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龙抬头。
往年此时,麟山城外围的郭北县本该是百姓忙着春耕的景象,可今年却被一片肃杀之气笼罩。
县城外的官道上,密密麻麻的营帐绵延数里。
黄色的“黄天”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正是那路裹挟着四千青壮而来的义军。
自正月下旬抵达郭北县外,这支队伍便再未前进一步,与镇守军形成了对峙之势。
风字营的临时营帐设在郭北县西侧的密林中,姜浩正站在营帐前的土坡上,用千里镜观察着义军大营的动向。
镜中清晰可见,义军士兵虽多是衣衫褴褛的青壮,却在几名身着铠甲的将领指挥下进行操练,队列虽不算严整,却隐约有章法可循。
营寨外挖着浅壕,门口有士兵轮班值守,甚至还能看到巡逻小队在营外游走——这般布置,绝非普通乱匪能做到!
“看来营里确实有懂兵法的人。”
姜浩放下千里镜,眉头微蹙。
此前外务堂传来的情报已明确,这支义军的首领“黄天将军”是二品武师,麾下还有十三名三品武师、百名中三品武者(五至七品)、八百余下三品武者(八至九品),加上四千青壮,总兵力达五千余人。
更令人忌惮的是,风字营校尉赵烈曾亲自探查,感知到义军大营深处蛰伏着两道悠长气息,极有可能是中天境宗师!
这等实力,已远超寻常义军,难怪镇守军不敢贸然出击。
为稳妥起见,镇守军早已调整部署:
两大镇守副使各率两千步兵、一营五百骑兵,分别驻守郭北县与襄安县,两城相距五十里,可互作犄角,将战线牢牢锁在麟山城百里之外。
山字营则留守麟山城外,作为预备队待命。
而姜浩所在的风字营五百骑兵,被赋予了最灵活的任务——不入城防守,游离在两县之间,寻机烧毁义军粮草、袭击运粮部队,扰乱敌军布置。
“统领,赵校尉派人传讯,让咱们去主营议事。”
亲兵快步走来,躬身说道。
姜浩点头,翻身上马,朝着密林深处的风字营主营驰去。
主营帐内,六品武夫赵烈正站在地图前,脸色凝重。
看到姜浩进来,他抬了抬手:“姜统领来了,快过来看看。”
姜浩走到地图旁,目光落在郭北县外的标记上——那里用红笔圈出了义军的粮草营位置,距离主营约三里,靠近一条小河。
“方才探子回报,义军的粮草快见底了,今日午后会有一批粮草从后方运来,由百名武者护送。”
赵烈指着地图上的路线。
“这条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两侧有山林,适合埋伏。我打算派一支小队去袭击,你觉得谁去合适?”
帐内其他九名小队统领面面相觑,都沉默不语。
义军护送粮草的队伍虽只有百人,却都是下三品武者,且极有可能有六品武者压队,贸然出击风险太大。
前几日已有两支小队尝试袭扰,结果不仅没伤到粮草队,反而折损了十几名士兵。
“校尉,末将愿往。”
姜浩上前一步,沉声说道。
赵烈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却还是提醒道:“你可知风险?那护送队伍里至少有一名七品武者,还有百名下三品武者,你的小队只有五十人,未必能讨到好处。”
“末将明白。”
姜浩指着地图上的山林,“此处山林茂密,可埋伏弓箭手;前方有一处窄道,骑兵冲锋时能形成夹击之势。
末将打算带三十名骑兵正面冲击,留二十名骑兵在山林中以箭术支援,先射杀领头者,再集中火力对付七品武者——只要打乱他们的阵型,粮草营必乱。”
赵烈沉吟片刻,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若事不可为,立刻撤退,不必恋战。”
午后,郭北县西侧的窄道旁,姜浩带着三十名骑兵埋伏在左侧山林,另外二十名骑兵则在右侧山林隐蔽,手中都握着长弓,箭已上弦。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落在士兵们紧绷的脸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约莫半个时辰后,远处传来车轮滚动的声音,伴随着马蹄声——义军的运粮队来了。
姜浩从树后探出头,只见十余辆粮车在百名士兵护送下缓缓走来,队伍前方有一名身着棕色铠甲的将领,腰间挂着一柄长刀,气息沉稳,正是一名七品武者。
“准备!”
姜浩压低声音,右手握住了背后的小雷音弓。
待运粮队完全进入窄道,姜浩猛地站起身,大喝一声:“放箭!”
