派几个人去开铺子,肯定能赚不少!”
“赚?你就知道赚!” 王嵩把手里的茶杯重重摔在桌上,茶水溅了小德子一身,“林风搞特区,就是想拉拢商人,充实国库,你去开铺子,不是帮他吗?再说,他能让咱们占便宜?说不定早就盯着咱们了,你一去,他就给你安个‘投机倒把’的罪名,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小德子吓得赶紧跪下,低着头说:“太傅息怒,奴才只是觉得能赚钱,没想那么多……”
“没那么多?” 王嵩冷笑一声,“林风的心思深着呢!他就是想让咱们眼红,让咱们跟商人争利,到时候百姓抱怨,他再把责任推到咱们身上!你记住,不管特区多热闹,咱们都不能掺和,只要等着看他的笑话就行!”
“奴才记住了!再也不敢提去特区开铺子了!” 小德子赶紧点头,心里却有些不服气 —— 他看着赵掌柜赚了钱,心里早就痒痒了,可又不敢违抗王嵩。
王嵩看着小德子的背影,心里也有些烦躁 —— 他没想到林风的特区真能搞起来,要是再这么下去,商人都去了特区,他就再也没法借 “国库空虚” 扳倒林风了。他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突然想起了那几个假商户,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容:“刘大户,你去跟那几个假商户说,让他们赶紧动手 —— 把发霉的粮食掺在好粮里卖,把劣质的布料当丝绸卖,只要百姓闹起来,林风的特区就完了!”
“小人明白!这就去办!” 刘大户赶紧躬身离开。
此时的特区里,那三个假商户正围着一袋发霉的粮食商量 —— 为首的假商户手里拿着一把发霉的小米,皱着眉说:“特区的质检处每天都来检查,咱们怎么把这发霉的小米掺进去?要是被发现了,可就完了!”
“怕什么?” 另一个假商户说,“王太傅说了,出了事有他兜着!咱们晚上趁质检处的人走了,把发霉的小米掺进去,白天再卖,只要卖出去就行!”
“对!” 第三个假商户说,“咱们还可以把劣质的粗布染成丝绸的颜色,当成丝绸卖,百姓看不出来,能赚不少钱!”
三人商量好,就等着晚上动手 —— 他们不知道,苏晴派的禁军早就盯上了他们,正躲在暗处,等着他们露出马脚。
当天傍晚,林风在特区的管理处召开了商户大会,会上他宣布:“从下个月开始,特区会建一个‘公平秤’,放在交易区中央,百姓买东西可以去称,要是发现缺斤短两,商户要双倍赔偿;另外,质检处会增加检查次数,确保大家买到的都是好东西!”
商户们纷纷鼓掌,赵掌柜和陈掌柜更是带头说:“陛下想得周到!这样百姓更信任咱们,咱们的生意也会更好!”
林风看着大家的笑容,心里却没完全放松 —— 苏晴悄悄告诉他,那三个假商户最近行踪可疑,好像在准备掺假卖货。他对苏晴说:“再等等,等他们动手了,咱们再抓现行,让所有商户都知道,特区不允许掺假,谁搞小动作,就把谁赶出去!”
“臣女明白!” 苏晴躬身应下。
当天晚上,特区的月光格外亮,赵掌柜的粮铺和陈掌柜的布庄都关了门,只有那三个假商户的粮铺还亮着灯 —— 他们正偷偷把发霉的小米掺进好粮里,动作慌张,却没注意到窗外的禁军正盯着他们。一场围绕商户诚信的较量,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拉开了序幕。林风站在管理处的窗前,看着假商户粮铺的灯光,握紧了拳头:今晚,就是揭穿他们阴谋的时候,绝不能让他们破坏特区的名声,绝不能让王嵩的阴谋得逞!
喜欢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