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六口抵达餐厅,双方家人提前到了。
不仅有双方父母,还有钱桥哥嫂侄子、杨双哥嫂外甥。
两家人总共十六口,在宏远电视机厂附近唯一一个两桌大包间里送别宴。
双方哥嫂因为工作原因不容易见面。钱家大哥与大嫂在铁路工作,忙起来一个月见不到面;杨家大哥是钢铁厂销售科副科长,长期在外出差。
因此他们没有生育二胎。
杨双会生四个孩子,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喜欢孩子;二是厂里福利好,出了月子孩子能送到育幼院,每天隔几个小时喂奶就行;三是孩子多,父母能解放双手,孩子能与孩子玩。
其中第二点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厂里福利政策,加上丈夫从不当甩手掌柜,不然杨双哪怕再喜欢孩子也不愿意生四个。
现在孩子一个个长大,他们基本不用操心,除开偶尔比较气人外,简直没有任何缺点。
为了凑齐这顿饯行饭不容易,调班的调班,请假的请假。
服务员拿着菜单敲门进入包间,点餐、离开,将空间留给一大家子人。
五个大孩子在包间角落玩耍,钱绾不愿意和两个脏兮兮在地上打滚的堂哥、表哥一同玩耍,依偎在母亲身边。
“小宝,来伯母这边。”全娉喜欢女儿,可惜自己生了个皮猴,她搂着小老幺说,“以前温温也像小宝一样甜甜的,长大了有自己主见,不爱撒娇了。”
“孩子长大都这样。”舅妈赵可朝自家在地上打滚的儿子说,“他小时候听话,你看看现在?走出去我都不想承认他是我儿子。”
“谁说不是,我家那个房间乱得跟狗窝似的,还不愿意让我们收拾,说什么我们收拾了,他找不到东西,臭烘烘的,我都不想走进去。”
杨双的视线落在自己孩子身上,三个大的虽然和堂哥、表哥玩,距离隔得不算太近。
她外甥不讲究,没少听母亲说洗澡跟要他命似的,偏偏母亲眼底见不得脏。久而久之祖孙俩结下深仇大恨。
在卧房不讲卫生,在他们家行不通。三孩子爱好可以不干净,但睡觉前一定要洗干净,还好几个孩子没这么多毛病,不然迟早要气死。
“听爸妈说,你们准备去珈城?”钱家大伯钱耐看向弟弟弟妹,“真的决定好了?拖家带口过去可不是小事。”
先前弟弟一家没来,他们两家人讨论过,一直认为夫妻俩的决定太草率,带着四个孩子在外面光是吃喝拉撒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留在老家,家里父母有退休金、他们作为哥嫂也能够帮衬,出门在外连帮衬的人都没有,可别到时候不顺利连带孩子都受委屈。
夫妻俩郑重点头。
将先前用来说服父母的话,再次转告双方哥嫂。
他们不是冲动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父母没意见,哥嫂更没有反对立场。
饯行宴在愉快氛围中结束,双方父母回家,哥嫂将一家六口送上火车。
硬卧车票是钱家爷爷奶奶赞助,一家人安顿好,其他人下车。
钱绾趴在火车窗户上与伯伯伯母、舅舅舅妈、堂哥、表哥告别,火车汽笛声响起,火车缓缓启动。
除了钱绾年纪小没坐过火车,其他孩子都被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带上火车玩耍。
第一晚。
看什么都新鲜,钱绾趴在火车窗户上往外看,看到一丁点小东西觉得新奇,大呼小叫,小小空间她一个人声音最响亮。
三个大点孩子手里捧着新买的书籍认真阅读。
到了第二天傍晚,小家伙怏怏的,嘴里不停地问还有多久能到,夫妻俩心里清楚,小家伙要放风了,在火车上憋了一天一夜,即将处于爆发。
还好,下一站需要换车头、换司机、换乘务、上水等等诸多事宜,停车时间长达五十分钟,能带着孩子下车走走逛逛,发泄多余精力。
钱桥安抚道:“下一站停车五十分钟,爸爸带你们下去走走。”
“好耶!”钱绾从下铺上爬起来,自己换上鞋子,一副随时准备出发的架势。
钱敬紧随其后,生怕被落下。
钱誉眼神短暂离开书本,说:“爸爸,你带弟弟妹妹下去,我留在车上陪妈妈。”
“我也是,”钱温视线完全没有离开书本。
钱桥确定两孩子确实不想离开火车,不再继续问下去。
但钱敬听到哥姐不下车,有些犹豫,将自己的鞋子脱下,对父亲说:“我也不想去了。”
“不会后悔?”杨双看着小儿子,“接下来,没有站会停靠五十分钟,爸爸不可能带你下去走走。”
钱敬挣扎一番,视线落在活蹦乱跳的妹妹身上,他是小学生,怎么能跟幼儿园小孩一样呢?这样未免太丢脸。
他咬咬牙,坚定地说:“我不下车。”
“行吧,你不后悔就行。”杨双好笑不已。
豆丁大,学会要面子。
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说过,死要面子活受罪?
列车员通报车辆即将靠站,钱绾急不可耐催促爸爸,知道还有一会儿的钱桥只能带着女儿往车厢连接处走。
连接处站着一对父子,瘦爸爸与胖儿子组合,抵达时间比他们父女还早。
两位爸爸见面对视,颇有同病相怜感觉。
顺势,两人攀扯起来。
这一聊,没想到双方之间竟然有薄弱联系,他一个亲戚认识妻子科里的李大姐。
两位父亲相处融洽,两个孩子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小胖子大约家里长辈宠得厉害,性格不好,趁两位父亲聊天的功夫,他朝钱绾的头发伸出魔手。
钱绾不是任人欺负的性格,对准小胖子的手就是一口,痛得小胖子哇哇大哭。
两位父亲赶紧将两孩子分开,小胖子父亲尴尬道歉:“对不住啊,这孩子被家里长辈宠坏了,手欠,回头我教训他。”
钱桥先前热络表情变淡,确认女儿头皮没有受伤,问:”绾绾,头皮痛不痛?“
钱绾点头:“一点点。”
“对不住啊,伯伯下车后给你买糖,妹妹不要生哥哥的气,好不好?”瘦子抱着自家胖儿子气喘吁吁地说。
“不必了。”钱桥道。
直到火车靠站停下,双方没有继续聊天。
准备下车旅客越来越多,将四个人冲散。
喜欢八零之小钱劝学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八零之小钱劝学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