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员剧团排练厅离开,张华心里就惦记着。
怎么把陈俊主任这条上钩的鱼,彻底捞上来。
想主动去找对方,但前面的酝酿铺垫,就显得有些适得其反,容易让人家觉得你目的性太强。
不去找吧,又怕人家心里的热情消散了。
毕竟对方曾经也是个编剧,说不定回去自己把剧本完善了。
想起昨天跟汤主任的谈话,张华心里困惑。
今天汤主任跑哪里去了?
是不是先通个气?
陈俊主任早上出现在编剧部是张华的意料之外,且编剧部人多不好谈事。
算了!
还是回去把第二部赶紧写出来!
张华内心纠结了一会,还是选择先回编剧部再说。
大决战第一部的故事大纲,张华只是为了增加话题流量。
想用禁忌的身份引起关注,希望能够吸引到对方。
现在陈主任都主动送上门了,有真东西才能让对方心甘情愿的接受。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斗争。
杨副厂长为了拿项目的话语权,此刻也是主动找上了沈季渊。
因为他知道只要拿下眼前的人,刘厂长自然就站在了他这边。
杨副厂长面带微笑,向沈季渊询问道:
“沈厂长,铁甲项目的后勤配合工作,最近有出现什么问题?。”
沈季渊微微一笑,
“还得感谢杨副厂长对项目的支持,要不然项目就得推到明年了。”
“铁甲项目是八一厂的今年重要任务,部队领导非常关注,支持是应该的。”
杨副厂长的语气凝重,随后语气平淡,好奇的问道:
“听说老书记推动的新项目已经提交总政了,相信很快就不能审批下来,不知道创作部是不是由沈厂长亲自担任导演?”
沈季渊想了想,直接坦白道:
“这个项目创作部已经决定拿来培养年轻导演,我准备推荐从剧团转岗的海燕同志,她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并且由我担任副手。”
“项目有沈厂长把关,那确实可以让年轻人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希望有后勤工作上的问题,请不要客气尽管找我老杨!”
沈季渊闻言,爽朗地回应道:“哈哈,一定!”
听到沈季渊的回应,杨副厂长的心里顿时心花怒放。
这就代表对方是愿意和他形成结盟的。
随着两人的继续交流,笑声不时在办公室一起响起。
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
---
整个下午张华都在编剧部档案室,寻找以前关于三场战役的剧本。
尤其是第二部,不管是已经拍成电影,还是没有拍的,都有不小的收获。
见到埋头认真查找资料的张华,如此上进,徐晓芸心里不禁自我鼓励道:
“我也要像张华同志一样优秀,写出我自己的剧本。”
可是徐晓芸转头一想,没有老师指导,人生的第一本剧本,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先按自己大学时候的写作习惯,写一本出来?
大学!
徐晓芸想起自己的学生生涯,看向张华鼓起勇气的询问道:
“张华同志,你是在写第二本剧本?”
“是的,晓芸姐有什么事?”
张华语气平淡的回应道。。
徐晓芸难为情,许久才憋出心里的话,
“我可以...跟着你学习写剧本?”
找一个比自己年龄小的当老师,她心理上会有些芥蒂。
“昨天,我不是跟你讲过写剧本的方法嘛,晓芸姐你别把写剧本想的这么难。”
“可是我就是弄不清楚。”
张华犹豫了一会,把自己找到的一本剧本递了给她,
“晓芸姐,第二部战役剧本场面有点大,细节非常多。你先根据这本剧本,梳理里面的故事线索、角色人物经历,最后结合我的故事框架融合成整体,你愿意?”
其实剧本张华本来就是准备,拿来跟编剧部的其他老师共同编写的。
但现在有主动凑上来的第一个工具人,可不能辜负人家的一片心意。
徐晓芸高兴地接过文稿,连忙说道:
“非常感谢,张华同志!。”
张华回编剧部前,不忘提醒道:
“晓芸姐,这是我们共同编写的剧本,你可千万得要用心。”
果然,听到张华说是共同编写,徐晓芸手里的文稿瞬间抓的更紧了。
在编剧部这么久,她还是能听懂张华这句话里的涵义。
八一厂的战争剧本,不少都是多个老师共同编写完成的。
待两人回到编剧部,注意到张华和徐晓芸手上的一叠材料。
编剧部的老师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涟漪。
知道两人是为了编写第二部战役剧本,做提前的准备。
陈主任看上的剧本,更重要的是三大战役本身就有很大的编写价值。
要是能让自己署个名上去,说不定自己的大名就能流传于世!
更何况早上看了张华写出来的东西,确实非常出彩。
---
总政,宣传办公室。
主位上坐着的老人正在审查着文件。
一位秘书助理的人将一叠文件递了上去,
“李老,陈书记回去八一厂,让下面报了一个项目上来!”
“老陈的性子还是这么急,说干就干!”
老人高兴地接过文件,先翻看起了表面的红头文件。
关于八一厂立项纯粹爱情电影项目的请示。
看着上面的内容,老人眉头紧锁,事情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是说好禁锢故事片内容,但没有说过要解放的如此彻彻底底啊!
见到老人的异态,助理连忙解释道:
“李老,项目讲的是两个小年轻的爱情故事。”
剧本宣传部办公室已经初审过,就是拿不定主意,才着急送来审批。
“看来上影厂闹出的动静,对八一厂的影响很大!”
李老默默地嘀咕了一句。
国内现在最火的电影,不就是爱情电影《庐山恋》?
助理附和道:“是啊,不光年轻人喜欢,上面领导都非常喜欢。”
老人正准备继续翻看剧本,听到助理的这句话。
沉吟了一会,随后放下剧本道:
“既然想拍,就让他们拍吧!剧本我就不看了,你们注意不要涉及敏感的内容。”
助理犹豫了一下,询问道;
“李老,故事背景可能涉及几年前的特殊年代,你看是不是让他们改改。”
“有具体说那些事?”
老人心里警惕,又连忙拿起剧本看起来。
“没有,估计是现在的小年轻受到了伤痕文化的影响!”
听到助理提到的受伤痕文华,曾经担任过报刊总编的老人瞬间领悟。
就是偷偷控诉特殊年代,带给他们的深刻创伤嘛。
现在的报纸非常流行这种文学现象,上面也没进行封禁。
因为让他们把情绪倾诉出来,总比聚众闹起来好嘛。
喜欢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