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北电初试
北电的考场与中戏截然不同。走廊里没有空旷的冷寂,反而贴满了各种短片的宣传海报——有学生作品,也有大师名作的剧照。
黑白的戈达尔与色彩浓烈的库布里克并肩而立,像在无声地宣告:这是电影的殿堂。
考生们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的不是台词和表演,而是“库布里克的镜头语言”和“侯孝贤的长镜头”。气氛像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教室里,一摞厚厚的试卷分发下来。
题目看似简单,实则锋利,像一道道关卡:社会、文化、艺术常识无所不包,从古希腊戏剧到现代传播理论。
王轩翻到第二页,便看到一道题:“请简述新浪潮电影的特征。”
有考生咬着笔头,半天挤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只能在纸上写了“自由”两个字,又迟疑地划掉。
另一名考生干脆趴在桌上发呆,眼神空洞,像被题目彻底击溃。
试卷沙沙声渐渐稀落,取而代之的是叹气和脚步敲地的轻响。
王轩却神色镇定,提笔下笔如飞。笔迹苍劲,字字铿锵。
他先从欧洲新浪潮谈起——戈达尔的碎片化叙事,特吕弗对青春与自由的捕捉,再延伸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社会关怀。
随后笔锋一转,写到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虚实结合”,如何在电影中转化为留白与隐喻。
他又举例蒙太奇,从爱森斯坦的“冲突蒙太奇”写到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再谈到声音如何塑造空间感与心理张力。
他写得酣畅淋漓,仿佛不是在答题,而是在阐述一份属于自己的艺术宣言。
监考老师原本百无聊赖地巡视一圈,忽然无意扫过他的试卷,眼神一闪,脚步微微停住。只见那一页密密麻麻的文字,逻辑清晰,旁征博引,甚至夹杂着几个敏锐的见解。
老师心中暗暗点头,却面上不动声色,只轻轻收回目光。
教室里的空气,依旧紧张。
但在王轩的笔下,世界仿佛宽阔而辽远,他在用文字证明:自己不是只会唱歌的明星,而是能够真正思考艺术的人。
第三天是中戏放榜的日子,虽然王轩是有信心能过初试的,但还得自己去现场见证一下。
早上吃饭的时候助理晓晓想要充当古代小厮,替自家的公子前去打探消息,当然被王轩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说什么封建习俗不可取。
人生中的第一次还是得自己体验体验的,下次北电放榜王轩可能就没啥兴趣了,这一次还得自己去。
这天的京城,风还带着刺骨的寒意。中戏的红砖灰瓦间,却早早汇聚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公告栏立在教学楼前,透明玻璃里贴着几张雪白的榜单纸张,墨色的名字在晨光里清晰却遥远。还没到正式公布时间,围在那里的考生与家长们已将走廊堵得水泄不通。
“别挤!别挤!”
“我孩子还没看呢,往里让让!”
有人踮着脚拼命探头,有人干脆抱着孩子往人群里推。焦虑的呼吸和叹息声此起彼伏,空气里充满了紧张与躁动。
有人双手合十,不住祈祷;有人默默翻开复试资料,却根本看不进去。
王轩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和助理晓晓并肩走来。帽檐压得极低,几乎遮住了半张脸。
之所以这么干就是为了王轩的玻璃心,毕竟前天来初试虽然有人认出王轩,但却没人上来打招呼,要签名啥的。
这搞得王轩很受伤。还不如包的严实点没人可以认出,就挺好。
晓晓小声嘀咕:“轩哥,你都已经是当红歌手了,非得来挤这个人堆吗?你就不怕被人认出来了吗?”
王轩笑了笑,声音里带着淡然:“我都包的这么严实了,肯定没人认出来,这起码比被认出而没人搭理好多了。”
晓晓摇头叹气:“哥啊,你明明已经比这里一半以上人都成功了,还跟他们一样紧张。”
王轩没再回应,只把手揣进兜里,静静看着前方的人潮。王轩紧张个毛线,退一万步讲中戏没过还有北电呢。
终于,公告栏旁的工作人员走来,推开玻璃门,将一张崭新的榜单贴上去。人群立刻轰动,所有人蜂拥而上。
“出来了!榜出来了!”
像炸开了锅,喊声、惊呼声、哭声瞬间汇成一片。
“导演系第二名是……饶小智。”有人念出榜单。
“表演系第八……王莹!”又有人跟着喊。
情绪在榜单前不断波动,或喜极而泣,或愁眉紧锁。
忽然,一个声音高喊:“导演系第一名——王轩!”
刹那间,四周像被定住。空气停顿了一瞬,紧接着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喧哗。
“王轩?!哪个王轩?”
“不会吧,就是那个歌手?”
“天啊,真的写着‘王轩’!导演系第一名!”
有人不可置信地往前挤,拼命确认名字。
一名父亲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冷冷道:“这还考什么?明星来抢咱们孩子的饭碗,公平吗?”
一旁的母亲却叹气:“人家有本事,唱歌红,考试还第一,你能说什么?”
另一位少年考生攥紧拳头,眼睛发红:“这不行!他已经那么火了,还来跟咱们抢机会……”
议论声逐渐分化,有人愤愤不平,有人酸意横生,也有人带着崇拜与惊叹。
人群中,一个扎着马尾的陪自己哥哥来看成绩的小女生鼓足勇气挤过来,手里攥着一个本子,眼神亮晶晶的:“那个……请问,你真的是王轩吗?能给我签个名吗?”
小女生是王轩的超级歌迷,王轩的mV她看四十五遍,所以她才能从人群中一眼认出王轩。
周围瞬间安静了两秒,几十双眼睛刷地投向人群后方。
王轩无奈地笑了笑,摘下帽子,露出那张熟悉的脸。光线落在他身上,几乎让他与人群分开了一条清晰的界线。
“是我。”他语气平静,却笃定。
小女生小心翼翼地递上笔记本,王轩低头刷刷写下名字,看了看小女孩,估计是初中生,所以还加了一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女生攥着本子跑开,兴奋得几乎跳起来。人群立刻炸开:“我也要签!”“轩哥,签个名!”
晓晓急得直喊:“别挤!别挤了,小心!”可声音被淹没在一片喧嚣里。
有人拥上来,有人仍旧冷眼旁观。一个考生咬牙对同伴说:“签名的手都快断了,他来考导演,到底是为了什么?”
同伴沉默片刻,苦笑一声:“也许……人家真的热爱。”
王轩一边签字,一边心境平静。耳边是杂乱的议论声——
“靠关系吧?”
“哪能,考第一不是随便写的。”
“可他已经是明星了,还不够吗?”
“正因为不够,他才来吧。”
王轩听得清楚,却没有回应。
直到最后,人潮渐渐散开。榜单上的名字依旧鲜亮,黑色的“王轩”赫然在列,排在最顶端。
王轩站在人群边,心中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不是狂喜,不是得意,而是一种沉甸甸的确认:他已不只是舞台上的歌手,而是跨进了另一道门槛。
晓晓拍拍他肩膀:“轩哥,你这长相考表演系还不是手拿把掐,干嘛费劲巴拉的导演系。”
王轩笑笑,总不能告诉你我是穿越,上辈子就是个网剧导演,这辈子想要走正规军的路子。当然也是为了挣钱、接触女明星。
喜欢华娱从02驻唱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华娱从02驻唱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