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步入2012年,华创集团在通信与信息技术的主航道上高歌猛进,与bAt的竞合关系也趋于稳定。但王钦的目光,已经越过眼前的喧嚣,投向了更远处的地平线。一种源于重生者灵魂深处的紧迫感,促使他思考华创下一个十年的生存之本与增长之源。他清晰地知道,化石能源的枯竭、环境压力的加剧,将驱使全球驶向一场不可逆转的能源革命。新能源,无疑是未来几十年最具确定性的超级赛道之一。
然而,与之前聚焦的Ict(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不同,新能源是一个重资产、长周期、技术门槛高且政策依赖性极强的陌生领域。华创内部,对于是否要进入这个与主业看似关联不大的行业,分歧巨大。
在一次高度机密的核心战略研讨会上,王钦首次正式提出了布局新能源的构想。话音刚落,便引发了激烈争论。
cFo唐仁杰首先泼来冷水:“王总,新能源听起来前景广阔,但眼下投入巨大,回报周期漫长得可怕!光伏、风电,哪个不是靠政府补贴活着?技术路线还不明朗,风险极高。我们华创现金流刚刚改善,应该继续聚焦在Ict领域,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加速5G部署和云计算投入,这才是我们熟悉的战场。”
负责战略投资的副总裁也持谨慎态度:“目前市场上一窝蜂涌向新能源,泡沫迹象已经显现。特别是光伏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惨烈,很多企业都在亏损边缘挣扎。此时进入,是不是等于高位接盘?”
就连一些技术派高管也心存疑虑:“王总,我们对电力电子、材料科学的积累几乎为零。跨界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人才、技术、经验从哪里来?这比我们当初做手机面临的挑战要大得多。”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质疑,王钦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展示了一系列他让研究团队精心准备的数据和分析报告,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协议、主要国家的新能源发展路线图、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压力以及未来智能电网的构想。
“各位,我理解大家的担忧。”王钦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但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第一,当我们的5G基站、云计算数据中心遍布全球时,它们的耗电成本将成为一个巨大的运营负担,甚至可能吃掉大部分利润。如果我们自己能提供清洁、低成本的能源,是不是就掌握了核心成本的主动权?”
“第二,”他继续道,“未来的世界是智能的,必然是能源互联网与信息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世界。电动汽车是移动的储能单元,智能家居是微型的能源节点。这里面蕴含的通信、控制、管理需求,与我们华创的核心能力高度相关!我们不是在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而是在拓展我们技术应用的边界!”
“第三,关于时机。”王钦目光锐利,“正因为现在行业处于低谷,存在泡沫挤出效应,才是我们这样的实力派企业低位布局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避开早期的盲目投资,直接瞄准经过市场验证的、更具潜力的技术路线。这不是追风口,这是在下注未来!”
他最终拍板:“新能源战略,必须启动!这关乎华创未来的能源安全、成本结构和产业生态位。初期不以大规模盈利为目标,而是以战略卡位和技术积累为核心。我们可以先从技术门槛相对适中、且与现有业务能产生协同的领域切入,比如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同时密切关注电动汽车相关的电控和智能充电技术。”
王钦的决心,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尽管前方迷雾重重,但华创这艘巨轮,已经根据船长对未来的判断,开始调整航向,朝着新能源这片充满风险与机遇的未知海域,投下了第一笔沉重的赌注。
喜欢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