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冰芯家。
冰芯靠在藤椅里,身上搭着一条薄毯。
八十三岁的高龄让她的身体大不如前,起居生活全靠女儿吴青等家人悉心照料。
往昔充沛的创作精力也已消退,大幅创作早已停止,日常多是整理旧作、校订文稿,偶尔翻读老友寄来的诗集或新锐作家的短篇,算是晚年的一点文学消遣。
冰芯的目光停在《文汇报》上,这是国内文人交流思想、发表作品的重要平台。
她戴上老花镜,用微微颤抖的手翻开报纸。
起初,她的神情是平和甚至带着些许期待的,直到她看到了那篇署名为“艾琳”的文章——《假如爱有天意>用“宿命”包裹现实遗憾的纯爱》。
“好的爱情故事应当是一面镜子,照见人性深处最真实的褶皱与阴影。可惜多数人只愿在这镜前涂抹脂粉,把照影也当作自我欺骗的仪式。年轻导演把“天意”拍得那样美,这美不是为了歌颂爱情,倒像是给现实里的人递了块糖,尝过甜,才更懂没糖的日子有多苦涩。
两代人的爱情羁绊为经纬,唯美的镜头语言与细腻的情感铺陈,将“爱”从简单的情感抒发,升华为跨越时空的宿命寓言。它并非悬浮的纯爱幻梦,而是在遗憾的底色上,照见爱情最为苦涩的模样。
……
某些做作的人总爱把苦药裹上十层糖衣,还要推崇上一代的恩情,下一代去还。……和相爱的人做有爱的事。…… 人生本不叫人处处满意,倒不如趁早看清楚爱情的本质。”
报纸在冰芯手中轻轻颤动。
她总感觉这篇电影评论,是在内涵她个人。
因为记得前段时间,她看完这部热映的电影。
心血来潮写过一篇影评,歌颂两代人完成一段唯美爱情故事之类的影评。
还有这个文风和“爱琳”笔名,让她感到有些熟悉。
……
文化部内,新上任主管电影的于部长拿着刚出版的《文汇报》。
几乎是小跑着冲进了朱部长的办公室,连门都忘了敲。
“朱部长!好消息啊!天大的好消息!”
于部长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将报纸“啪”地一声摊在朱部长宽大的办公桌上,手指激动地点着文艺评论版那块醒目的文章。
正伏案批阅文件的朱部长被这阵势弄得一愣,扶了扶老花镜,看向满面红光的林副部长:
“什么事把你激动成这样?坐下慢慢说。”
“坐不住啊!”
于部长声音洪亮,带着发现宝藏般的喜悦,“您看这上面!”
朱部长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微微皱眉:“这电影在国内热映,写影评很正常嘛,……”
“重点不是影评!”
于部长打断他,身体前倾,压低了些声音,却掩不住那份得意,
“我收到泸上传来的消息,这个‘艾琳’,就是张艾琳!”
张爱琳?”
朱部长闻言,神色立刻郑重起来,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了。
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分量,身在文化圈里的他自然清楚。
随后语气带着一丝不确信的追问道:
“她真的回来了?消息确切?”
国内文化氛围逐渐宽松,文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和接纳现代文学,张艾琳也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甚至文学界已隐然有了小范围的“读张”兴味。
“千真万确!”
于部长语气笃定,“沪上那边已经证实了,人就在沪上!您想想,在这个时节回到国内,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是我们文化工作的一大成果,是大喜事啊!”
朱部长闻言,脸上渐渐漾开欣慰的笑容,连连颔首:
“好,好啊!这确实是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看来我们的改革开放,不仅吸引着海外学有所成的科学工作者归来报效,如今,连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学家也重返故土。”
“这充分说明,国内的社会环境已经能容得下更多元的声音,也能留住真正的人才了!”
“不过!”
于部长张了张嘴,似乎不知该如何开口。
“有什么不好的现象?”朱部长眉头微蹙。
有时候文人能正面帮忙宣传,但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容易产生负面效果。
于部长表情复杂,“根据泸上反馈的情况,她这次回国,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国内电影的影响。艾琳非常欣赏华影年轻导演的才华,甚至明确表达了想要与他合作,将她自己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意愿!”
朱部长一听,衡量过后给到答复,“这个想法很好啊!我们文化部当然支持!
他……他年前就出国了。”
于部长摆了摆手,随即解释道:“华影的那个年轻人去了美利坚,听说是应那边电影公司邀请进行学术交流,时间是两年呢。”
朱部长脸上的笑意顿时僵住,愣了片刻,
“这……确实…太不是时候!”
国外的人受国内感召回国,结果国内的人又跑出去。
这让人听着太讽刺了!
……
英伦,罗杰·狄金斯的家里。
一份来自好莱坞的包裹,在闲暇的午后送到他手上。
里面有两盘标注着角色的“试镜录像”的拷贝带子,以及一份名为《肖申克的救赎》的剧本。
哥伦比亚公司已经提前和他通过国际电话,本来他已经在电话上委婉拒绝,没想到对方还是寄了过来。
看来那个东方导演确实很看重自己。
他先是将剧本搁在一边,随手将试镜带塞进播放机。
准备例行公事地快进浏览,心里盘算着如何礼貌地回绝东方导演的执着邀请。
当屏幕亮起,一个像是正在被审问的黑人显现,能看到其额头上显露出深深的皱纹,眼神中透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沉稳与睿智。
黑色的皮肤形象,但却让他这个白人并未反感。
“根据你的材料,你的终生监禁已经服满二十年”
“是的”
“你改过自新了吗?”
……
“真的,我已经洗心革面”
“我不会再做危害社会的事情”
对话瞬间将罗杰·狄金斯吸引住,因为他看到镜头前黑人演员神情恍惚不定,故作自信的话语。
尤其是那口声音低沉、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抚慰人心的力量,仿佛能穿透灵魂。
喜欢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