“咻!咻!咻!”
两侧山林中箭如雨下,义军队伍中顿时响起惨叫——负责护卫粮车的弓箭手还没来得及搭箭,就被射中倒地。
那名七品武者反应极快,拔刀格挡箭矢,厉声喝道:“有埋伏!结阵防御!”
义军士兵慌忙举起盾牌,试图组成防御阵型。
可就在这时,姜浩率领三十名骑兵从左侧山林冲出,青蛟枪直指那名七品武者:“杀!”
骑兵冲锋的轰鸣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姜浩一马当先,手中青蛟枪舞动如龙,枪尖寒光闪烁,瞬间刺穿了两名义军士兵的胸膛。
那名七品武者见状,怒喝一声,挥刀朝着姜浩砍来,刀风凌厉,想要一击毙敌。
姜浩不闪不避,左手猛地抽出腰间佩刀,与对方的长刀相撞。
“铛!”
一声脆响,姜浩只觉手臂微震,对方的力量远超普通七品武者,不过,也仅是如此了。
他借着反作用力翻身跃起,落在马背上,右手迅速取下【小雷音弓】,搭箭拉弦——弓身雷纹亮起,一道凌厉的破空声响起,箭矢直奔七品武者的面门。
七品武者脸色骤变,慌忙侧身躲闪,可箭矢还是擦着他的肩膀飞过,带起一片血花。
趁他分神之际,姜浩的骑兵已冲入义军阵中,长枪挥舞,将防御阵型冲得七零八落。
“烧粮车!”
姜浩高声下令,几名骑兵立刻取出火折子,点燃了粮车的帆布。
熊熊大火瞬间燃起,浓烟滚滚,义军士兵见状大乱,纷纷四散奔逃。
“撤!”
姜浩见目的达成,不再恋战,率领骑兵朝着密林深处驰去。
那名七品武者捂着伤口,看着燃烧的粮车,气得怒吼连连,却不敢贸然追击——两侧山林中仍有箭矢射出,贸然深入只会吃亏。
这是风字营第一次成功袭击义军粮草队,消息传回主营,赵烈大喜,当即下令为姜浩小队记大功一次。
而这,只是郭北县防御战的开端。
接下来的十天里,郭北县城外几乎天天交战。
前三天,义军依仗兵力优势,对郭北县发起猛攻,城墙上的守军与义军展开了惨烈的厮杀,双方伤亡都极为惨重——镇守军损失了三百余名步兵,义军则折损了近千青壮。
后七天,义军攻势稍缓,转而与镇守军在城外进行小规模交锋,虽未再爆发大规模战斗,却也互有伤亡。
在此期间,姜浩率领的第四小队始终活跃在战场外围,凭借骑兵的机动性寻找战机:
有时趁义军攻城时袭击其后路,有时在夜间袭扰义军营帐,有时则配合郭北县守军夹击出城的义军小队。
每次出击,姜浩都精准把握时机,一击得手后立刻撤退,从不恋战。
十天下来,第四小队仅伤亡五人,却是风字营十支小队中斩获最多的,共斩杀义军武者二十余人、烧毁粮草三批。
这般战绩,让赵烈对姜浩愈发倚重。
第十天傍晚,赵烈再次召集各小队统领议事,当众宣布:“姜浩统领作战勇猛,且极具谋略,从今日起,第五小队划归姜浩统领指挥,麾下骑兵增至百人。望你再接再厉,为风字营再立战功!”
帐内其他统领虽有不服,却也无话可说——姜浩的战绩摆在那里,尤其是几次关键袭扰,极大地削弱了义军的锐气,连郭北县守军都对风字营赞不绝口。
姜浩躬身领命:“谢校尉信任,末将定不辱使命!”
走出主营帐时,天色已暗,远处的义军大营中隐约传来号角声。
姜浩抬头望向夜空,眼神坚定——麾下兵力增至百人,意味着责任更重,而他知道,这场围绕郭北县的鏖战,才刚刚开始。
那蛰伏在义军大营中的中天境宗师始终未出手,显然在等待最佳时机,而他必须在那之前,为镇守军争取更多优势。
夜风拂过密林,带来远处战场的血腥味,姜浩握紧了手中的缰绳,调转马头朝着自己的营帐驰去——他需要尽快整合第五小队,制定新的袭扰计划,迎接接下来更残酷的战斗。
喜欢仙武大道主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仙武大道主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