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号”如同一个谨慎的幽灵,缓缓滑出灰烬地带浓密的尘埃云边界。身后是吞噬一切的灰白帷幕,前方则是点缀着遥远恒星的漆黑天鹅绒。常规动力引擎维持着低调的推力,飞船向着那个名为“新希望前哨”的微小光点稳定航行。
这段航程预计需要数天。莉安娜·瑞德没有放松警惕。她修复并激活了飞船所有的被动传感器和长距离扫描阵列,如同伸出了无形的触须,仔细感知着周围每一寸空间。灰烬地带边缘并非绝对安全,偶尔也会有走私者或掠夺者利用这里的遮蔽进行活动。
同时,她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那个专用的维护单元上。
x0-17的意识种子——她内心已经如此称呼那微弱的能量核心——依旧保持着稳定的低能量共振状态。它对外界依旧没有任何互动反应,只是静静地存在着,如同沉睡的星辰内核。莉安娜不敢再进行任何刺激性的实验,只是维持着温和的能量供应,持续记录着它的每一点数据变化,试图理解其存在的本质。
这工作枯燥却不容有失。她常常在维护台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观察着屏幕上那些细微到几乎不变的曲线,试图从中解读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生机迹象。
副驾驶座上,林小七的状况依旧。沉睡,平稳,眉心的印记黯淡。莉安娜定期为她注射营养液和进行生理指标监测,一切正常,仿佛她只是陷入了一场格外悠长的梦境,随时可能醒来,又或许永远不会醒来。
孤独是这段航程中最恒定的伴侣。莉安娜习惯了独自决策,独自承担,但此刻的孤独感却格外沉重。她有时会对着维护单元里那颗沉默的种子低声说话,汇报飞船的状态,讨论接下来的计划,甚至只是回忆一些过去的片段——关于“锻火兵团”,关于林星河,关于那些硝烟弥漫的岁月。这更像是一种自我排遣,但她偶尔会错觉那能量的共振似乎会因她话语的某些频率而产生极其微妙的加强?或许是心理作用,或许是真的。她宁愿相信后者。
航程第三天,传感器捕捉到了第一抹来自“新希望前哨”的微弱信号——宽频段的公共导航信标,信号强度很弱,调制方式老旧,但足够稳定。
莉安娜稍微调整航向,对准信标来源。
随着距离拉近,更多的细节被扫描出来。
那确实是一个小型的前哨站,主体结构似乎是由一颗被掏空的小行星改造而成,外围附着着几个明显是后来添加的、风格不统一的居住模块和工业平台。几艘老旧的小型矿船和货运飞船如同工蜂般在前哨站周围缓慢穿梭。整体看起来破败但仍在运作,符合一个偏远独立殖民地的典型特征。
没有检测到明显的防御工事或大型战舰的能量信号。看起来确实像资料记载的那样,一个与世无争、力求自保的小地方。
莉安娜稍稍放松了一些,但依旧保持着标准的安全距离,并向对方发送了经过加密的、表明友好意图和请求临时停靠的通用信号。
等待回应的过程有些漫长。就在她怀疑对方的通讯系统是否完好时,一个断断续续、带着明显静电干扰的声音终于接了进来。
【…这里是新希望前哨…控制塔…】声音听起来有些苍老,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语气谨慎而疲惫,【…收到你的信号…陌生船只…请表明你的具体身份和来意…重复…请表明身份和来意…】
“这里是独立贸易船‘星尘号’,”莉安娜使用了预先想好的、最大路货的伪装身份,声音平静,“船长莉安娜·瑞德。我们遭遇了星际尘埃暴,部分设备受损,需要临时停靠进行维修和补给。我们以标准汇率支付信用点或等值货物。”
她刻意隐瞒了飞船的真实状况和来历。“星尘号”的外形经过多次损伤和粗糙维修,早已看不出原本的型号特征,倒真像是一艘饱经风霜的老旧货船。
控制塔那边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进行内部沟通。
【…‘星尘号’…收到…】过了一会儿,那个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允许临时停靠…请对接第三码头…七号泊位…注意遵守前哨规章…禁止携带违禁品…禁止未经许可的武器激活…安保人员会进行登船检查…完毕…】
“收到。感谢准许停靠。‘星尘号’遵守规章。”莉安娜回复完毕,操控飞船向着指定的码头缓缓驶去。
对接过程很顺利。第三码头显得更加老旧空旷,除了“星尘号”,只停靠着两三艘看起来比它还要破旧的飞船。穿着简陋宇航服的地勤人员驾驶着小型拖船和维修机器人慢吞吞地作业着,对“星尘号”的到来只是懒洋洋地瞥了一眼,似乎司空见惯。
飞船稳稳停靠在七号泊位。气密通道对接完成。
莉安娜深吸一口气,做好了准备。她将磁轨手枪藏在驾驶座下一个隐蔽的插槽内,确保能快速取用。她看了一眼维护单元里的意识种子和林小七,启动了舰桥的初级安全锁——除非她从外部或通过最高权限解锁,否则任何人无法从内部进入舰桥。
做完这一切,她才打开气闸门。
一股混合着机油、汗水、 recycled air 和某种廉价消毒水味道的空气涌了进来。两个穿着褪色安保制服、手持老式动能步枪的人已经等在外面。他们看起来有些年纪,面色疲惫,眼神里更多的是例行公事的麻木而非警惕。
“船长莉安娜·瑞德?”其中一个年纪稍大、脸上带着一道陈旧疤痕的安保人员开口,声音透过头盔过滤器显得有些沉闷。
“是我。”莉安娜走出气闸门,神色平静。
“例行检查。请配合。”另一个稍显年轻的安保人员示意了一下手中的扫描仪。
莉安娜配合地抬起双手。扫描仪在她身上来回扫了几遍,发出嘀嘀的确认声。
“飞船里就你一个人?”疤脸安保问道,目光试图越过她看向飞船内部。
“还有一个船员,受伤了,在医疗舱休息。”莉安娜半真半假地回答,指的是林小七。
两个安保对视一眼,疤脸点了点头:“我们需要登船进行安全扫描,确认没有违禁品和未申报的危险货物。”
“可以。请便。”莉安娜侧身让开通道,“需要我陪同吗?”
