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八月底,城郊外。
半山坡的一棵山楂树威严耸立。
《山楂树之恋》七零年代的背景,有现成的取景点和一些建筑场景,免去了场景搭建这些费用。
服装道具、拍摄设备等方面,更是拿来主义,有现成的。
更何况剧组人员的薪酬都是由厂里承担,经费几乎完全可以用在拍摄上。
35万真的够了,导演有底气多消耗点胶片。
剧组没有开机仪式,早早来到拍摄现场,开始着布置现场的工作。
“剧团演员先在树下站好位,老师站中间的位置给学生讲解,让摄影师看到画面效果……”
张华忙碌着指挥着剧组,声音喊的非常大声。
剧组技术老师们都是老手,一开始感到诧异。
怎么是个小青年指挥他们!
但多年的职业精神,驱使着他们埋头苦干,做好提前工作。
相较于演员剧团,不少新兵蛋子,第一拍摄都明显有些兴奋过度。
前世电影接近两个小时,张华为了适应80年代的主流。
直接改编成1个半小时,将开头接人背景以及像原片穿过油麦菜的这些场景,直接删掉,让剧情看起来更加紧凑。
“这就是那棵有名的英雄树呢!…”
“这棵山楂树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树……,……是我们编写教育课本最好的素材。”
李文丽在师生群堆里,拿着本子记录着。
将一群师生在山楂树下的远景及听故事的特写拍完,杨明远有些自我怀疑道:
“张老师,是不是保险点,换几个角度再拍一些,这拍的太快了!”
张华不以为意,“杨老师,等剧团演员走开后,你再把山楂树的结尾特写镜头拍下来,我们在下一个场景等你。”
片名的山楂树只是象征含义,电影画面里总共就片头片尾出现过两次。
听到张华的话,杨明远下意识看向一旁的陈俊。
只见对方微微点头,也跟着张华去了下一个场景。
张华的剧场指挥统筹表现,陈俊觉得完全能够胜任导演一职。
杨明远见两人走远,心里忍不住嘀咕道:
“这是什么世道啊,竟然轮到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指挥我们一群老东西。”
……
教育实践小组住进村庄前。
“两人一家!”
“好,我们就住在……,记住,要发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光荣传统!”
队长和老师两个演员水平在线,纪实拍摄手法,平淡的生活画面自然而生。
下一场。
“各部门注意!”
“锅里烧水,等等揭开要让热气冒起来。”
“文丽你不要刻意提前转头,要等妹妹把话说完!”
没有戏份的剧团演员,此刻都偷偷趴在窗外。
看着房屋里面的张华,拿着喇叭嚷嚷指挥着排练和拍摄。
陈主任在角落默默旁观,给一个小年轻担任副手的奇怪画面。
许久,张华看向李文丽,温柔地笑着问道:
“文丽姐怎么样,状态都找到了吧!”
台词念错了后期能配,状态和表情不到位,就只能重拍了。
“嗯!”
李文丽有些紧张。
女主角引出男主角的前戏,真正拍起来。
她心里其实压力大,身子一直紧绷着。
闲聊几句,见排练的差不多,拍摄工作正式开始。
“好,各就各位!”
《山楂树之恋》第三场,二镜,开始。
特写近景镜头,小女孩玩弄着静秋的头绳。
摄影师往后退,切换成远景。
“真好看!”
“城里的头绳当然好看了!”
大妈揭开锅盖,热气腾腾白烟冒起。
小女孩看向大妈,“三爹也是城里的。”
前面拍摄非常顺利,但到了李文丽的镜头画面突然断了。
“咔!”
打板声响起,张华喊了句停。
张华提醒道:“文丽姐,适当放松自然一点,表情不用太刻意,你要把自己沉浸进生活,正常的聊天反应一样。”
小女孩说出三哥的名字,李文丽僵在原地,没有转头的反应动作。
“好的,我知道了,张老师!”
李文丽有些不好意思。
剧组都默认叫张老师,她便随了大众同一个叫法。
只是心里还没有彻底放开。
张华见状,脸上带着笑容,轻声安慰道:
“文丽姐,想拍好一段镜头画面,都是要重复拍好几遍的。你心里不要有压力,多来几遍就找到状态了。”
没办法张华能亲自拍项目,还是靠着对方父亲这个话事人。
杨明远忍不住调侃道:
“张老师说的对,不拍多几遍,我心里都不踏实。”
听到老师傅都这样说,李文丽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慢慢调整起状态。
……
“好,非常好!”
“演员不要着急动,等摄影镜头先停到位!”
有了张华的耐心指导,李文丽很快找到状态。
她的前戏仅仅是拍了几条就过了。
“陈主任,房屋内等等有我的戏份,需要您帮忙盯着。”
张华看向一旁的陈俊,提醒道。
就是静秋通过窗户,看向老三在外面跟小妹妹打闹的戏份。
电影拍摄通常不是按照剧情顺序来的,同一个场景的戏份,连着拍更加方便。
“嗯,你这剧本特写真多,我都没想过能这样拍。”
从传统戏剧片时代过来的陈俊,拍摄的画面镜头。
普遍都是固定一个机位位置,让人物相互交流讲话。
看张华指挥拍摄了一上午,他心里痒痒的,也想尝试一下。
只见窗外套着灰色毛衣的张华,一秒入戏。
脑袋上套着报纸,装傻的逗弄着小演员。
见到张华这个模样,在屋里的李文丽,自然而然的偷偷笑起。
…
傍晚,八一厂家属院。
“建国,你不是带着剧组去郊外拍电影了?”
“嗨,这不是今天的拍摄任务结束了嘛。”
“那我怎么没看剧团的其他人回来。”
“他们啊!今晚住乡下呢!”
一路上应付着路人的张建国,忙慌赶路躲回家里。
作为项目导演,实际的后勤主任,保证项目的物资,才是他的主要工作。
见张建国一个人回来,张芳疑惑的问道:
“爸,你和我哥去拍电影,怎么就你自己回来了,我哥呢?”
张建国的语气有些不耐烦,“我明天要给他们安排东西过去呢!”
设备来回运输容易损耗,再加上自家儿子提议住在乡下,可以让剧团演员更容易找到状态。
整的自己辛苦来回奔波,还要被人说闲话了!
家里有两个大忙人,张芳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爸,我哥有没有跟着陈主任学拍电影?”
“是陈主任跟着你哥学习拍电影。”
张建国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三分欣慰七分得意。
想到儿子今天在拍摄现场的风采,以及剧团成员的认可。
心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满满。
从厨房走出来的苏萍听到这句话,忍不住责备道:
“尽说胡话,是不是跟你儿子学的?”
这人一好起来,他就容易飘!
喜欢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