“最好不过。”
莉安娜带着两个安保人员进入飞船。她刻意引导他们避开了舰桥和引擎舱等关键区域,只在外围的货舱(此刻空荡荡)和生活区转了转。安保人员的扫描并不特别仔细,更像是走个过场,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被飞船内部明显经历过大修和战斗损伤的痕迹所吸引,眼神中多了几分同情而非怀疑。在这种地方,谁还没点不堪回首的经历。
检查很快结束。
“没问题了,船长。”疤脸安保收起扫描仪,“欢迎来到新希望前哨。码头区可以自由活动,中心居住区需要申请临时通行证。交易和补给可以去市场区,价格…你自己谈。有什么麻烦,可以找码头办公室或者我们安保队。不过…”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别指望太多,我们这里资源有限,自己也过得紧巴巴的。”
“明白。谢谢。”莉安娜点头致意。
两个安保人员转身离开,沿着通道走向下一艘需要检查的船只。
莉安娜看着他们消失在拐角,这才微微松了口气。第一关算是过了。
她锁好飞船气闸门,决定先去码头办公室办理临时通行证,然后去市场区看看能否买到一些急需的精密零件和医疗补给,更重要的是,尝试连接这里的星际网络节点,获取信息。
走在略显冷清的码头区廊桥上,脚下是网格状的金属地板,发出空洞的回响。四周的墙壁布满斑驳的锈迹和粗糙的补丁,灯光昏暗,空气循环系统发出沉闷的噪音。偶尔有穿着各异的船员或工人走过,大多行色匆匆,面带疲惫,对她这个新面孔投来短暂而漠然的一瞥。
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股被遗忘之地的挣扎和倦怠。
所谓的“新希望”,名字听起来更像是一种讽刺。
莉安娜按照指示牌,找到了位于码头区一角的办公室。办理临时通行证的过程很简单,交了一小笔费用,拍照登记了一个假的飞船Id和来源地,对方甚至没多问一句就盖了章。这里的行政管理显然相当松散。
拿着那张薄薄的塑料卡片,莉安娜走向通往中心居住区的气闸门。
穿过气闸门,眼前的景象稍微热闹了一些,但也更加拥挤和杂乱。街道狭窄,两侧是各种店铺和摊位,出售着从基础食物、二手零件到来源可疑的“特产”等各种商品。空气更加浑浊,各种语言和口音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工具敲击声混杂在一起。
莉安娜拉低了兜帽,低调地穿梭在人群中。她的目标明确:寻找能连接到星际网络的接口,以及采购清单上的物品。
她先是找到了一家看起来还算正规的杂货店,用带来的少量贵金属购买了一些不易变质的食物和基础医疗用品。然后,她开始留意那些挂着数据服务标志的店铺。
最终,她在一条偏僻小巷的尽头,找到了一家门面狭小、招牌上画着一个闪烁的二进制符号的店铺——“数据港”。
推门进去,里面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电子元件过热和灰尘的味道。一个瘦削的、头发油腻、眼睛盯着好几块老旧屏幕的年轻人头也不抬地问道:“干嘛?存取?加密?还是想接‘大网’?”
“接入星际网络边缘节点,一个小时。”莉安娜言简意赅。
年轻人终于抬起眼皮,打量了她一下,伸出三根手指:“三倍标准费率。我们这里信号不好,中转节点远得很,带宽贵。”
典型的坐地起价。莉安娜没心情讨价还价,扔过去一小块稀有金属:“够了吗?”
年轻人接过金属,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指了指角落里一个布满油污的接口:“那个口。自己接。时间到了自动断线。别访问敏感区域,被追踪了别扯上我。”
莉安娜走到那个接口前,拿出随身携带的、经过高度加密的数据板,连接上线。屏幕亮起,连接速度果然慢得令人发指,延迟极高。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输入第一个搜索关键词——
【“摇篮”起源】
喜欢清醒者游戏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清醒者游戏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